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

分节阅读 22

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达人秀》最新章节。

这些大道理,但知道一点,只要老百姓有自己的田地,即便再是大旱之年,总能从地里刨出食儿来。有一口吃的,他们就不会跟着那些乱军造反。”

“是啊,老百姓就是这么简单,但凡有一口吃的,有一条活路,他们就不会造反。”

说到这里,洪承畴忽然有一些羡慕起孙传庭起来,不是皇上的委以重任,很是信任,而是手里有那么一支军队。

第四十五章带头用

秦军虽然是一个新组建的军队,还谈不生什么战能力,但胜在纯粹性,指挥起来更加得心应手,主帅能够完全掌握,凭着武器装备之利,镇压起义军不成问题,只要有皇上的支持,更加无惧于那些士绅与权贵的威胁。

而且,新兵不可怕,战斗力不强也没有问题,只要加强训练,经历过几场战争,就会成为真正的精锐之师。

洪承畴想到了自己手下的这些军队,战斗力虽强,却是杂牌军,有着边军共有的通病,军纪极差,将领贪污的厉害,克扣士兵的粮饷,如此就等于在军中埋下了定时炸弹,就像一个火药桶,说不定是什么时候,将官就被暴起的士兵给宰了。

都说边境民风彪悍,妇女儿童都是天生的战士,边兵亦然,自然而然地,脾气也更加的暴躁,很容易闹事儿,最后酿成士兵大规模的哗变。

而粮饷的欠缺,就是引爆火药桶的那一抹火星子。

洪承畴不敢深想,脊背已经出了一阵冷汗,一旦士兵哗变,倒霉的不仅仅是那些将官,还有自己这样的主帅。

一念及此,想到这些暗藏的不稳定因素,洪承畴愈发坚定了自己的决定,军队改革与地方行政改革,势在必行,不能再拖了。

随着时间的一天天过去,北京城虽未有明显的改变,却也在演绎着润物细无声般的变化,只是不易察觉而已。不是局中之人,非眼光犀利者,没有灵光的脑子,就感受不到这些细微的变化。

这些细微的变化就像一条条涓涓溪流,随着时间的流逝,就能汇聚成一个湖泊,一条大河,直至翻起惊天的海浪。。

任何事情都是有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唯一不同的是,只是在于这个过程的长短而已,贾亦韬就非常认同这个观点,并将其应用于自己的历史研究之上。

因此,来到明末时期之后,贾亦韬不仅清楚地知道大明王朝的诸多利弊,凭着这一观点,更是能以独特的视角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

有那么一个观点,有不少的历史学家或学者认为,如果崇祯皇帝不杀魏忠贤,听他哥天启皇帝的临别遗言,就不会出现之后的一连串的糟糕事件。

凡事种种,持有这些观点之人的意思很简单,那就是魏忠贤把持朝政之时,对于天下的掌控极大,天下的起义军没有多少,辽东的形势也处于一片相对大好之中。

最为关键的是,大明王朝没有缺钱的问题,至少缺钱缺的没有那么厉害,还是可以发出军饷的,相应的就是军队稳定,少有哗变。

然而,对于这样的看法,贾亦韬却是嗤之以鼻,根本就听不下去,也不想听,任何问题都有一个积累渐变的过程中,崇祯时期之所以出现诸多问题,非常的不稳定,只不过是朱由检倒霉而已,当他继位之后,所有的问题都已经滨临爆发点,随着小冰河时期的到来,一下子全部爆发,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仅此而已。

此刻,贾亦韬就坐在乾清宫之中,对面分别站着户部尚书王永光以及工部尚书李长庚,王永光侃侃而谈,一副敢于直谏的样子。

“启禀皇上,以老臣之见,要想解决朝廷目前的财政窘境,想要将江南的税赋收上来,推行改革,重新使用张居正的一鞭法,只能是治标不治本,无法让天下的乡绅商贾信服。唯有皇家身体力行,带头缴纳赋税,凡是皇家的店面生意,都按照律法缴纳赋税,才能让天下人信服,让那些商贾无话可说”

虎口夺食,不外如此。

李长庚的一颗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额头上的虚汗涔涔之下,时不时地向王永光使眼色,眸子里尽是焦急之意,更是忐忑的留意着贾亦韬的神情变化。

然而,不管是梗着脖子直谏的王永光,还是胸怀忐忑的李长庚,令他们意外的是,贾亦韬没有丝毫动怒的迹象,这完全有悖于他们对皇室的印象,极为爱财。

更加诡异的是,听到要让皇家店铺带头缴纳赋税,贾亦韬不仅没有恼羞成怒,反而听得津津有味,频频点头,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

“呵呵王尚书,你来京也有一段时间了,那就应该有所耳闻,不管是新开的几家皇店,还是以前的皇家生意,他们的盈利收入,所赚得钱财,大部分都用于支付军饷,或是为赈灾之用。”

“而且,不仅如此,就连朕的帑银也快见底了,这些帑银哪里去了,如果你不知道的话,不妨问问李长庚,他会给你一个准确的答复。”

