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
“是啊,听说是准备考试的。这里的房子便宜,打算在这边住下来。”宋婶脸上笑开了花一样给他们解释。
“就在你们不远的地方。听说村长也去了,说是要请他当先生,教教村里的孩子们识字。要是能成就好了,我家虎子也大了,该认点字,以后好谋生。”
虎子,是宋婶的小孙子,六岁了。
周晏舒的院子是村子的最西角,往里走,就有几间没人住的草屋,据说是搬去了镇子,接着才是宋婶家。
这书生以来,和陈栀他们算是成了邻居。
“要是阿豆在大点,念书也是最方便的。”宋婶说完又转身去忙一家人的晚饭了。
“终于到家了,累死我。”陈栀东西一放,就趴在长凳上。
阿豆有样学样,趴在自己的小板凳上,“回家了,累死我了。”
陈栀被阿豆学她的口气逗笑,“你个小鬼灵精。”
周晏舒没有停下,将东西都拿去放好。有些新东西不知道放哪里的,就会问陈栀。
“家里没有地窖,猪肉放哪里?”周晏舒问。
“分成两份,一份这些天吃,一份用来腌制。”陈栀答。
“腌制。”阿豆重复。
“寒瓜要收起来吗?”
“不用。”陈栀懒洋洋的说。
“不用。”阿豆复读机。
“那这个呢?”周晏舒拿着两个瓶子,朝陈栀问道。
“这个我来。”陈栀看着周晏舒手上的东西,也不休息了,立刻起身。
“这个我不来。”小阿豆还躺在自己的凳子上,撒着娇。
周晏舒和陈栀听见他的童言童语,同时笑起来。
边笑边准备今晚的晚饭。
天气太热,只用精米煮了点清粥,细面粉烙了几个饼。
原本周晏舒是想用之前剩下的粗面烙的,但被陈栀阻止了。
“烙些饼就用完了,我把它屯着下次进山可以吃。”
陈栀还是摇头,“对自己也好点吧。明明有能力,为什么不享受当下。粗面混着今天买的细面一起烙饼,一起吃,早点吃完,以后都用细面粉。”
周晏舒嘴角动了动,自己都为察觉到的弧度在往上扬。
语气柔和,“好。”
陈栀看了眼外面昏暗的天色,“明天天气不好,就别进山了,今天卖的银子够用。明天就帮我打个地窖吧,有用。”
周晏舒没有细问,又是那句,“好。”
虽然周晏舒原本明天也不打算进山。
陈栀头也不抬,只是弄着手上的东西。
是上次剩下的黑桑葚,买了些酒用来泡酒。
又留了些酒给周晏舒,想着男人嘛,可能会爱喝。
贴心吧。
(其实就是她忘了桑葚不多,但酒买多了。)
完全看不见太阳的时候,天已经黑完了,煤油灯亮起。
大有一种普通人家的烟火气息。
如果没有外客来访的话。
正吃饼的阿豆,被门口的叫声给吸引了过去。
“你们好,我是新来的邻居,柳云凌。”一身白衣,不染尘埃,站在篱笆外,谦逊礼貌。
朔风吹动,暑气炎炎,而他却如同松柏常立,不理半点风尘。
是宋婶口中那个新搬来的书生。
柳云凌介绍完后,有些尴尬的站在原地一会,周晏舒才起身欢迎。
阿豆看着新面孔,好奇的多吃了两口。
柳云凌递过手上的礼物,是十个鸡蛋。“以后就是邻居的,请多照顾。”
“公子请进,礼物就不必了。都是邻居,相互照应就是。”周晏舒引着柳云凌坐下,也介绍起撤阿豆和陈栀,“这是我孩子,阿豆,叫叔叔。这是我妻子,阿...阿栀。”
“叔叔好。”在陈栀的招呼下,阿豆拿了个新的烙饼递给柳云凌,“叔叔吃。”
“柳公子吃饭了吗?一起吃点吗?”陈栀客气敷衍的说。
谁知,柳云凌真的没有客气,“好啊,多谢嫂子。”
这下轮到陈栀愣住了,但很快就反应过来,给端来一碗清粥。
多一副碗筷的事,并不影响什么。而且人家还先送了鸡蛋。
柳云凌吃着烙饼,摸了摸阿豆的头,虽然被挥开,但还是笑着说,“我在这要住一段时间,村长让我开个学堂,教教村里孩子识字,我答应了。到时候阿豆也来听学。”
“阿豆还小,村子里不是襁褓婴儿,是六七岁的孩子,年龄差有些大,怕是不好管教。”周晏舒推拒。
“没关系,村子里统一出资,学的是基础的文字,念三字经,不影响。”
没等周晏舒在推辞,就低头对阿豆问:“阿豆想跟着叔叔念书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