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达人秀》最新章节。
,将其付诸于实际
不过,即便心里那是满满的无力感,但周道登等人还是暗暗庆幸,不管怎么说,太医院的改革,都是一件好事儿,并不会危及到他们自身的利益。
毕竟,从之前的种种经历来看,皇上每每有所谓的“大手笔”,伴随着的必有人倒霉。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太医院的改革,提升相应的品秩,毫无疑问,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儿,不会有人因此而倒霉,恰恰相反,还会有许多人跟着沾光,莫名其妙的就升官了。
尤其是太医院,不管是谁做到院使的这个位置,改革之后,将会成为正二品的大员,甚至于还有可能进入内阁,但无疑,他们御医都是大大风光了一会,绝对是倍有面子。
毕竟,一直以来,太医院虽然负责着皇家与王孙贵族的身体健康,却也是其他衙门附属的存在,时刻都要看他人的眼色,见人就会矮三分。
现在不一样了,他们御医的地位将会直线上升,可以挺起腰杆,最起码不用受其他衙门的鸟气
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除了崇祯以外,周道登等人的目光缓缓转移,最终汇聚到了一处,齐刷刷地全都在盯着刘鸿训。
刹那间,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刘鸿训的心间闪过一丝疑惑,转瞬即逝,瞬间就读懂了众人那饱含深意的目光。
毫无疑问,一旦太医院进行改革,虽然还不知道皇上的具体方案,其中的内容,究竟怎样改革,但有一点却可以确认,太医院院使的品秩提升到正二品的话,也就和他这个礼部尚书同阶,自然而然地,改革之后的太医院,也就意味着,将不再隶属于礼部,在形式至上,等同于第八部
因此,确切的来讲,相对于其他人而言,没有什么利益损失,他这个礼部尚书,相当于被削权了。
这一番的语句看似很长,却不过是众人脑海里的一个念头,各自的想法,又是同时发生,只是发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并未过去多长时间。
就在这个时候,崇祯的话音刚落,毫无疑问,刘鸿训第一个开口了。
“皇上,这样做的话,改革的跨度是不是太大了啊”
刘鸿训努力的控制心里的那种莫名情绪,努力地让自己镇定下来,让自己的语气显得更加平和,不等崇祯出回应,忍不住地进而补充道:“毕竟,若是将太医院的品秩提升到正二品,一下子升格这么多,里面的院使、院判、御医等官阶,就等同于全都连胜了六级,这是不是升的有一些太快了”
“呵呵如果不是这样的话,什么事情都按部就班的话,又如何叫改革呢”
崇祯的淡淡一笑,不答反问,就好像没有听出刘鸿训的弦外之音,变相地表达不满,等同于将太医院剥离出去,成为一个独立的机构。
尤其是那不以为然的样子,使得刘鸿训的心神就是一滞,一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而崇祯的话语并未就此结束,依旧自顾自地说了下去,丝毫不给刘鸿训面子,就那么非常直白地给挑明了。
“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实话告诉各位爱卿,朕就是准备,将改革后的太医院,设置为完全独立的机构,除了受都察院的纠察以外,不受其他衙门的约束,只听命于朕的号令。”
强势霸道
这是每一个人的第一反应,心里同时闪现的两个词语,更是有一些呆呆地望着崇祯,有一些失神的同时,更多的还是无比凝重的窒息感,心中的骇浪滚滚,久久无法得到平复。
放在以前,尤其是即位之初,天启七年的时候,皇上刚刚登基不久,还是一副虚心求教、小心翼翼的样子,绝大多数的情况下,都会征询他们这些老臣的意见。
然而,随着局势的转变,渐渐明朗化,魏党与东林党相继遭到遏制,皇权逐渐得到加强,皇上的脚跟越来越稳,对待他们这些老臣的态度,也正在发生在微妙的变化。
尤其是最近一年,皇上控制了绝大多的军权,又暂时解决了北方与东北的边患,收复了失地,皇上越来越强势,确切来讲,应该是越来越自信,只要认为对的事情,就会一意孤行,强力推行,谁也无法阻挡。
随着大量的年轻官员与将领得到提拔,被委以重任,几乎个个都是能臣干吏,可以镇得住一方,皇上的权力越来越集中,渐渐达到了大明建国以来的顶峰,日益趋于太祖皇帝末期的时候,那种对大明的掌控力。
让这些人倍感无力的是,面对这种局势的转变,官员的权力不断地被削弱,不断地被分散,他们又是那么的无可奈何,根本就无法阻挡,更不用说扭转了。
