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六殿下回来了。”
申时,午后的日光落在红色宫墙之上,倒影中,一位太监急忙往前跑,抬起手来招呼人过来:“吩咐下去,召京中文武百官进宫。”
小太监疑惑,不知是何意:“可今晨,不是已经上过早朝了?”
“不必多言,上面的吩咐,我们照做便是。”
-
萧钰峙自京外进城,欲夺他性命者早已做好埋伏,奈何他亮明行踪,等待他的是京中文武百官的问罪。
黄雀随他一路南下,直至上林京。至今已至宫门口,他立于身旁,随他进去前,却被他拦下,“你在宫外,不必进去。”
“主子,可您……”
黄雀忧思慎重,他望着眼前人的眉眼,踏过一路尘土,经过风与雨,已不复在北境时的意气风发。
那时,六殿下说他才智赛诸葛,若非有他,北境丢失的故土不会在六年时间收复,或许要用更长的时日。
六殿下殉了城,只他一人归来。
世人骂他苟活,可他如何敢死?
“若他们识得你不是六殿下该如何?”
风拂过他眉眼,光照人间,他却只笑:“不会有人识得,亦不会有人允许我不是他。”
他们都在等,等萧钰峙以此罪名伏诛。
黄雀站在宫门外,未上去追随。
萧钰峙一袭灰白圆领袍,身姿挺拔,他想到他要跪,想到他要沉狱,想到他想在此昭雪,可他一想,又不免想起曾经那个隐姓埋名自清河来京的少年郎。
自踏入宫门那一刻,他便不再回头。
走上朝天殿的路途中,不免有宫人看他,六年不曾见了,这位便是今时今日在朝堂之上被百官弹劾的六殿下吗?
怎的与从前有些不同了?
走至朝天殿,自百阶之下走上,萧钰峙在文武百官的注视之下,走上前,单膝跪地,行了一个军礼:“儿臣,参见父皇。”
皇帝萧峮长了一双鹰眸,他静静地凝视着自己这个镇守北境,六年未归的儿子。
萧珺未表态,百官亦无声。
宁远侯率先道:“六殿下于六年前领命镇守北境,收复九城,然他好大喜功,将战局大势拱手相让,以致我大齐百受掣肘,臣以为,当严惩六殿下!”
“臣附议。”
“臣附议。”
“……”
“儿臣无罪!”
就在文武百官皆附议之时,萧钰峙抬眸,连道两声:“儿臣无罪!”
萧珺皱紧眉头,冷喝了声:“你无罪?连丢十一城朕不能治你的罪?莫说你好大喜功,便是你因自身无能,丢了我大齐江山,朕也要治你的罪!”
萧珺即位后,中宫出过两位皇后。一位是当今太子萧逸琅的生母,已逝的元皇后。一位则是当今在位的继后,也就是萧钰峙的生母宋皇后。
元皇后在位时,宋锦虞便已是贵妃之位,颇受萧珺宠爱,除此之外,她还有一个强大的母族。元皇后仙逝之后,宋锦虞便顺位做了继后。
朝中,一下子多了两个嫡子。萧珺对宋锦虞宠爱有加,自然也更偏疼她的儿子。
在萧钰峙未曾离京之前,萧钰峙一直是文武百官所看重的下一任天子。
即便萧逸琅已是太子,众人也都觉得,他赢不了一个有雄厚母族的萧钰峙。
可,六年前,萧钰峙执拗出京,更改了这一局面。将朝中大势拱手相让。
如今,他戴罪之身,帝王弃子,难成大器。
萧珺发话之后,朝中众臣无一人为萧钰峙求情,皆请陛下赐罪。
萧钰峙孤身跪在殿内。
于战局不利时,他便向朝中请命求援,可迟迟不见援兵,消息被拦了,是谁拦下了?
萧珺可知晓此事?
火药配方泄露,又是谁泄的?
若如今跪在殿内的是真正的萧钰峙,他或许会说,因为坐在高台之上的是他的生身父亲。
可他不能,在没有足够的证据之前,他不能随意攀咬。若真如他设想的那般,他又该如何为那十万大军讨回公道!
“陛下,皇后求见。”
“不见!”
萧珺看着伏跪在他面前的萧钰峙,许久,他未曾见过这个儿子,他太厉害了,竟然能将九州收复,且只用了短短六年的时间。
可,有人想拦着他回京,且送了他一个大礼。
本以为,萧钰峙会将冤屈一诉,却不想,他只说自己无罪,旁的一切,都不说了。
“陛下,皇后说若您不见她,她、她就……”
“她就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