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三国之女帝上位手册》最新章节。
好更安分些。
礼部开始忙碌,秋闱开始了,这次学子们学有所成,也按户籍参加科举选拔,蓟城的就很吃亏,秋闱的名额是按地方户籍来的,春闱才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他们蓟城考试的可太多了,而那些远道而来读书的,运气就很好了,考不过同学,还考不过水货吗?
诸葛亮觉得陛下终于学会稳扎稳打了,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切当以大局为重,等国家强盛了,地位稳如泰山,到时候再肃清根源,无人敢说个不字。
他也在推行律法,他沿着汉朝旧事,让官吏下乡教百姓识字,这在西汉是规定的事,但东汉门阀世家当道,他们垄断了书籍与读书人,就不再提教百姓识字的事。
但这是个好的法规,于是他沿用了,让官吏教百姓识字,给他们宣读律令。事后乡里人没听明白,有进学校的学童,便用清脆的声音,跟父母乡亲解释,大出了风头。
家里有孩子的,看人家的孩子肉眼可见的变出息,如今衣食足了,他们便也想着送孩子去学堂,打听着哪里教读书。
其实东汉邓绥太后的政策很多都很先进,比如学堂里是男女同校的,所以刘琼官员男女都可考后,士族很顺其自然的就把女儿送去读书了,毕竟不能当官的时候,女儿们也是在学校跟男孩子一起读书的,更别提现在前途似锦了。
而邓绥对内对外的政策,他们继续沿用,再精细一下就好,律法诸葛亮一直很严,他在此事上是个完美主义,他觉得东汉就是毁在法律太宽容了,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才是正道。
邓绥的治下,是东汉百姓活得最幸福的时候,所以百姓们对女主执政没有任何异意,旧臣大族们恨也只是恨刘琼完完全全将他们边缘化了。
儒家是最懂变通的,他们的教条是可以随着当权的大帝更改的,当然得是大帝,否则他们是不会搭理的,毕竟一个划时代的大帝是可以左右时代思想的,儒家不就是因为汉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水涨船高的。
他们可太懂了。
更何况现在儒家不得人心,摇摇欲坠,看新帝的样子,她更心水法家,这怎么行,有什么事不能商量的?他们可以改的,儒家也可以重法嘛!
刘琼做为受益者,被大儒们可屈可伸的精神们深深打动了,并且竖起了大拇指,还得是你,儒家。
不过儒家变成教条主义,也是因为大宋,靖康之耻过于耻了,文人们接受不了,转移视线,去骂女人不知守贞,怪她们苟活不肯自杀以清白。
慢慢才变了味,三从四德女四书开始上台了,这都太遥远了,从她这是可以从根上解决的,火药一上场,以后什么外族都成了渣,所以她对为她所用的儒家没意见。
毕竟这说明她大明是正统不是,况且百家消失很久了,让她放弃儒家去用别的很不现实,毕竟思想问题,儒家是专业的。
礼智仁义信,确实是为人处世的根基,也是判定善恶的源头。
因为有了学生们的下场,士族有了替代品,他们才如遭雷劈,安分起来,毕竟日后刘琼是真的可以拍桌子对他们说,你们当不好官有的是人愿意当。
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