贾亦韬笑吟吟地转头看了李长庚一样,目光再次停留在王永光的身上,一副胸怀坦荡的样子

“那个,王大人,皇上的那些帑银十之也用于支付拖欠的军饷。”

李长庚脱口而出,紧跟着回答了一句,心里愈发的忐忑不安,满脸的紧张之色,连说话的声音都变了。

王永光很是尴尬,更多的是自惭形秽,就算生性禀直,年近七十,但脑子里依旧灵光,反应并不迟钝,又怎么会听不出贾亦韬的弦外之音

自己所说的皇店要起到带头和表率用,皇上早就做了。

将皇店的盈利收入大部分用于军饷和赈灾,更是拿出属于个人的帑银,皇上还会不接受建议不让皇店缴纳税赋吗

毕竟,向户部缴纳税银,最终结果依旧是如此,用于赈灾和支付军队的粮饷。

一时间,王永光讷讷不言起来,显得很是羞愧,这个时候,贾亦韬将目光投向了李长庚的身上。

“李长庚,你虽然是工部尚书,但曾经两次掌管户部,更是历任过刑部尚书,当过江西的左、右布政使,还有顺天府尹,右副都御使,山东巡抚,关于朝廷的财政收入,尤其是税赋方面,难道你就不该说些什么发表一下意见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应该比王尚书更有发言权吧。”

仅就称呼而言,叫王永光为王尚书,带着尊重之意,而李长庚却是直呼其名,足可见贾亦韬对王永光的偏爱,勤政廉洁而又敢于直谏的老臣。

李长庚暗暗长吐了一口气,强行暗下胸中波澜起伏的情绪,尽量的让自己平静下来,露出一副思忖的模样,似乎是在组织语言,片刻之后,这才徐徐说道:“启禀皇上,朝廷的收支之所以不平衡,年年都是入不敷出,情况还有越来越严重的情形,主要还是出在江南的赋税上面,一时收不上来,比如盐引、茶税、丝绸税等等”

第四十六章优先原则

很显然,李长庚之言勾起了王永光心中的莫名之火,那对江南乡绅的不满,李长庚话还未说完,就被王永光给打断了,脸上还布满着义愤填膺之色,言语里尽显嘲讽之意。

“哼江南这等富庶之地,几乎每年都是大丰收,漕运发达,商人的交易量更是年年攀升,但上缴朝廷的税银却只有区区几十两,财政如果不出现问题,那才是天大的怪事儿了呢尤其是朝中的一些大员,必须负主要责任,以死谢罪都不为过”

言辞犀利,矛头直指江南的那些乡绅权贵,以及他们在京城的代言人,部分的东林党高官。

这一刻,李长庚恨得牙根直痒痒,恨不得咬王永光一口,这是将他放在火上烤,成为那些东林党的公敌啊

谁人不知,东林党的那些官员多是南方出身,更是江南那些乡绅的代言人。

否则,天启年间的时候,魏忠贤不仅仅是打压东林党,还有江南的那些乡绅,迫害的丝毫不手软。

当然,其中还有钱财的诱因,那些江南乡绅非常的富有,让魏忠贤生起了贪婪之心。

这个时候,随着贾亦韬扫视而来的目光,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淡,神情变得有一些冷漠起来,虽未言语,气势却是非常的逼人,压得李长庚都快喘过气来,不得不硬着头皮顺着王永光的话往下讲,不敢有任何的隐瞒。

“王大人说的极是,所以,皇上,要想缓解户部的财政紧张,弥补国库的亏空,要是进行改革的话,必须先从江南开始,向那些乡绅征收上来税银,而不是将其转嫁到百姓身上,”

“李长庚,这就对了嘛,朕要的是富有建设性的提议,而不是虚与委蛇,在这里扯皮。”

贾亦韬变脸变得非常快,变冷的脸色消失不见,转而化为如百花绽放的笑容,显得很是和善,进而又问道:“那李长庚,你觉得谁能胜任这个职责将江南的税银收上来,又不影响当地的民生。”

“启禀皇上,微臣以为,邢科给事中张国维可担此重任。”

吐出这句话之时,李长庚全身都有一种虚脱的感觉,不仅仅是贾亦韬给他的威压使然,更是想到以后将要面临东林党的报复,心中有一种无力感,身心备受煎熬。

然而,贾亦韬虽然是一副很高兴的样子,却没有立即给予明确地答复,再次使得李长庚的一颗心悬了起来,目光随后投向了王永光的身上,贾亦韬想再听一听他的意见。

“启禀皇上,老臣也认为张国维堪当重任,可以任十府巡抚一职,巡视江南。”

王永光附和了一句,看到贾亦韬并未松口,进而又补充道:“皇上,张国维动农事,晓漕运,知商事,为人极为务实,凡事都能做到身体力行,对朝廷又有一颗赤子之心。”

贾亦韬听得频频点头,这才松了口。

“好,就依二位之言,委任邢科给事中张国维为十府巡抚。”

