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父亲是个极有爱心的男人,听了我的汇报,也顿有女儿不开口则已,一开口就赛希拉里的骄傲。过几天到她家
去玩,发现以前挂厅堂的一副古色古香的老爷子的画被摘了,换了他家女儿的“听瀑轩偶感”,是那个父亲遒劲的毛笔
大字,下面还有小字,注明类似于“辛巳年小女晴于XX公园公厕”这样的字样,俨然是收集女儿以后的文集了。
一个父亲的求助网络里,一个失去妻子的父亲在“亲亲宝贝”栏目里求救,问如何教导自幼失去母亲的女儿,
使她不感觉孤独。我想起一件压在我心底的事情。当时一直想记录下来的,因为伤感,不能成文。
幼儿园里,我们常读一些故事书。记得一天,我读的是:《宝贝,我愿意为你做一切》。说的是,宝贝,我是你的
妈妈,我愿意为你做一切。画面翻开,熊妈妈给孩子讲故事,给孩子洗澡,陪孩子上学,和孩子一起看日出,最后,熊
妈妈亲吻着熟睡的小熊,合上故事书,对孩子轻声耳语:“宝贝,我原以为你做一切,你是我的爱。”
说完这个故事,我问周围的孩子们,你的妈妈给你洗澡吗?你的妈妈亲吻你吗?你生病的时候妈妈照顾你吗?孩子
们兴高采烈地争相回答是的,是的。我注意到,本躲在墙的一角,低着头不说话。当时,这个班是我替另一位休产假的
老师临时代课,我便问本:“你的妈妈为你做什么?”本抬起他天真的眼睛,却有无限忧郁,说:“我妈妈死了,一年
以前。”他是一个四岁的孩子。我将他紧紧搂在怀里,那一天,我一直搂着他。
我觉得我犯了很大的过错,我在不知道情况的时候,在很多孩子面前伤害了一颗稚嫩的心。我为此精心准备了一堂
“世界上不同的家庭”的课。在这堂课里,我向孩子们介绍了世界上各种不同的家庭。有的家庭很小,只有年轻的夫妻
;有的家庭很大,有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叔叔阿姨、兄弟姐妹,甚至到两条狗;有些家庭只有父亲,而有些家庭只有
母亲;有些家庭父母离异,他们会有两个父亲和两个母亲,太幸运啦!有些孩子,他们长的与父母很相像,因为他们有
生养他们的父母;有些家庭,孩子与父母完全不同,因为他们是被父母领养的。这堂课的最后,我告诉孩子们,无论你
生活在什么样的家庭里,你都是幸福的,因为,你的亲人,你的老师,你周围所有的朋友们,他们都关心你,爱你,希
望你快乐。
当着所有孩子的面,我把本拉到身边,我跟他说,你知道你的妈妈为什么会离开你吗?因为她去了天堂。你的妈妈
是那么美丽那么善良,天上的小天使没有了妈妈,需要她去照顾,她离开了你,但她给别的天使带去了欢乐。“我们每
天都说与大家分享,你愿意与小天使一起分享妈妈的爱吗?”本不是很情愿,他说,“但是,但是,我没有妈妈了。”
我说,“不会啊,妈妈还是你的妈妈,她会一直在天上注视你,陪伴你,而且她也拜托我,要我照顾你。我们都爱你。”
我要本告诉全班同学,他的妈妈以前是如何爱他的。他于是非常开心地去回忆他的母亲唱歌给他听,用浴巾把他围起来
亲吻他,他甚至可以完整清晰地唱出他母亲在他婴儿时期唱给他的歌,在他唱歌的刹那,我哭到无法抑制。直到现在,
我回忆当时的情景,也一样泪流满面。最后,本把他母亲的那张照片,贴身放在他胸前的那张照片,给同学们看,那样
一位美丽善良的母亲,如我心中所想。
