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

82.第82章(第1/2页)

沈宛照着宋应星的提议,夜间潜入明府去见容若的时候,一如预想:公子不在。

唯见公子的贴身侍女袖云坐在灯下,伴随着数枚好看的枫叶,在整理公子的《渌水亭杂识》初稿。

沈宛悄悄摘了一朵白玉兰之后离开。

月光下,她坐在一处溪流边,拿出容若给她的数粒菩提子来,跟白玉兰放到一起。

容若曾说:

“玉兰花冰清皎洁,就跟是无穷奥妙的菩提智慧一样,懂者自懂,痴者自痴。最好是坐在水边看,我这一生离不开水,所以渌水亭畔引设渌水池。”

“大抵是因为我爱花,故而我相信‘有水湛然,芳菲不败’的道理:花开需清露,花折逐流水;哪怕是花落,也是经由风吹雨打去,沾衣自喜,沾地自惜。”

想象着公子当时的模样,沈宛觉得:

可用“出神入化”和“遗世独立”四个字来形容。

公子日常拈花在手,心底留香,便是自得了一份雅致与安然。

公子不媚世不落俗,冰清玉润,生如素花,绽放在每一个真正珍惜他的人心中。

若说男子的人生三大喜事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和他乡遇故知。

那么作为女子,沈宛觉得女子这一生的三大喜事是:红妆被惜时、与君共遥夜、白头共偕老。

就这么想着,就这么代入着,沈宛不禁微笑起来。

——掌心之中,玉兰花香忆初见,菩提子连寄相思。

——倒影之上,月圆谁追清晖眠?故人心在不曾变。

*

秋去冬来,皇宫内外一片瑟瑟。

玄烨像一座雕塑似的坐在书房里,等待前线战报。

他的身后,站着纳兰和曹寅,此二人也是默默不语,严阵以待。

一见有一等侍卫领着传送战报的“传卒”进来,玄烨就急不可耐地问:“情况如何?全部如实回禀,一个字不许隐瞒、谎报!”

“启禀皇上,吴三桂之子吴应熊逃走,我军晚到一步没有将其捉拿,事后虽多方追缉,但仍旧无法寻觅其踪影。我军实在是不知那吴应熊是被老贼吴三桂所窝藏,还是他自己早就谋划好了线路出逃啊!”

玄烨的额头上青筋毕露,在他看来,捉拿吴应熊本应是件小事,岂料却连这样的小事都不尽顺意,简直是有扫清军军威。

气归气,恨归恨,玄烨还是压着怒火道:“朕就怕吴应熊逃到台岛去搬郑氏势力为援军,一旦吴郑两军相汇、集中火力对抗朝廷,你知道是什么后果吗?”

“回皇上,奴才正要奏明:施琅大人的福建水师,已经在沿海排兵布阵,一面与靖南王耿精忠的兵力对峙,另一面严格把守海禁,不许一个人、一只鸟渡海往台。”

玄烨回头问纳兰:“你说,仅凭施琅一方面的兵力,抵挡得住藩王势力吗?”

纳兰思忖道:“必要时,皇上应下‘江浙水师调船应援’的命令。”

玄烨追问:“朕何时下令为佳?”

纳兰谨慎道:“臣听闻,平南王尚可喜曾参军明王朝的水师,懂得指挥战舰作战的要领。所以一旦尚可喜的岭南水师北上的苗头露出,皇上就应该派出江浙水师前往福建助施琅大人一臂之力。”

“好,朕会叫人多加留意。”

“不皇上,光是留意还不够。需要派人去向江浙水师传达‘国难当头,朕与诸将士生死与共’之圣意。”

“那不是变成对江浙水师施压了吗?要是江浙水师因此被逼反——”玄烨对纳兰一怒目,“你就是平藩路上的第一个该死的罪人!”

