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1个月的时间,王汝豪和他的研发团队磨合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至少这批员工在他高强度填鸭式的补课下,水平能达到了理解他的程度,作为公司研发部门的首席官,王汝豪负责的是全体部门,没有哪个不接受他的领导。
王汝豪按照计划,开始研发下一代的无人机。
下一代的无人机,需要的是更高更强更快,接近于大型无人机,主攻工业级无人机,拥有多功能的用途,工业级无人机的前景是广阔的。
举个例子,无人机喷洒农药,现在的现代农田里,已经有一小部分正在实验智能化机械作为生产工具,提高农业效率。
可农业无人机不足之处也有很多,操作不便、使用繁琐、成本高等因素,影响着在农业的推广。
对农民来说,自己体力劳动喷洒几天的活计,干嘛要支出一部分开支雇佣无人机呢?那根本划不来嘛!
对于大规模农业来说,无人机的用途前景就广阔了,超大规模种植场,占地面积广阔,光靠人工,费用远远超过使用机械。
这也仅是单一从农业角度分析出工业无人机才是真正的出路,而民用消费级的市场还不繁荣充足。
既定下了目标,王汝豪带着员工开始加班加点的干活。
说起加班加点,在王汝豪的蜻蜓公司,是鼓励员工加班的,当然必须的加班费是要符合劳动法,对此员工没啥意见,有钱赚干嘛不好。
可以这套程序运行半个月后,王汝豪发现一点端倪,这员工工作效率怎么下降得这么多!
仔细分析了大规模的员工心理,王汝豪发现他做错了一件事,他不应该将主动权过于交给员工。
员工当然是加班赚加班费爽,想要加班那么就要工作忙碌,至少是要表面忙碌,所以看似大家很努力,可是效率就是不高。
原来大家心思都用在偷水摸鱼了上了。
王汝豪有点气愤,但他知道,这是公司制度的不健全,他开始潜心研究公司的制度问题。
如何更好的激发员工的前进力,那必须要定量承包式加分配式的工作模式。
干的越多收益越多,以此为核心才能发挥员工的动力。
在加班上,改变了之前的方式,公司指派加班按照正常法律法规进行,员工因完成不了规定时限的工作主动加班,需要公司的审核,通过后才会允许有加班和加班费,不然你主动加班,公司不同意,那么你加班也没有加班费。
说起可能有点不尊重劳动法,但公司强制执行工作日8时制度也没什么错误,指派任务按时完成也没有什么错误。
时间如流水,一旦人陷入忙碌的工作中去,他对时间的感受就会发生误判。
公司里的研发人员,只觉得昨天才入职的公司,一转眼,2个多月过去了,该休年假了。
年假前夕,王汝豪开了一次总结会,这个总结会不仅仅是为了对前面工作的总结,而是包含了发放奖金。
虽然公司才刚刚成立不到3个月,但是这段时间大家的努力都是有目共睹的,卖力工作就要得到奖励,不然把努力的和悠闲归为同一类,怕是来年会都变成混日子的了。
发放了年终奖,几乎人人有份,只不过是多与少的关系。
打理好公司的事情,王汝豪带着妹妹也回家了。
今年可比去年家里更欢乐了,年货买的十分的丰富,鸡鸭鱼、猪牛羊全都是齐全的。
生活质量直接拔高了不止一个等级。
让王汝豪意外的,母亲那边的亲戚过来串门了,这简直是家里的头一遭。
王父有兄弟3人,姐姐1人,因为王汝豪爷爷奶奶走的早,加上4人散落各地,距离的太远,他们四个就是分了家,过年都是各过个的,亲情淡了许多,顶多不时的打个电话联系一下,因为王父家最穷还在农村,大家回来的更少了,以至于王汝豪只有在小的时候见过自己的姑姑和伯伯。
这几年都淡忘了,兄姐三个和王父的联系就是每年的土地租金。
要知道王父种了12亩多的地,这里的地不全都是他的,还有他的哥哥和姐姐的。
每年他们都会向王父家里索要租金,所以土地的收益并不是很多,加上王汝豪和妹妹两个人上学,和家里的各种开销,家里没有攒下多少积蓄。
家里过的一直很贫穷。
至于王汝豪母亲那边,他们倒是都没有离开的太远,但是有一句话不是说的好,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
以往王家穷的自己都不够吃,亲戚过来干什么呢?难道是过来接济他们,别开玩笑了,一个个躲得可远了。
万一这被穷亲戚惦记上了,想要借点钱,是借还是不借?
农村的人情关系十分的复杂,一个个小算盘打得那是相当精明。
这不?王家小富的消息很灵敏的传到了母亲那一方亲戚的耳朵了,至于父亲这边的,估计太远,扯闲话人的嘴伸得不够长。
王家小富是怎么看出来的呢?当然是拖拉机啊!
不要小看拖拉机,这是一种身份地位提高的象征。
不要说普通家庭咬咬牙也能买的起,可买那机械的东西还不如买个牲畜强。
所以大家一致认为王家富了。
村民也好奇王家怎么就富了,光靠种地?别开玩笑了,大家种得也不比谁差。你富了我咋没有?这里绝对有事。
加上王父也不是那个坚定的革命人士,咋富的?当然是他儿子带来的,他儿子上了好大学,那还能不会赚钱?王父吹嘘他的儿子赚钱十分的厉害,那钱简直就是大风刮来的,拦都拦不住。
王父一番吹嘘,说的村民那是心里溜酸溜酸,啊!你家儿子考上重点大学了不起呀?嘿,还真就了不起,这不?才上了两年学,这就能赚钱了。
这让村民对自家孩子的学习更加关注了,这学得好大有可为啊!
至于老韩一家那是心里有苦说不出,他家闺女也上了个重点大学,还是京都的呢,但是只见出没见回啊!
当村民仔细询问王父,你家儿子是咋样赚钱的?这钱真跟大风刮来的那样简单时候。
王父就会打着哈哈大笑,人家大学学生都是高文凭的,这赚钱的方式他这个乡下汉也不懂啊。
虽然王父是在敷衍,但是村民一致点头同意王父的说法。
王父在秋收后那简直是风光一时,光是租借拖拉机都弄了800多块钱,这都快赶上大半亩地收成了。
等来年春旋耕土地,估计又能赚上一笔。
母亲那边那八百年都不得一见亲戚上门拜年,母亲当然高兴,唯一一点不好的就是,带那么多孩子干啥?这压岁钱发的直让她咬牙。
每个孩子发了50块,不敢多发,要是一个孩子一百,王父赚得那点拖拉机租赁费都不够塞牙缝的呢!
这孩子咋这多?
不仅王汝豪的母亲发怵,就连他们兄妹,加上王父同样感叹!
王汝豪母亲那边哥姐弟妹加上她一家9个孩子,也就是说王汝豪的姥姥生了9个,简直太能生了。
而且他们9个成家立业生的娃也不少,1家至少一个,大部分都是两个,就如同王家兄妹俩一样。
这样一来王汝豪就有了14个堂兄弟姐妹。
刨除4个堂姐妹还剩下10个堂兄弟呢。
而他们才是造娃机器,农村本身结婚就早,加上这不三胎开放了吗?一家至少3个娃,多的还有4个。
这样一来就有34个娃娃了。
一大家子一批一批的过来拜年串门。
吃的、喝的、拿的,王父准备那点年货几乎进了别人的肚子,而且还不够。
简直比吃大户还能吃。
这个年过的无比的荒诞,钱没少花,年货也没少买,可咋就感觉这心里堵的慌呢!
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从校园走向深空》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