第二天,本的父亲给我写了一封长长的感谢信。他说,在本的母亲离去后的一年里,他们家一直避免提到母亲两个
字,包括本6岁的姐姐。他无法去回忆他的夫人去世前痛苦的样子,本的母亲得的是癌症。直到昨天,本非常快乐地回
家,摸着他爸爸的脸,告诉他“爸爸,妈妈和我们在一起,她在天堂里。”并且告诉父亲,他在学校里给同学们讲妈妈
以前是如何亲吻他的。那天,他们全家都翻看了母亲过去的照片,爸爸告诉他们很多母亲的事情。
本现在早已离开我们的学校了,他去了另一所有更高年级的幼儿园。但每逢周末,他和姐姐都会来我这里玩耍,在
我有了新家后,他们还在我这里过了一夜。那一夜,是我最近伤心的日子里最快乐的时刻,我觉得自己真的像个妈妈,
给孩子们洗澡,陪他们打水仗,趟在床上读故事,并且相互咯吱来咯吱去……在他们睡着后,我也像妈妈那样,吻着他
们,告诉他们:“我愿意为你们做一切,因为我爱你们。”我想,我这是替他们的母亲说的。
最喜小儿无赖喜欢做幼儿教师是因为每天孩子们都给我意外的惊喜。他们带给我的益处远比我给他们的要多。
Dann是个德国孩子,刚两岁半,在家说德语,在校说英语,我们特准他免修华语。主要是怕语种太多阻碍他思维,
引起他的语言混乱,实际上,仅两种语言已经令他混淆不清了,他称汽车为“AUTOCAR”,据说AUTO在德语里是汽车的
意思。
但他偏对华语显示出超人的兴趣与敏锐力,每天只要一看见我摇上课铃,定是首当其冲地坐在地板上摇头晃脑地开
始唱:“小朋友们你好吗……”害我不得不打断他:“等会儿,请等等其他小朋友。”
Dann对华语的领悟力是惊人的,短时间内他已经可以听懂我的华语指令并正确给予回答。他母亲,一个高大而美丽
的德国女人曾激动地拥抱我,亲我一脸口水,称我为教育专家,因为Dann学英语都没那么快。而我则奉承她儿子为语言
大师。
我仔细观察了Dann,得出这样一个结论――Dann强烈的求知欲来自他亢进的食欲。通常我上华语课的时候为鼓励孩
子们的学习热情,都准备一些小点心,但这点心不是人手一份的。谁答的多,奖励也多。出于对食物的狂热追求,Dann
把他所有的智力潜能发挥到极至,他甚至可以背出我的色彩卡片的顺序,常常一边舔着手里的饼干渣子,一边头也不抬
地说:“绿色。”他如此严谨地治学,以至于到最后我不得不求他:“Dann,你要像保守秘密一样保守答案,我就奖励
你一块小饼干。”他答题的速度快到让其他孩子没有反应的时间。
到Dann毕业的时候,仅三岁半的他已经可以用华语说出所有的颜色、水果的名称及礼貌用语。最顺溜的一句是:
“请给我一块饼干,谢谢。”
有徒如此Claire拿出作业本在我面前做作业。
第一题:你喜欢什么样的礼物?
第二题:你的父母送给你什么样的礼物?
第三题:你希望你的同学送给你什么样的礼物?
这一章是“学校”,学习的是中文礼仪社交。其中学了不少有关礼物的词汇,生日聚会和中国人送礼物的禁忌等等。
Claire大声将题目读出来,一个字不错,完了拿起笔,都不带征求我意见地就径直写上:我喜欢钱,我的父母送给
我钱,我希望我的朋友和同学送给我钱作为圣诞礼物。
我当场晕倒。
但我不能说她写错了,于是拿起橡皮一边替她小心擦去,一边面带虚伪笑容,非常善意地提醒她:“你要不要换个
说法?比如说,我喜欢书,我喜欢布娃娃,我喜欢笔记本之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