第六百四十章不好的预感
皇上每一次的大手笔,看似打破了官场的某种共识所形成的惯例,无疑会引起不少官员的反对,然而,却又那么的契合民心,附和老百姓的利益,缓解了日益激化的社会矛盾。
因此,就凭着这一点,制定了大量的附和老百姓利益的政策,虽然是在损害了官员与权贵的基础之上,却也使得皇上获得了大量的死忠追随者。
最为关键的是,这批追随者,不仅是死忠,还有着非凡的能力,属于能臣干吏的那一种,在保持着高效的执行力的同时,也能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完善和扩展。
有着这样一批的铁杆追随者,才是真正地让人倍感无力的地方,无法改变这种局势,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任由其发展下去。
毫无疑问,在崇祯的这种操之下,几乎是强势推行,他们等同于沦为了旁听者,不需要发表意见,只需要按照指令去执行,去完善相应的事情。
太医院品秩升格的事情,自然而然地,也就“无可争议”的尘埃落定了。
这也就意味着,形同于第八部的存在,在不久的将来,将会应运而生,几乎是势不可挡。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虽然事不关己,完全能够置身于世外,最多也就是参与一下,出谋划策,并没有自身的利益受损,望着刘鸿训的周道登等人,还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那种油然而生的庆幸,正在悄然变淡,整个人忽然就那么高兴不起来了。
“好了,各位臣工,关于太医院的这件事情,就这么决定了,接下来的一些具体事宜,其中相应的官职增设等等,就交由你们去完成,朕就不多做过问了。”
“是,皇上,臣等领旨”
尽管不情不愿,怏怏不乐,众人还是不得不出回应,还要做出一副强颜欢笑的样子,深怕引起崇祯的不满。
此刻,崇祯满面的红光,一脸笑眯眯的样子,说不尽的喜悦,目光再次逡巡不定了起来,打量着眼前的这些内阁成员,数量已经从原来的四位增加到十人。
不明白崇祯为何提升太医院的品格,为何那么的重视太医院,不惜使用极为少用的强势手段,也要这样做,在这种猜测的心情之中,愈发的忐忑和不安起来。
尤其是那种不好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众人始终没有放弃,依旧在暗暗思索,想要弄清楚皇上的真正的意图何在,然而,容不得他们继续深想下去,崇祯也已经再次开口了。
“各位爱卿,不仅是太医院的政绩斐然,吴有性他们研制出了达原饮,解决了人们面对瘟疫时的那种困难,不再绝望,拯救了许多人的性命,可谓功劳很大,还有钦天监,也是一样的成就卓著。”
“钦天监下辖的万岁山火器研究基地,那些官员,在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不仅改进了大量的火器,完善了相应的性能,还研制出了新的火器。”
“否则的话,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如果没有那些火器,可以毫不夸张地讲,不管是东北的收复辽东失地,还是阻止林丹汗的西迁,亦或是西南的平乱,还有就是东南的海战,也不会那么顺利,几乎没有什么胜算可言。”
这个时候,趁着崇祯洋洋洒洒的侃侃而谈的过程中,周道登忍不住地又互相对视了一眼,颇有大眼瞪小眼的意蕴,每个人的心里同时浮现出一个相同的念头,难道皇上又要提升钦天监的品格
然而,尽管崇祯流露出了这方面的意思,却未像太医院那般明言,众人也不好多说什么,更不可能毫无缘由的去辩驳。
何况,皇上说得又没有错,如果没有那些火器的出现,大量的装备于大明的各个边军之中,整饬军备还不到一年,如此情形之下,又如何能够打败蒙古骑兵和女真骑兵
而且,还是以压倒性的态势,己方的折损很少
不管是平复叛乱,还是抵御外敌,收复失地,亦或是围剿山贼海盗,火器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用,这一场场战争的胜利,无一不是在向世人昭告万岁山火器研究基地官员的功绩。
因此,对于深知这些的崇祯,他们这些朝中重臣根本就不可能睁眼说瞎话,根本就无法糊弄,也没有那个机会,转移或者漠视研究基地那些官员的功绩。
一个济世救人,解决了老百姓千百年来的难题;一个相助大明的军队,抵御外敌,维护天下的稳定,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莫大的功劳。
