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
快马加鞭,不为严酷天气所阻,刘长卿的折子终于在半个月后送达长安皇宫,赶在了皇帝派出官员到江南查案之前。
林阁老等人并不知晓此事,所以没对折子进行拦截。
皇帝看完折子后,当即下令:“大胆恶徒邓百年,不但犯下教唆杀人罪,更是私制‘西域奇毒’大乱天下,杀无赦!”
总管大太监摆出心系江山安危的表情道:“照老奴看,皇甫大人怕是已经将那恶徒给正法了,圣上大可安心。”
皇帝把折子合起,往书桌上一放,“朕早就有所明断,茶博士陆羽与‘西域奇毒’无关,黑市大庄家付一刀也没有暗挑大唐与高句丽之间的争端。如今真相得解,全是邓百年之错,朕倒想看看那一帮臣子还有何话说。”
“圣上英明。”总管大太监虽是不情愿,但仍旧顺着皇帝的意思道,“案子水落石出,能够给高句丽国君一个交待,证明使臣李呈基之死就是个不谋而合的意外,也算是个圆满结局了。”
“以后朕不想再看见这样的巧合之案!”皇帝用指关节敲了敲桌面,“天下之大,千人千面,子民们所怀的心思不可估量。若是再多几个像邓百年那样的恶徒,以‘做大事’为乐,我大唐的律令岂非形同虚设?”
“那是邓百年不知好歹,也是苍天无眼,让那恶徒人未到长安,就让一颗围棋棋子和一副象棋自动惹出了一桩命案来。”总管大太监摇头道,“老奴以为,各位大人谨慎对待此案也情有可原,并非有意栽赃到茶博士陆羽头上。”
“哼!那些人——”皇帝把话说到一半就打住了,“你去传朕旨意,说朕会在明日早朝之上详议邓百年之案。”
“是。”总管大太监应道,又问,“那是否要老奴转告刑部的何大人,李呈基之死不必再查了?”
“你一并去办。”
“是。”总管大太监又试探皇帝的口风道,“老奴还有话要问。”
“说——”
“这道来得及时的折子是刘长卿写来的,”总管大太监把对方的官职都给省了,大抵是真的没把这位八品小官放在眼里,“不知圣上……”
“关于刘长卿此人此举,朕自有定夺,不必你来问。”
总管大太监被皇帝的态度一吓,慌忙道:“老奴知道了。”
有人来官舍传话,说:“陆大人,你的嫌疑已经洗清,多亏了小官刘长卿给圣上写的折子,你快谢圣恩吧!”
我的身子已经养的大好,不必再卧床静躺,已经能够正常行使司职,故而站立着谢道:“圣上明察明辨,臣叩谢圣恩。”
传令者走后,高天威道:“真是没想到一切皆因一个西域人而起啊,前前后后,因因果果,还把隔的远的江南和长安给连了起来。”
张继道:“最可笑的还要属林阁老疑陆兄你跟什么烟花女子有关系,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我坐在桌子边,看着桌面上那套无声的新茶具,道:
“这个案子结束的有点匆忙,在我的意想之外。高句丽的那两个与李呈基通行的仆人也回国的回的迅速,相当于未从我大唐学得一点东西,倒是遗憾。”
“也不尽然。”张继道,“那两个随仆指不定是觉得惊险,巴不得早点走呢。高句丽国君想要派使臣来我大唐学习文化,以后又不是没有机会了。只需提醒一句:住万真驿馆之时要格外小心,勿要乱走,勿要乱碰。”
“李呈基带来的原本是进献给圣上的高丽千年人参,圣上将它赐给了我。”我从橱柜里拿出一个华美的盒子来,“这么好的东西,我反而不知道该如何对待了。”
“有人想得得不到,陆公子你没打过人参的主意却到手了。”高天威笑道,“这就是天意。”
“这东西可以做两重打算,第一是拿到尚食局去磨成粉,日常冲水饮用,强身健体之效极佳;第二是带回江南去,挑‘悦来酒楼’或是‘青龙客栈’拿一只老母鸡出来炖了,找些朋友一并吃也热闹。”
张继露出期盼的眼神:“看你怎么选了,陆兄。”
“我原本是想将这千年人参给智积禅师的,但是师傅坚持让我带回,说自己老了,金身全靠日常参禅礼佛来修,不必消耗这价值不菲的人参。张继你刚刚说到江南,我一下子就有主意了:将人参对半分了,一半送给颜真卿颜大人、另一半送给张志和张大人如何?”
