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青草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盛的一亩池塘产出了二百四十斤青蟹,因为天气转凉,河蟹全面下市,青蟹的价格开始上涨,现在能卖到两块八一斤。
刘盛的第一批青蟹有了一个不错的收成,姜宝的课题实验也正式结束了。
姜宝是第一个“交作业”的成员,小组内其他负责青蟹养殖的成员目前还困在苗种存活这一步。
最后课题总结的研讨会放在省城召开,郭观潮跟江怀印都有出席,另外会上来了不少省委的大领导。
姜宝跟组内成员一起坐汽车去开会,因为是当天来回,姜宝也就没带什么东西。
她把写好的报告交给苗滢,希望由她在会上讲述总结报告,毕竟她是组长。但是苗滢只是在发言时阐述了一下小组在做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然后还是将话题抛给了姜宝,让她来讲课题成功的思路。
姜宝只好照稿念书般念完了报告,接着像在大学做论文报告时那样,接受领导们的一个个提问。所幸每个研究阶段都是她亲自主导并参与,因此提问环节她可以对答如流。
研讨会圆满结束,会后郭观潮向姜宝发出入职邀请,希望能将她召入麾下,在他管理的地区农业局长期担任技术指导人员。这在别人看来是个铁饭碗香饽饽,姜宝却礼貌且果断地拒绝了,表示自己志不在此。
郭观潮实在不想就这么放走一个人才,让江怀印去劝,江怀印也没劝得动。
姜宝这次是铁了心不想再干这活儿了,加入课题小组这大半年的时间,她感觉把自己两辈子的罪都遭完了。
夏天都能给她热中暑,要是长期任职的话,她怕是要在岗位上“英勇就义”。
中午副秘书长安排大家在省委大院的食堂统一就餐,姜宝吃完饭后预备先行离开。她知道冯念珍在这里念书,想借此机会去看看她。
苗滢得知她要走,立刻追了出去,问她办完事情还回不回来。
姜宝摇了摇头,说:“不回了,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办好事,不想你们一群人等我。”
“那郭局长的入职邀请你答应了吗?”苗滢问。
姜宝再次摇头:“这份工作实在是太艰苦,需要信念和毅力支撑,我难以胜任。”
苗滢顿感失落:“我还以为以后能和你做同事呢。”
姜宝笑说:“做不了同事可以做朋友嘛,以后我有机会进城的话会去看你的,我居住的小木村你也去过,你也可以来看我,对吧?”
“嗯,我会去看你的。”苗滢答复道。
姜宝离开后,苗滢重新回到食堂。跟她坐一张餐桌的小组人员问她:“姜宝答应了吗?”
苗滢沉默地摇摇头。
其他人心里有数了,神色都变得失落起来。他们通过这次的青蟹实验,知道姜宝确实有两把刷子,都希望以后能跟她共事。没想到人家拒绝了,没给他们这个机会。
*
省城的发展比较好,这个时候大街上已经出现了出租车,但是打车的话需要提前一天打电话到出租车公司预约。姜宝没有提前预约,所以从省委大院出来后,要找车站,坐公共汽车去医科大学。
到了学校门口,姜宝还没来得及找人打听冯念珍,她先看到了江安河。
江安河刚从省医院门诊部过来,他来学校图书馆找几本文献资料,刚好在校门口碰到了姜宝。一问知道她是来看望同村的朋友的,便帮她去找自己的同学打听了一番。
一路上,几乎所有人都看向江安河跟姜宝。江安河在找到同专业的同学,找他们打听冯念珍时,那几个同学也一直看向姜宝,神色好奇。
因为隔了一段距离,姜宝并不能听清他们在说什么。只有在江安河狠捶了那几个同学一拳后,听到他近乎咆哮着说了一句:“别胡说八道!这是我嫂子!”
最后江安河将那几个同学带到姜宝面前,给她介绍了一下,说:“嫂子,这都是我同学。”
江安河的同学虽然一直盯着姜宝看,但是目光都是善意的,脸上也都带着腼腆礼貌的笑。
姜宝微笑着跟他们打过招呼,然后江安河带她找到了冯念珍。
冯念珍见到姜宝,既意外又惊喜,忙拉着她去自己的宿舍坐。
这个年代的大学男女生可以互相窜门,因此在冯念珍知道江安河是她学长,且是江成的堂弟后,便也将他喊了过去。
她们宿舍是六人一间,这会儿其他人都不在。冯念珍进屋后给他们倒了茶、拿出自己的零食让他们吃。
姜宝没有吃东西,她将手里的袋子递给冯念珍,里面是一件时新的春秋衫。这是姜宝在找车站的途中,到一家成衣店买的。
“不知道会碰到你,安河,下次再我给你买。”姜宝对江安河抱歉道。
“我不要。”江安河拍她的马屁:“外面卖的没有嫂子做的好看,嫂子你什么时候帮我做一件。”
冯念珍揶揄他:“你可想得真美,小宝做一件衣服要好久的,江成哥都没穿上呢。”
江安河不知道姜宝的效率,现在了解情况后立刻惶恐道:“啊?我不知道。那……那我不要了,就给我随便买一件就行……不买也行,你人来了就行!”
