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唐]大唐长安》最新章节。
李长安循循善诱,她注视着王缙,在她的眼神注视下王缙忍不住挺直了脊梁。
“我大唐有一千五百余县,也就是说这一千五百来个县组成了我大唐的江山。”李长安指着舆图,指尖点在了河南道处。
她指尖指着的地方,正是王缙将要赴任的县。
“河南道乃是中原腹地,重要无比,今我命卿去治理一县,就是为了让卿去为大唐的明日开辟出一条堂堂大道。今日一县、明日一州、后日就是整个大唐江山,大唐的未来,就扛在你的肩上!”
王缙只觉得自己胸腔内的热血已经沸腾了,他眼睛一眨也不眨地注视着李长安,放在膝盖上的双拳紧紧握住。
这是一个十分投入的姿态。
李长安问王缙:“你觉得管仲如何?”
“变法强齐,春秋贤相。”
“商鞅如何?”
“商君变法强秦,亦贤相。”
“冯太后孝文帝均田制改革如何?”
“沿用至今,强国之上上策。”
王缙攥着拳头,一句比一句声音更大。
李长安看着已经热血上头的王缙,最后问他:“我与卿之变法又如何?若成,可名垂青史否?”
王缙的声音激动地颤抖,他攥紧放置在膝盖上的手都在发抖:“可名垂青史,可万世流芳!”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李长安目光看向王缙,伸出了两根手指。
“第一步,我走,第二步,便要由卿来走了。卿可还能记得漳县是如何发展,如何收税?”
“记得,臣必定将临水县治理成第二个漳县。”王缙感受到了李长安对他的重视,士为知己者死,上位者的重视让王缙心潮澎湃,他已经完全融入了李长安对未来的蓝图设想中了。
一座高山伫立在他的面前,王缙抬头看,在荒草乱石中看到了李长安留下的脚印。
他是第二个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他要在这条路上留下他的脚印。往后这条路上还会留下更多的脚印,直到在这座高山上用一个个脚印踩出一条平坦大道来,后来者,便可以顺着这条平坦大道接着往前走了。
后来人会感念前人的恩惠,正如今日的大唐人感念冯太后孝文帝一样感念他们。
谁能拒绝青史留名的诱惑呢?
李长安笑盈盈看着王缙问:“我能否信卿?”
王缙干脆利索站起身长躬不起:“臣定万死不辞绝不负公主信任!”
“卿有宰相之才诸人之中也唯有卿能让我放心托付此等大事了。”李长安淡淡道。
王缙直到走出公主府也依然没有完全平静下来他只觉得自己头重脚轻脚下轻飘飘仿佛大醉一场一般。
路上正好遇见李白李白见到王缙立刻展现出了自己的热情主动打招呼:“王兄可吃饭否?若是有空我们一同去酒肆喝一杯?”
王缙只是轻飘飘看了李白一眼淡淡道:“不叨扰李兄了我回家还要准备行囊去辖地赴任喝酒一事待到日后有空再说吧。”
哼你一个只会写诗的家伙也配和我宰相之才比?公主给我安排活是因为公主重用我看中我的才华你李白平日只会饮酒作诗虽说看起来风光却比不上我公主重用。
而后王缙也不愿再和李白寒暄直接就昂首挺胸走出了公主府。
他还有顶顶重要的正事要做早一日收拾好行囊就能早一日赴任就能更好探讨改善新政政策岂能在此浪费时间?
只留下李白站在原地满脸迷茫地盯着王缙的背影挠挠头。
奇了怪了昨天宴会散场的时候他不是还一脸生无可恋吗怎么才一日不见便像换了个人一般。
不过李白也没有思考太久对于自己思考不明白的事情
“二十九贺监告诉我圣人已经下发了诏书诏我入朝为官了。”
李白整个人从头到脚散发出一股得意洋洋的感觉他一得到这个好消息就迫不及待想要将这个消息分享给自己的好友。
“陛下封我为翰林待诏。”李白意气风发眼中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李白此时尚且对高高在上的圣人有着十足的崇敬他立志要在朝堂上做出一番大事完成自己的政治抱负。
“这是好事啊!”无论往后如何起码如今李长安是真心实意为李白高兴。
李长安打趣道:“我家的翰林待诏可想打马
游街?
“哈哈哈。
李长安看了李白一眼。
翰林待诏只是六品官职,能穿紫袍的官员至少也是三品,李白还差得远呢。
何况在李隆基手底下李白估计是穿不到紫袍了。
不过李白倒是可以期待一下二十年后。
国子祭酒或者左右散骑常侍,都是三品官职。
“此次我来还有另外一事。李白笑了笑,罕见有些不好意思。
李长安自顾自给自己倒了杯茶,方才忽悠王缙半天,说得她口干舌燥。
“何事竟能让李十二不好意思?李长安抿了口茶水缓解了干咳的嗓子。
李白这才将事情道来:“我生平最好结交好友,到长安后,我于酒肆中结识一位好友,他倜傥侠义,纵意饮酒,一诺千金。
“他家财颇丰,先前也一直都只与我一同饮酒作乐,只是前些日子被长安县尉看不起,忽然就生了奋发之心,想走一走我的门路……我便想着将其引荐给二十九娘。
往前都是他求人举荐自己,这还是李白第一次举荐旁人,李白难免觉得有些好不意思。
只是李白觉得他这位好友虽说年纪偏大些,可一身武艺超绝,性格豪爽,仗义疏财,李白爱才心切,不舍得找其他好友随意给这位好友塞一个丁点儿小官打发他,而是切切实实深思熟虑后,觉得唯有李长安能配得上他这位好友。
“谁人竟然能得李十二如此称赞?李长安也略有些诧异。
李白虽说用词一贯夸张,可是心气也是实打实的高,他看不上眼的,便是高高在上的帝王也难从李白嘴里讨到好词,能被他看上的人,纵然是贩夫走卒,李白也从不吝啬为其写诗夸赞。
“既然是李十二举荐,我自当重用。李长安笑眯眯道。
总归面子要给李白,等人到手后若是真有本事那正好忽悠成工具人,若是没有本事那李长安也不吝啬随意安排个地方糊弄一下此人。
倒不仅是因为举荐者是李白,换了谁给李长安举荐人才,她都会这么做。
总不能人家给你举荐人才,你觉得这个人不是人才,就不接受吧,落了举荐人的面子,那样下回谁还
会再给她举荐人才?
听到李长安此言,李白心里就很舒服了。
先前李白拜谒权贵,那些权贵虽说面上不显,可李白能察觉到他们对自己的轻视,所以才会在拜谒李邕无果后留下一句“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抒发自己心中的愤怒。
唯有李长安却对他十分尊重,就连他举荐友人,也不先问被举荐者姓名而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便要重用。
小说推荐:《高武纪元》《全职高手之我有一个背后灵》《我在大夏窃神权》《绿茶女配有什么坏心思呢》《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手打小说网】《替嫁多年后》《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与仙子们的游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