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

244. 贰佰肆拾肆

瞧瞧,这是身为一个陛下该说的话吗?

西太后指着陛下气得涨红了脸。

陛下托起贵妃的手,揽过她往外,又回头:“太后勿气,朕携贵妃先行一步。”

陛下连离开的理由都没找。说完,直接揽着贵妃走人了。

西太后气死,站起来后,此刻又跌坐回座椅上。西太后捂着脸,难过之情溢于言表,这让一旁的皇后和金昭仪都不知该如何劝慰。

金昭仪哪敢说话。

陛下竟然直接将贵妃带走了?摆明了要袒护贵妃。皇后一颗心却如架在火上烤,试探着问太后:“太后,陛下这就把贵妃带走了,那金昭仪……”一副为金昭仪着想的样子。

金昭仪却巴不得皇后此时此刻别提起自己,可人家是皇后,她哪有说不的权利。只能缩起脑袋,指望太后别注意自己。

西太后听到皇后问,又立时大发雷霆,将陛下和贵妃从头至尾大骂一通,又哭了好一阵,直把一旁的皇后吓得如鹌鹑般。西太后瞥了眼金昭仪,道:“皇后说的是,的确让凤丫头受苦了。”

金昭仪听到此话,眼眶一红,扑到西太后脚下:“太后姨母!”

西太后拍了拍金昭仪的肩膀,转头拭泪冲皇后道:“皇后也辛苦了。陛下他……”西太后一副想说陛下的不是,又碍于话难出口的表情。

西太后终叹了口气,语带哀戚:“哀家会努力说服陛下别宠着贵妃一人。至于陛下听不听劝,这么些年,旁人不知,皇后却是知的。那是他的心头肉,想当初太上皇和太皇太后都难从他手里拿人,哀家恐是尽力了呀。”

皇后还能说啥呢。只能宽慰太后别放心上,别跟陛下计较,大不了此事就算了呗。

金昭仪这会儿也不怵太后了,附和皇后的话:“是呀,姨母,凤儿命苦,能进宫陪伴姨母已是凤儿的福分。今日就算凤儿倒霉摔了一跤,日后凤儿躲着点贵妃就是了。”

西太后欣慰点点头:“真是好丫头。”

西太后又瞧向皇后:“皇后也别多虑,贵妃无理取闹,陛下表面不生气,说不准心里就对贵妃生了怨言也不一定。眼下最要紧的是让金昭仪侍寝,明儿再想法子。”

皇后好想问:哪还有法子可想?

陛下从前就只宠贵妃,从不踏入其他后妃宫里半步,眼下的金昭仪又遭陛下憎恶,陛下又如何会给金昭仪机会?

皇后心急,但她不傻,知道眼下不是问太后的时机,当即没再开口。

金昭仪被揍一事就这么草草揭过了。

元良良由陛下陪着回了菡萏殿,一路上不方便说,回去后,一五一十全交代了。说到伤心处,捧着陛下的脸掉金豆子,说到激动处,还要抱着陛下在床上打两个滚。

陛下原先有些生气的,万一放出的疯妃跑来菡萏殿或者碰巧遇到她怎么办?万一金昭仪是第二个方贵嫔,贵妃过去吃亏怎么办?

但被贵妃这么一折腾,陛下气哪都忘了。一直到第二日上朝,陛下除了昨日遗留心底的畅快余韵外,就只剩满怀的甜蜜蜜。

贵妃心里眼里果然一直都只有他一个而已。就贵妃这么柔弱,竟还说要保护他。从来都是他保护别人,头一回听到,感受到,陛下觉得这般滋味也挺好的。

...

西太后说“明儿再想法子”,结果这“明儿”又是“明儿”,皇后这一等就等了一两个月。

一直到过完年节,二皇子都能喊“父皇”了,西太后都没想到法子。

确切的说西太后是忙着带二皇子,都忘了“明儿”的事。

虽和贵妃闹了矛盾,贵妃也的确没再将二皇子带去西殿,但贵妃不来,西太后可以自己去呀。

这又不是在潜邸时,她和乖乖隔着一道宫门,只能每月数着日子等乖乖进宫。如今都在宫里,几步路的事,多方便哪。

为了见小皇孙,西太后还是很能豁出脸皮去的。

这日,赶在西太后去菡萏殿前,皇后又一次跑来向西太后委婉提了提:“太后,臣妾瞧着金昭仪最近几日十分憔悴,她可有来找太后说过话?”

西太后急着出门,惜字如金答:“来过。”

之后太后再不多话。

换了旁人,自是猜到西太后的心情,不敢再纠缠,奈何皇后已是急躁多日。

皇后也深知西太后和太傅大人是一条船上的,前两回太后也是这般不接茬,这回她不打算白来,于是毫不见外打破砂锅问:“太后,您之前说会想办法让金昭仪侍寝,您可想到法子了?”