姜宝第一次看他这么慌,忍不住笑:“我下一次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呢。”
“那今天怎么有空来的?”冯念珍问她。
姜宝将过来开会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冯念珍马上也拍起马屁来,直夸她厉害。
姜宝在冯念珍的宿舍坐了一两个小时后,跟江安河一起离开了。她本来想自己坐车回去,江安河不放心,一定要送她。到了县城,又准备让他爸江怀印用小车子送她回小木村。
“你爸这会儿可能还在省城呢。”姜宝提醒他。
江怀印也去开会了,他是干部,这会儿不一定回来了。
江安河回家一看,他爸果然没有回来。
姜宝跟他说:“你放心回学校吧,我要在县城办点事,晚一点你哥会来接我的。”
“我哥他真的来吗?”江安河不确定地问。
“嗯,我们说好了的。”
江安河知道江成守信用,而且也知道他对姜宝很上心,所以就相信姜宝说的话,先回省城了。因为他明天还要去医院实习,不能请假。
姜宝的话其实半真半假。她确实在县城里有事要办,但是没跟江成说好让他来接。她早上出发的时候,说的是会跟小组成员一起回来,不用他接。
她这会儿想,反正公共汽车她又不是没坐过,自己到时候买票回去就可以了。
姜宝在城里要办的事是找炸鸡店的店面。
她决定要开店,第一步先从选店铺位置开始。
县城的发展先乡镇一步,如今各种公司、工厂像雨后春笋一样拔地而起,城市的主街道也在逐渐往外衍生。
姜宝开始想选择学校附近,后来一想,人家肯爷爷都开在北京客流量最大的商业街上,门口天天排十几米的长龙,日流水能达到四万以上,她干嘛不照着开在商业街上。
她倒没想过能达到人家的销售额,毕竟人家店铺一千多平,光服务员就有七十多个,可想而知生意有多火爆。
她只是觉得油炸食物不只是小孩子爱吃,大人同样拒绝不了,而且大人有钱,如今县城在快速发展,他们往往爱赶个时髦猎个奇。说不定她开在商业街上,效果会更好。
姜宝去县城最繁华的商业街上转了一圈,找到了一个正在转让店铺的老板,问他租金多少。
店铺老板四十来岁,小眼睛、鹰钩鼻、眉毛稀疏,不知道为什么,看起来贼眉鼠眼的。
他的眼珠子在眼眶里滴溜溜地转动,上下左右打量着姜宝,问:“你想租?”
“嗯,我想租。”姜宝如实道。
“你租来做什么?”
“卖吃的。”
“吃的?吃的可不好卖啊……”老板只说了这一句就不愿意再说了,因为他怕说得太多,回头姜宝不愿意租了。
其实他做的就是吃喝上的生意——这是一家面食店。
起初开店的时候,老板兴致勃勃,以为自己会成为国内第一批成功的个体商户,结果发现大家都更爱去国营食堂吃饭,现在亏本支撑不下去了,打算转租出去,及时止损。
老板觉得姜宝柔柔弱弱的,一看就很天真无知,而且是不会杀价的那种。
他黑心地给姜宝出了每月一千五百块的租金。
姜宝当场震惊道:“一千五?你怎么不去抢呢!人家一套房子才卖一千五呢,你月租金就一千五,你当我傻呢!”
老板用嘲讽的语气说:“小姑娘乡下来的吧?房子也要看地段的啊,你也不看看这里是哪里。一千五给你已经很便宜了,我是看你单纯才给你开这个价的,别人那都要两千的。”
姜宝喃喃道:“单纯?你看我蠢还差不多。”
“你说啥?”老板没听清。
姜宝提高声音,说:“你这价格不合理,我不租了。”
姜宝拔脚要走,老板连忙改口道:“你要嫌贵,我也可以给你便宜点。”
姜宝脚步一顿,转过头来问:“便宜多少?”
老板想了会儿,似痛下决心般地说出了三个字:“五十块。”
姜宝听完,扭头走了。
便宜五十块?这人真把她当傻子了。
姜宝又在街上转了一圈,可惜没找到合适的商铺。她看快到公共汽车发车的时间了,只得先回去,改天再来选址。
从主街道出来,往车站的方向走的时候,姜宝忽然看到路上有一个熟悉的人影。她走近看了几眼,发现确实是江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