“张公和颜公对你有知遇之恩,用真宗的高丽人参来报答极好!”张继赞同道,“况且他俩德高望重,也是适合收下这份厚礼的。”
“待我向圣上请一段时间假,就带着高丽人参回江南去。”
“江南相当于是你的第二故乡,想家了?”
“想家了,也想人了。”
我从怀中拿出那片“镂空金叶”,深情一望。
连着几天上朝,我都未从圣上口中听到跟刘长卿相关的事。
原本我还以为刘长卿这次立了功,及时呈证道明“西域奇毒”来源,化解大唐与高句丽间的误会、消除付一刀的嫌疑、让我免遭群臣的弹劾,应当得到圣上的嘉奖才对,却毫无动静。
既然圣上不提,那我也不好主动去问,就在等待中让这事慢慢做了罢。
直到有一天——
皇帝忽然把我叫去了御书房。
赐座以后,皇帝开门见山道:“朕一向不喜刘长卿的直性子,有时候他为了坚持己见,与朝臣们唇枪舌剑搅的朝堂如菜场便罢,还不把朕这个天子放在眼里,置朕的颜面于何地!”
我谨慎道:“性格天成,有人内敛有人直爽,臣佩服不计得失敢于直言之人。”
“直言也要分场合,天子不是任职部门的上级上司,不是他刘长卿想说什么话出来,就能说什么话出来的!”圣上一振龙袍,“君臣有别,界线自分明。身为臣子,要目中有君,反之,朕作为天子,也会体恤群臣,恩威并施。”
我理性道:“圣上所言不错,臣谨记在心。刘大人的种种表现已成过往,还请圣上莫要再与他计较才是。只看当下,刘大人切实为圣上分忧,解一国难,是在尽下臣的本份。”
我只向皇帝阐述事实,不直言“因公受赏”之盼,免得叫皇帝误以为我想为刘长卿讨恩典。
皇帝重新拿起刘长卿的折子来看,好一会儿,才道:“这道折子的遣词用句,不同往时,可见他刘长卿是长进了!”
总管大太监插嘴道:“刘姓小官哪能不长进呢?再怎么着陆大人也算是个活鲜鲜的榜样不是吗?”
皇帝一挥手,让那程公公退到一边去不要说话。
我道:“圣上您不责刘大人未去贬谪地而往江南之罪,已是宽宏。臣以为,刘大人正是因此而感念圣恩,才八百里加急上呈了这道折子。”
皇帝微微满意地点了点头,道:“嗯,刘长卿懂得感念圣恩就好。”
“这是自然,皇恩浩荡,刘姓小官不管身处何地,也……”
总管大太监才把话说到一半,就自动闭了嘴。
我倒猜不到那程公公到底想表达什么,总归是一句会牵扯上我的、不怀好心的话吧?
“朕不想升刘长卿的官,就给他加俸禄吧!”皇帝看着我,“陆爱卿,你以为如何?”
我没在皇帝面前说刘长卿“贫穷”一事,只道:“臣以为妥当,俸为钱,禄为谷,钱为用,食为天,比进一个官位要更有温度。”
“那就是暖冬啰?”总管大太监面无表情地问我,“陆大人不为刘姓小官讨些锦衣、名器、笔墨之类的额外恩赏吗?老奴听说刘姓小官的‘五言绝句’写的极好,这要是没有朝廷下发的笔墨来做警醒,写过了头,可如何是好啊?”
“程公公多虑了。”我回应道,“诗词文章之本意,只在作者本人心中,旁人的解释与看法终究是一家之言,不可以此来论对错。”
皇帝问:“陆爱卿,依你之见,朕再额外赏赐点什么东西下去,会让刘长卿高兴?”
我略一琢磨,道:“一块玉璧、一双金筷。”
总管大太监冷哼了一声,“陆大人真是狮子大开口,看样子先前是老奴没见识了,只当锦衣、名器、笔墨才是一个文人稀罕的东西,没想到你这新官竟然厚颜无耻,敢向圣上索要——”
“闭嘴!”皇帝朝程公公一喝,“你懂什么?”
“陆爱卿才思敏捷,朕甚喜,亦深以为然。此二物,定是能送到刘长卿的心坎上!”
“老奴愚钝,还请陆大人明示。”总管大太监装出求教的假姿态来,“这两样东西除了值钱,还有旁的深意吗?”
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