因此,随着崇祯的夸夸而谈,众人的脑海里浮现出这些念头之时,心里深深地知道,正如太医院那般,钦天监品格的大幅度提升,将会有着相同待遇的改革,将是势不可挡,除了皇上以外,谁也无法改变。
更何况,皇上就是推动这一切的幕后之人,钦天监的品格提升,更加不可能改变了。
正如众人所猜测的那样,事情还是来了,经过一番的铺垫和渲染,崇祯终于还是向众人宣布了这个结果,确切的来讲,应该是下达了这个指令。
“因此,朕准备提升钦天监的品秩,也由原来的正五品,破格提升至正二品”
毫无疑问,等同于第九部的存在,再此出现,内阁成员将会再添一人。
不出意料的答案,众人的反应是那么的平静,然而,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周道登却在这个时候提出了质疑,发出了不一样的声音。
“皇上,相比于太医院,恐怕钦天监的提升要蛮烦的多,若是按照惯例,钦天监的官员,几乎都是世代传承的,不允许再干其他的事情,后世子孙只有进入钦天监这一途”
闻听此言,崇祯还未说什么,其他的内阁成员都是心中一动,有一些暗暗佩服周道登的老辣,洪武六年的时候,太祖皇帝就对钦天监有着明确的规定,凡是监内人员,永远不许迁动,子孙只习学天文历算,其不学者,南海充军。
毫无疑问,如此一来的话,即便钦天监的规格得以提升,但提升之后,相应的扩编,增加人手,除了那些极为热爱天文历法之人,恐怕其他人并不愿意进入钦天监为官。
阅读网址:
第六百四十一章事无绝对
有着历史学家的灵魂印记,崇祯当然也知道这些,后世的自己,既然是明史专家,自然也会对钦天监有所研究,对于因其发生的事情,自然也会有所了解。
在钦天监,之所以有着这样的明文规定,原因再简单不过了,主要还在于钦天监的地位,尤其是他的一个特殊职能,天文占卜,扑捉天象,并予以分析。
在这样的一个封建时代,人们的思想还是那么的蒙昧,笃信鬼神之说,帝王也不例外,尤其相信什么皇权神授,什么天人感应,这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统治百姓的一种手段。
钦天监是一个技术性较强的衙门,又承担着“洞察天机”的特殊任务,自然而然地,对于天象深信不疑的朱元璋而言,当然也就非常地忌讳,他人窥探天象的秘密。
因此,这也就不难理解,朱元璋为何会有那样的规定
如此一来的话,就可以有效地限制天文的传播,就可以最大化的降低,他人窥视天象变化的秘密可能性,毕竟,没有相应的天文知识,根本就无法读懂天象。
呼
崇祯暗暗长吐了一口浊气,神色始终都是那么的坦然,带着几分自信,极有耐心地等到周道登说完之后,却是反问道:“这有何难”
崇祯顿了顿,不等周道登出回应,进而补充道:“不过是几条规定而已,一举废除了,不就行了否则的话,如果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一味地提升规格,那还有什么意义又如何还叫做改革”
“是,皇上,老臣明白了。”
看着众人的反应,崇祯很是满意,更是不住地轻轻点头,有着后世的灵魂印记,之所以对明史那么情有独钟,不仅仅是大明所展现出的那种大国骨气,那种宁折不弯的特质,还有就是,对于祖宗之法的漠视,并不是那么的奉若神明,不可触摸。
确切的来讲就是,大明的历代皇帝,虽未对先皇进行批判,但对相应的错误决定,却是敢于正面的纠正与评论,敢于对一些冤假错案进行翻案。
不像满清那般,满嘴的腐朽味道,什么祖宗之法不可破,对于先皇审下的案子讳莫如深,即便是天大的冤案,也只会是将错就错,鲜有翻案的事情发生。
大明就不一样了,后世的皇帝,就不会有这方面的避讳,不仅敢于正视先皇的错误,还勇于做出改变,进行翻案,给被冤枉之人gfan。
就凭这份格局,恐怕就是其他朝代的皇帝无法比拟的。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相对而言,事无绝对,这份所谓的格局,并不是说大明的皇帝都会对先皇进行平乱,都敢这样做,就比如太祖
小说推荐:《高武纪元》【梦想小说网】《领主游戏:开局一艘末日方舟》《爱发微博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寒门贵女》《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神话版三国》《仗剑独行斩鬼神》《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志怪书》
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