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

分节阅读 290

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

里都闪过一缕莫名的光芒,崇祯的神情也有一些不自然起来,而李邦国的话语还远未结束。

“撇开县之一级不讲,单单是州、府两级,仅就两者而言,州城和府城所在的地方,距离一些县城很远,更不用说地处偏僻的乡村了,村民赶上很长时间的路,少则三五天,多则十天半个月,才能到达相应的目的地。”

“而且,除了那些州城和府城的居民,亦或是离得很近的百姓,赶路方便,投票并不是什么难事儿,并不需要花费多少时间,但那些离得远的百姓,就不一样了,很有可能会错过投票选举,或者是耽误农务。”

“何况,即便是交通方便,路途不远,以当下的治安情况,老百姓家里的男人,也不可能全部离家,进行投票尤其是那些乡村村落,更是不能如此,总要留下一些壮劳力。”

听到这番话,崇祯脸上的那种不满之色,顿时消失不见了,化为淡淡的若有所思,不禁自我反省起来。

李邦国的这番话,其中的大意无非是,搞全民选举,全民投票,既不现实,也不合理,就算忽视那些交通不便等诸多不利条件,也不可能所有的男人都去投票。

毕竟,若是真这样做的话,县城还好一些,那些农村就不一样了,若是全村的男人都去投票,将会非常的危险。

恍惚间,崇祯有一些明悟,后世的华夏,为何没有推行西方的那种zhu选举

国情的不同,也就意味着制度的不会一样,相比于西方国家,华夏的农村更多,超过七成以上都是老百姓,这也就意味着,华夏不可能推行那种zhu制度。

撇开农民的素质参差不齐不讲,对于投票所代表的zhu意识不强,单单是农村的分布过于零散,都不可能像欧美那般,可以大面积的选举,以手中的选票,决定州长的人选。

何况,现在也不同于后世,交通工具,最多也不过是马车、马匹、牛车之类的,当然比不得火车、私家车和飞机等等,远远没有那么方便,两三天就可以一个来回。

因此,在后世的那种科技发达的社会,选举对老百姓的生活,并不会造成太多的不便。

现在就不一样了,往返县城的路途那么远,又没有那么先进的交通工具,更没有便利的路况,等等,这一切的一切,都意味着,推行大范围的选举制度,很是不智。

对于崇祯的神情变幻,眉头时而紧皱,时而舒展开来,如此循环往复,众人都是看在眼里,心里更是知道,这一番的变化,并不是针对李邦国,更不是对他的不满,而是在深思,在自省,在审视自身。

毫无疑问,这些学识渊博的内阁辅臣,清醒地知道,一味地反对,对崇祯不会有丝毫的影响,反而会使得对方更加坚定自己的想法。

唯有点出这些机制的弊端,其中不可弥补的短板,才是明智之举,最好的反对策略。

无疑,从崇祯的反应来看,神色中多了几分迟疑之色,没有再那么的坚持,众人就知道,李邦国的迂回之策成功了,即便是没有阻止皇上的这种想法,也将其搁置了,暂缓实行。

“好了,你们先下去吧,关于这件事情,再让朕好好想想,思虑一下。”

第六百二十一章抵触与亲近

最终,苦思良久之后,还是没有任何的头绪,崇祯不由地来了这么一句,打发众人,言语之中,颇有郁闷的情绪蕴含其中,耷拉着脑袋,没有再理会相继离去的众人,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在这一刻,陷入郁闷中的崇祯,清醒的知道,自己还是过于想当然了,真的以为,照搬后世的一些制度和机制,就能解决大明的问题。

后世的那些东西,只能为借鉴,只能用于参考,若是生搬硬套的话,只会出大问题

然而,就在这般暗暗感慨之时,崇祯却没有想到,反对极为激烈的李邦国却留了下来,还有就是内阁首辅周道登,都是带着有心事的神情,留下来有话要讲。

“呃周阁老,李御史,你们怎么还在还有什么事情吗”

崇祯很快就意识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察觉到还有人在,再次抬头之时,忍不住地惊疑了一句,而李邦国却不管这些,只是向周道登点头示意了一下,就径直说道:“皇上,关于您的这个吏制改革方案,虽然有着诸多的不足,最起码是现在,还无法在大明完全实施和推广,但其中的许多构思,却是非常具有可取之处,有很大的可以借鉴之处。”

“呵呵李爱卿,不用如此,朕可不是那种小肚鸡肠之人,不会因为你的言辞激烈反对,而心怀猜忌,更不会对你有什么不满。”