“皇上想哪去了?”纳兰没有被玄烨的反应吓到,反是谦谦道,“正军纪需要天子的泱泱天威,立军命需要天子的刚直态度,行军令需要天子的明确意图。皇上要是不对江浙水师表明‘不容置否’的决心和魄力,如何能叫每一个大将、每一位兵卒舍生忘死地效忠于我大清?”

“纳兰,传递朕的圣意的文书,就全部交由你来书写。等到朕阅过和盖玺,就叫人送往江浙。”

“是,臣遵命。”

*

玄烨忽然看见传卒的额头上沁出了冷汗。

“何事至此?接下来的军情还能坏到哪里去?”

“回皇上,”传卒颤声道,“吴三桂用兵以勇,我大清……云南片区连着黔贵片区尽失,呈现出‘大周皇帝南统半天下’之势!”

玄烨“哼”了一声,再问:“还有呢?继续报。”

“靖南王耿精忠,拥兵自重,口不择言,不满皇上之语多出,甚至……还私备数十座红衣大炮直面朝廷,反逆之心昭然若揭。”

玄烨站了起来,仰天悔恨道:“朕有罪,朕失策。”

——如此境地,清军作战不力,一败再败,一退再退,大半江山将失,叫朕有何脸面面对列祖列宗、面对太皇太后?

——高估自己,满腔热血变成一肚悲恨,苦的是卷入其中的黎明百姓,累的是不辞劳苦的股肱之臣,牺牲的是数不清的魂胆赤士,朕这个皇帝,当的实在是不成器!

玄烨一叹:“纳兰,曹寅,对天下对祖宗对自己,朕有愧啊!”

两位侧臣相顾无言,南方片区的国土沦陷至此,敌方似卷风一般横扫至此,也是他俩所没能想到的。

*

玄烨定了定神,问:“朱国治殉国了,那原吴三桂的手下王辅臣呢?是否愿意归顺我大清,向吴三桂倒戈?”

传卒没敢直视康熙皇帝,只垂首道:“回皇上,王辅臣摇摆不定,他对皇上您的旨意视若无睹,只想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玄烨失去重心一般跌坐在宝座上。

真是事事不顺,难道这就是上天要给自己这个年轻天子的历练?虽说不是一败涂地,但也锐挫大志,不禁怀疑起自己的能力来。

“你下去吧!”玄烨朝传卒扬了扬手。

“小兵请皇上示下,当如何带话回到营中?”

“朕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玄烨陷入沮丧,“姑且就交给上天来安排吧!”

“皇上!”传卒重重地叫了一声,“奴才斗胆:军国大事您不可由着情绪来,小兵深知,驻扎营帐和奋战前线的众人,都在盼着皇上您拿主意啊!”

玄烨有心无力地推脱道:“纳兰你说——”

“臣以为,当下应该以笼络吴三桂的部下为突破口,才能瓦解吴三桂的‘大周旗帜’。吴三桂一方面高喊‘反清复明’的口号,另一方面又堂堂以‘大周皇帝’自称,岂非自相矛盾?他手下干将,多半是前明王朝之人,拥护旧国而不认新周王朝,宁可立身份存疑的‘朱三太子’为新帝,也不肯认吴三桂为大周天子,这就是一个极好的突破口。”

“只需对王辅臣等人:晓之以理、行之以赏,而不是谈什么家国情怀和为人骨气,臣相信他们一定愿意向着大清,为皇上所用。”

“你说的轻松。”玄烨不信,“上梁不正下梁歪,吴三桂自身就是个反复无常的小人,投清叛明,反清复明,他手下的大将也是如此,性情摇摆,归主之心难定。谁人眼睛里看到的不是一个‘利’字?”

“王辅臣等人要‘利’,咱们就给。”纳兰透彻道,“许之给之后续处之,最后还是皇上说了算,为何不在关键时刻赌一把?”

“赌?”玄烨眉头紧锁,“眼前谁能去前线当说客?谁敢去?”

曹寅站了出来,毅然决然道:“臣敢!”

玄烨和纳兰不约而惊:“你——?!”