从从七品的邢科给事中到从二品的巡抚,一步登天,不外如此。

即便是身为推荐人的李长庚和王永光,此刻已是一阵的错愕,本想试探一下,没想到皇上就那么一口答应了,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任命张国维为十府巡抚之时,将会引起朝野的轩然大波

当然,也可能平静无水,无人反对。

然而,贾亦韬的想法却很简单,以后在官员的任免事情之上,除了那些名臣名将,对朝廷极为的忠心,也就是名单上那些罗列的人员,再有新的官员任免,贾亦韬都会优先录用那些年轻人,优先提拔那些年轻的官员。

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在贾亦韬看来,凡是年纪大的官员,不管是魏党余孽,亦或是东林党一系,其中不乏可堪重用的官员,能力与经验也足够。

然而,在朝为官多年,那些人早已是老油条,一个个跟人精似的,在他们多数人的眼中,站队远比干实事更重要,党派内部的利益比江山社稷更重要。

而且,还有更关键的一点,除了一些个别例外的官员,那些年纪大的官员早已失去了上进心,没有了那种报效国家的一腔热情,多是怀着得过且过、明哲保身的态度。

为一个明史专家,贾亦韬曾经做过一个总结,崇祯皇帝自杀于煤山之时,那些殉葬的官员以青壮年居多,尤其是那些投河自尽或是以其他方式自杀的生员,年龄更是不用说。

所以,在那么一个时候,贾亦韬做出了那么一个决定,对于一些要害的官职,以年轻者优先。

或许那些年轻人的经验不足,做事不够圆满,但胜在拥有满腔的热血,肯干事实,不像那些年长的官员,老于世故,狡猾如狐,权衡事情的利弊,多以个人出发。

信息虽多,却在贾亦韬的脑海里浮现而过,不过是寥寥几个呼吸的时间,看到李长庚与王永光两人流露出复杂之色,刚想说些什么,外面传来了一个太监的声音。

“启禀皇上,礼部右侍郎徐光启求见”

闻听此言,贾亦韬心里就是一喜,到嘴的话语全都咽了回去,改口道:“宣徐光启进殿”

紧接着,贾亦韬收回望向门口的目光,虽有心故镇定之色,却难掩心中的那份激动与喜悦,满面笑容的再次看向李长庚与王永光二人,朗声说道:“好了,王尚书,李长庚,你们先下去吧,尽快草拟一份奏折,研究出如何将江南的税赋收上来的方案。”

“是,皇上,微臣告退”

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了一句之时,也在躬身行礼,随后转身离去,在门口处与徐光启擦肩而过,彼此点头示意,就算是打招呼了。

此刻,看到历史上传说般的人物就在眼前,越来越近,让贾亦韬如何能不激动如何不兴奋地难以自抑

在明朝的官场之上,徐光启的官声虽然不显,但在历史上的成就可是斐然,在这个时候,尤其是亚洲,无人可出其右

不管是天工开物的著者宋应星,还是明朝事情的诸多科学家、火器专家、天文学家,譬如王微、茅元仪、孙元化等等,都或多或少与其有师徒情分。

还有就是西方当时的一些先进科学、医学、天文学、动植物学的典籍,多是徐光启与那些洋人翻译而来,或是他牵头组织。

这个时候,容不得贾亦韬继续深想,思绪被徐光启那恭敬地话语所打断。

第四十七章徐光启献策

“微臣徐光启,拜见皇上”

“平身,给徐爱卿赐座”

很显然,不管是徐光启,还是陪同进来的太监,都很意外,没想到他们心目中的九五

小说推荐:《我这万恶的谪仙之姿》《放学等我》《玄鉴仙族》《志怪书》《当我穿成历史名人的宠物》《人渣反派自救系统》【美艺言情小说书馆】《你们修仙,我种田》《仗剑独行斩鬼神》《大明:嘉靖修仙啦

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乞讨半年,侯府全家跪求我原谅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武侠召唤,开局创建逍遥阁无尽战场:从夜之城开始造马甲堕落大骑士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被师尊拒绝后,病娇徒儿黑化了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穿成恶毒雌性,五个兽夫轻点宠魂穿三国,成为最强前夫哥?盘说你是男的还是女的?母皇别传位,五个皇姐拔我氧气管从双灵根到全属性剑道天骄盗墓:别难为我一个算命的啊莫名其妙去修仙末日小可怜的逆袭之旅说好只渣江少,沈总怎么先哭红眼红楼:重生贾环,修魔逆天开局就和校花分手只为了系统奖励HP之和格林德沃当校友的糟心事征途英魂明末之我若为王斩神:我是王者英雄代理人港片:制霸港岛,从自立门户开始星穹铁道月下初拥的欢愉之旅殊途仙路后世之劫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都穿越了,谁还循规蹈矩?!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抗战:真理只在我大炮射程之内神话从宝莲灯开始荒野大镖客之西部立国红楼王权如懿传之所有人双商都上线四合院之我是韩老六穿越崩坏的我有点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