崇祯轻轻两声,说话之时的那种不咸不淡,尽管嘴上这样说,但对李邦国的那番言辞,还是心怀芥蒂,并没有那么的坦然。

“皇上,切莫误会,臣并没有任何的虚言,说得都是真得,发自内心的那种。”

显然,由于耿直的性格,李邦国并不是很在意崇祯此时的态度,只是象征性地解释了一句,就进而补充道:“就拿百姓代表机制和xfang制度来讲,就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毕竟,自从没有了风闻奏报之策以后,由于人手的原因,都察院不可能面面俱到,监视到每一个官员,并不能第一时间察觉到官员的腐败行为。”

“如果有shangfang这个制度的话,赋予百姓们shangfang的权力,可以合法地告御状,揭发和检举贪官,如此一来的话,从某种程度上来,我们都察院就等于有了许多编外人员,就能有更多双眼睛,时刻对各地官员进行监察。”

“还有百姓代表制度,虽然选举和投票制度不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却可以进行一定的改良,缩小范围,以村为单位,选取一定数量的百姓代表,代表全村人在县里进行选举,投票选择知县人选,对现任的知县进行投票打分。”

渐渐地,又是因为李邦国,随着这番话语,崇祯的神采越发炽烈起来,有一些神采飞扬,眸子里的光芒越来越明亮,紧皱的眉眼更是舒展了开来。

在这个时候,崇祯的心里一动,忍不住地想起了后世的一种村官,村长,一村之长。

不过,崇祯本能地对这个官职名称有一些抵触,有一些反感,当然,这种反感情绪,不只仅限于村长,还有县长、市长、高官之类的官称,还是对古代的官称比较有好感,更加的亲近。

之所以对其不感冒,有着明显的抵触情绪,这不是因为后世的贪官污吏很多,而是相应的官职名称使然,让人听起来很不舒服。

比如说,知县、知州、知府之类的官称,就好像在告诫和提醒着相应的官员,要想当一个称职而合格的官员,就必须对自己的治下了解,很是熟悉,了解当地的情况,知道当地的民情、乡俗之类的。

而村长、县长、市长之类的官称,就不是那么让人感觉良好了,总是给人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只要想起这个官名,亦或是见到相应的官员,就好像不断的在提醒,人家是此地最大的,颇有以权压人的味道。

因此,命名这些官称之时,不管有没有这方面的意思,就等于进行了相应的定性,所谓的村长、县长之类的,就是高人一等,已经站在老百姓的头上。

否则的话,又怎么对得起“长”这个字

李邦国越说越兴奋,越说激动,说到动情之处,更是手舞足蹈了起来。

“而且,皇上,臣以为,不仅要赋予百姓的这种权利,可以正常的xfang,官员也应该享受这种权利,可以举报自己的上司。尤其是实名制举报,只要得到了证实,查实以后,举报者可以顶替上司的职位,直接升迁。”

“如此一来的话,不管是出于公心,还是因为私心,想要爬上更高的职位,都可以最大化地避免相互包庇、相互隐瞒罪行的可能性,吏制也能更加的透明。”

“这种近乎于背后说坏话的举报方式,虽然有所欠妥,缺少一种光明磊落,但对一个国家来讲,尤其是像大明这样的大国,反而是一种光明磊落的行为,乃是一种大义的表现,对国家的大义。”

“毕竟,包庇同僚,隐瞒上级的罪行不报,反而是对国家不利,反而是最为令人不齿的行为。”

“李爱卿,说得不错,正合朕的心意,朕也是如此想得。”

崇祯听得连连点头,神情愈发的兴奋,忍不住地赞叹了一句,进而又补充道:“虽然这个方案不能全面实施,也不能全部付诸于行动,但其中还是有着许多可取之处,可以应用实际之中。”

“就拿这个官员的满意度来讲,虽然一道、一府、一州或一县的老百姓,不能全部来打分,却可以由那些百姓代表代替,进行投票。”

“还有就是,对于官员的考核,同僚与下属,也能对相应的官员进行满意度打分,一样也是可取,只需将其匿名就行,也能避免相应的记恨。”

“是的,皇上,臣也是这一点”

李邦国轻轻点头,附和了一句,就在这个时候,似乎想到了什么,进而又说道:“而且,皇上,臣还以为,朝廷还应该废除一个惯例,一个不成文的规矩”

“喔什么惯例”崇祯适时地问了一句,满脸的好奇之意。

“皇上,是这样的,臣以为,以后再选择内阁辅臣之时,不应该对相应的官员有这么一个附加条件,必须是翰林院出身。”

“喔这样啊”