“是。”曹寅单膝跪地,只待康熙皇帝点头。

“臣自身愿意领这份差事。臣的性格天生乐观,嘴皮子不输人,鬼点子不逊人,是到了为皇上出力、为大清做贡献之际了。”

“你跟纳兰,文武双全,都是太皇太后亲自挑给朕的陪臣!”玄烨就事论事,“你主动请缨勇气可嘉,只怕是太皇太后不会答应。”

“臣愿意在皇上请示太皇太后之前出发。”

“你一个人南下?”

曹寅坚定道:“臣没有未婚妻,家人们都住在江南,情事和家事都没有后顾之忧,所以一身朗然,自愿当个风尘仆仆的说客。”

“好!”玄烨被曹寅的胆识和勇气一震,“朕准了!纳兰,你即刻按照朕的意思拟两份圣旨,朕要让曹寅带着一道命令、一道保命符南下执行要务……”

纳兰就在玄烨身边,提笔蘸墨。

“臣准备好了,皇上请示说旨意——”

*

当日深夜,曹寅就大义凛然地孤身南下而去。

三日后的清晨,康熙皇帝在太和殿早朝,众文武各怀心思,所想存异。

那些大人们,丝毫不见坚毅与镇泰,反倒是个个将“忧心忡忡”与“惴惴不安”之态挂在脸上,就跟大清江山要断送在这位年轻天子手里一样。

明珠和索额图左右而站。

陈廷敬,李光地,高士奇等人,见风使舵,伺“天子之意”和“所依附的派阀主张”而动。

群臣礼毕,玄烨感慨道:“众臣工,你们的态度真叫真朕心寒啊!”

“朕提出作战主张的时候,你们个个不敢多言,等到局面到了今时今日的地步,你们却满口大道理地来给朕上折子。朕失去的何止是云贵地区的大片国土,更是你们的忠心!”

朝堂上陷入了一片沉默。

事后进言,于事无补,道理满朝文武都懂。

只是出于不给皇上留下“逃避责任”和“置身事外”的印象,大家才纷纷上奏,满纸空谈“忠君爱国”和“国贼当诛”之说,全然不计适得其反的后果。

明珠大声道:“臣誓死效忠皇上!皇上有用得到臣的地方,尽管下令下旨,臣万死不辞。”

“你能给朕处理好内阁事务,稳定朝中人心,已算是立下功劳。战事连连,烽火难消,明珠你为了纳兰氏一族的荣辱,而赌上自己的赴死抗敌之心,没必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太子流放,锦鲤婢女随行超旺他腹黑小阎王,带着剧透狗转世了开局就报仇我能统御万鬼嫡妹抢世子?我嫁权臣小叔当婶婶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谬接瑶华枝万界神豪:咸鱼倒卖记小师妹生来反骨,女主掉坑她埋土穿时空的女将军闺蜜齐穿书,太子将军成弃夫我靠好运壮大家族离人终成相思意千万别惹,疯批皇后手段狠落在荒年崽崽很闲穿越恶女称霸,专收恶人库房被退婚后,我绑定系统商城开大!种田科举两不误,二人携手奔小康三魂七魄归位穿成恶妇不装了,天灾将至赶紧逃空间通古今,搬空全村去逃难农门贵妻,离家四年的夫君成太子了身体互换,我被冷面摄政王赖上了死遁五年,被初恋陛下抓回来换亲十年后,残疾死对头为我哭红眼哇!女总裁是皇帝折红鸾废柴逆袭指南:捡个魔神当外挂养的面首成了摄政王,我被迫躺平两次抛弃替身仙尊徒弟后他黑化了神偷为尊:逆天夫君,请别拽从冒牌上尉开始成为帝国皇帝表妹不欲攀高枝修仙之我让剑圣入赘重生归来,王爷要娶吗侯府千金太娇软,禁欲王爷掐腰宠全家夺我军功,重生嫡女屠了满门疯批奶娃又在虐渣渣这个修仙过于日常横空出世的娇帝君穿越三国:姐妹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