西太后愣了下,而后一拍脑门似才反应过来:“这段时日,确实是哀家忙忘了。法子总会有的,皇后稍安勿躁。”

皇后觉得她今日要无功而返,怕又是几天几夜睡不安稳,不得已搬出段太傅:“不瞒太后,并非臣妾着急,而是太傅在信中问臣妾进展,臣妾不知该如何回信,只能来找太后。”

被威胁,西太后有一瞬冷脸,只很快又恢复如常,道:“哀家说了有办法,那自是真的有办法。皇后难不成以为哀家故意的?哀家是陛下的亲母,哀家比谁都希望陛下开枝散叶。只皇后也知道陛下的脾气,哀家需要些时日。皇后要想到更好的办法,哀家听皇后的也成。”

皇后见西太后是真的生气了,她不敢再多说。“臣妾同太后一样,也是担心陛下。那臣妾等着太后好消息。”

西太后冷眼望着皇后离开,一直等瞧不见了皇后身影,西太后才松了脊背靠坐在椅子上。

皇后又等了数日,一直等到太傅夫人进宫探望皇后。

太傅夫人是受太傅之命进宫打探消息的,太傅进后宫不便,不止见皇后不便,见太后更不便,只得让太傅夫人出马。

太傅夫人虽是听太傅之言过来的,太傅夫人在太傅面前听话贤惠,然心里却有自己的想法。就比如此次太傅找西太后合作,而西太后中意金昭仪,太傅没意见,太傅夫人却不敢苟同。

金昭仪毕竟是外人,这万一金昭仪生了皇子,后悔了怎么办?说不准到时候的金昭仪和贵妃一样得陛下心,西太后搞不定贵妃,到时候也一样搞不定金昭仪。那他们家岂非白忙活一场?

可在太傅府,一切都是凭太傅做主,太傅夫人有话也只敢在心里想想,此次见到皇后,她才得以一吐为快。

皇后也不想听太傅的,但不听她也没其他办法了。这些年走来,她已是精疲力竭。

太傅夫人听她说没有其他办法,迟疑半晌,也唉声叹气:“外人只知道凝儿作为太傅嫡女,如今又贵为皇后,风光无限,其实还不如普通人家的女儿过得如意顺遂。”

听到“如意顺遂”四字,皇后想起许久之前,那一年贵妃刚进潜邸,还是个小小的夫人,陛下在宫里过年节,放飞天灯时旁若无人给贵妃送上“如意顺遂”的祝福。

如今她才知道,原来她这个皇后怎么都比不过贵妃。

太傅夫人知道没其他办法,也不再多说那些废话,她没忘了进宫的任务,当即又问:“太后可有说接下来怎么办?”

关于西太后如何撮合金昭仪和陛下的事,太傅夫人是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可能。

皇后也想不明白,是以摇头。

太傅夫人压低了声音小声叨叨:“谁不知道这金昭仪不讨陛下欢心,就算下药怕都不顶用,前不久太后闹那动静,陛下都无动于衷,西太后她还能有什么办法?”

皇后再度摇头。

太傅夫人愁眉苦脸道:“实在不行,让你爹再把你庶妹送入宫,指望外人哪有自家人靠谱。你也别替母亲担心,母亲不找那狐媚子生的,母亲找的是五丫头,那丫头没娘,好控制。那死丫头要不听话,母亲有的是办法折磨她,到时候她要给你惹麻烦,你写信告诉母亲,实在不方便,你自行处置了也成。别怕你爹,我闺女可是皇后,他不敢……”

“娘说这些有何用?”

太傅夫人絮絮叨叨说着,冷不防被皇后不耐烦打断。太傅夫人疑惑瞅皇后:“皇后,怎么了?”

皇后郁闷无奈道:“送谁进宫又有何区别,进宫的女人还少吗,陛下要不肯配合,再多又有何用?”

太傅夫人当下明白过来皇后的话,压低了声音咬牙道:“都怪那元家狐魅女迷惑的陛下!我就搞不懂了,简直闻所未闻,我就没听说过哪个男人会守着一个女人过一辈子的,又不是贩夫走卒,他是陛下呀。这都十年了,那狐魅女孩子都生了俩,陛下怎的眼里就容不下别人?那狐魅女再美,也不过两只眼睛一张嘴吧,这陛下究竟在想什么呢?”

“娘娘!不好了!”

一声“不好”将正说陛下小话的太傅夫人吓得从椅子里弹跳出来。看到是个小丫头,她一手拍着胸脯,一手指着小丫头,却是骂不出一个字。人家可是宫里的宫女,可不是太傅府的奴婢。

皇后问:“何事?”

小宫女凑到皇后身边耳语。

“什么?”皇后不可置信瞪着小宫女,“你确定没听错?”

小宫女坚定答:“奴婢听得千真万确。”

皇后一脸呆滞,许久后才挥挥手示意人退下。

太傅夫人瞧皇后脸色不对,追问:“怎么了?出什么事了?”

皇后仍是不敢置信:“太后怎可能让金昭仪做那事?呵,金凤是傻子吗?前不久龚美人的教训历历在目,她为何还要往里跳?”

皇后不答自己话,太傅夫人只听得云里雾里,急得摇晃皇后的手臂:“皇后,究竟出何事了?”

皇后才看向太傅夫人,脸上是彻骨的绝望:“金昭仪给陛下下药,被发现,已被送去了掖庭宫。”

太傅夫人呆坐在圈椅中。殿内寂静了好半晌后,太傅夫人霍然起身:“皇后放心,我这就回去与你父亲拿主意。”

太傅夫人匆匆踏出几步,又返回,想说几句安慰的话,可一时头脑空白。太傅夫人跺了跺脚,又一声不吭转身走了。

在母亲走后,皇后又枯坐了许久,一直到殿内点了灯火,玄珠劝膳,皇后试着起身,却是依旧无力动弹一下。

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贵妃太爱朕了怎么办》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横空出世的娇帝君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哇!女总裁是皇帝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离人终成相思意三魂七魄归位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折红鸾落在荒年崽崽很闲悍女麴凰驭龙婿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菜窖通古今我让落魄王爷反败为胜快穿之好孕娇软美人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我靠好运壮大家族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诱梦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表妹不欲攀高枝综影视之从安陵容开始当卷王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穿时空的女将军谬接瑶华枝这个修仙过于日常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姝宠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