第六百二十二章延迟

崇祯的反应虽然有一些冷淡,但是,瞬间就意识到,李邦国的这个建议,根本就是上书万历皇帝的那十条建议的精髓之处,说白一点的话,意思就是官员的出身,不应该只注重个人的资历,而应该是放在能力方面。

当然,这番的言语,也是正中崇祯的下怀。

有着历史学者的灵魂印记,崇祯当然知道,翰林院出身的那些官员,说好听一点,是学识渊博之人;难听一点,就是读书读傻的书呆子,十年的寒窗苦读,又在翰林院做编修,实际又是读书,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

在翰林院做编修之时,虽然也会看一些衙门的行文,学习那些处理公文的范例,犹如上任前的实习,确切的来讲,是上任前的培训,这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但是,这种培训的周期,持续了几年、十几年,就反而不好了,使得翰林院出身的官员,实际处理政务的能力,成为了他们的短板。

说白一点,就是这些学识渊博的官员,有一些好高骛远,有一些眼高手低,不能体会到天下黎民百姓的疾苦,仅就个人的施政能力而言,远远不能和那些一脚一个脚印、从最底层升迁上来的官员相比。

高屋建瓴,对于翰林院出身的官员而言,看似是一种褒奖,但实际之上,却是满含贬义的嘲弄,并不是在夸奖。

何况,翰林院出身的那些官员,缺少一种历练,一上来就是身居要职,闹出笑话,也是在所难免,这倒也不算什么,关键的是,贻误了政事,很有可能会因为粗心大意、不了解民情,而造成很大的乱子。

职位越高,相应的后果就越大,就会有更多的黎民百姓深受其害。

用后世的一句话来形容,在翰林院待久的那些官员,没有在地方呆过,也没有处理地方政务的经验,他们已经脱离了群众路线,提出的一些建议,往往是不切实际,看似合理,实则却是过于想当然。

“皇上,老臣也赞同这样做,同意李御史的这个建议,将图纸上的吏制改革方案,进行一定范围内的缩减,汲取其中的可用之处,在县级推行。”

就在这个时候,李国邦的话音刚落,首辅周道登也站了出来,紧接着附和了一番话之后,却是话风一变,转而说道:“可是,皇上,以老臣之见,就算朝廷真得要推行这样的吏治制度,也应该延缓一段时间,最起码也是要在裁撤两京制,天下的行政区划分好之后。”

此刻,轮到李邦国震惊了,在前段时间里,传得沸沸扬扬的那个消息,皇上准备裁撤掉南京的都城身份,裁撤掉相应的朝廷中央机构,居然是真的。

而且,还是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

毫无疑问,一旦朝廷宣布这个消息,撤销南京的帝京资格,势必会引起轩然dabo,若是在这个时候,再推行这种吏治制度,必然会激化许多矛盾,也会增加更多的阻碍,反对的声浪也更大。

当然,不仅是李邦国,还有崇祯,也意识到这一点,并听出了周道登的弦外之音,这位内阁首辅,也同意这样做,真心实意地赞同这个吏治制度。

“嗯,行,周阁老,朕准了,延缓这种吏制改革,最起码也要等到废除两京制,大明的行政区完全划分好了之后,再予以推行。”

闻听此言,周道登那爬满岁月沧桑的面容之上,紧张的神情,明显为之一松,缓和了许多。

“谢主隆恩”

崇祯轻嗯了一声,以示回应,没有再理会周道登,而是转移目光,放到了神情有一些呆滞的李邦国身上,爽朗地又说道:“李爱卿,朕也准了你的这个奏请,日后再选拔内阁辅臣之时,相应的官员,不必有在翰林院当编修的资历。”

“谢主隆恩”

李邦国虽然失神,随着崇祯的目光投来,还有那爽朗的话语,很快就清醒

《明末达人秀》转载请注明来源: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拳皇异界召唤游戏角色(ABO)阳澄湖帝王重生之娱乐大宗师逆天武仙兵王鸿飞魔法老师同人之不存在的人西游往生录重生赛罗奥特曼五年修道三年穿越魔法大陆创世记道士之娱乐南韩胡俊的世界口袋萝莉枫山五剑仙大炼师韩娱之马斯克三界魂行宦海沉浮重生之校园风流东方盈月歌一头凶残大恶龙的幸福生活赤与蓝的初始熊猴子的作死日常笑傲江湖之大漠狂刀大唐逐鹿风云回档一生妾宠乐在首尔韩娱之国民导演无限之万界公敌网游之少林德鲁伊死亡游乐场异能古董商银色终焉韩娱之透视未来超级附身加强版火影真综漫无双明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