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

第020章殿试扬名

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雅宋》最新章节。

宋皇城,崇政殿前。

江耘望着前面黑压压的参加殿试的举子,头都大了。

站在这最后的位置,连前面的鼓乐都听得不太清楚了。

江耘有苦自知,只怪自己学问不精,是个倒数的榜眼。

此次科举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的选材,殿试也是次,所以都显得比较隆重,开始之前还安排了鼓乐。

高台之上在表演的便是这京城特有的盘鼓,原是起源与军旅,敲打起来铿锵有声,颇有雄壮之气。

江耘站得甚远,全然听不出美感来,只觉得是聒噪。

节目过后,终于宣读了圣旨,无非是为国选材以堪国用之类的套话,耐心地听到后来,终于听到了此次殿试的题目:“评述、勘定今后的对外邦交政策。”

江耘听得大喜,这可是他最擅长的策试了。

心中暗暗构思起来,只等宣读的太监一声令下,便好开始答题。

读圣旨的太监终于念完,江耘随着黑压压的人群跪下谢恩。

然后按着顺序去领答题的卷纸。

参加殿试的人说少也不少,共有第二的,等到他急急地领了卷纸便要回最后的座位答题时,那个老太监却叫住了他:“可是江公子?”

虽是太监,声音却不象印象中那般尖细。

江耘赶紧回头,答到:“公公有何指教?”

只见那位老太监却是长得极是高大,约摸四五十岁年纪,面皮也不象影视剧中那般白净,双目有神,脸色黢黑,颌下居然还有些胡茬。

“果然是个一表人才,风流倜傥的佳公子,”

那太监笑着说道“官家为了你可是放宽了名额,多取了几十名试子,江公子可莫要辜负官家对你的期望。”

江耘听得又惊又喜,心念电转,连忙说道:“多谢公公相告,江耘定然努力。

对了,公公如何称呼?”

“我姓童。”

说罢,转身回到台上交差去了。

江耘心中显然没有准备,听到那个姓氏,心中还是“咯噔”

了一下。

难道他就是那个与蔡京狼狈为奸、当今大老板身前红人——宦官童贯吗?果然和史书所载相似,是个有胡子的公公。

时间已不容许江耘细想,急急地返回自己排在最后的座位后,凝神思索起来。

张择端以及那个童老太监的话都明白无误的告诉他一个信息,那就是说当今圣上赵佶对自己很欣赏,希望通过此次科举将自己提拔上来,如何把握好这次殿试的机会便显得尤其重要。

“对外的邦交政策?”

江耘苦苦地思索起来。

一直以来,江耘所知的,似乎中国的古代史同时也是一部中原文明与外部野蛮民族的斗争史。

而最终,中原文明始终受制于此起彼伏的蛮族。

放在现在江耘所处的时代来说,辽国虽已是强弩之末,但女真金国已然兴起。

这一二百年之后,当金国衰落的时候,蒙古的铁骑却如日中天,明清之际,仍受制其余威。

想通此节,江耘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便铺开试题纸,洋洋洒洒地写了起来。

与此同时,在崇政殿之中,皇帝赵佶端座正中之位,左右分别坐着朝中的重臣,尚书左仆射章惇,尚书右仆射韩忠彦,御史中丞张商英,枢密使曾布,枢密副使许将,礼部尚书李格非。

六人正审阅着源源不断交上来的试卷。

他们会将其中或者文采斐然,或者立意新颖,或者条理清晰的卷子挑拣出来放在一边,供圣上与群僚评定与讨论,不好的则随手放在另一边。

殿内有专门的太监负责将那些淘汰的卷子收起,送到偏殿之中,由那边翰林学士院的数十名翰林学士再逐一批阅,一者用来评定优劣和甲数,二者用来复核,看看有无被遗漏的好卷子。

能被重臣们挑选出来的好卷子,则显然有了好运气,三甲之列是跑不掉了。

赵佶看着眼前呈上来的数十张卷子,心中想道:“不知道那人的卷子在不在里面。”

“当,当,当。”

三声钟响过后,殿试的时间终于到了。

一名小太监急急地跑了过来,手上正拿着一张写得满满的试卷,报告说道:“这张交得正是时候,外面怕还有数十人还在写呢。”

左相章惇大手一挥,说道:“如此慢手,不看也罢,送去偏殿吧。”

张商英看在眼里,却阻止道:“且慢,卷子上倒写得满满当当,待老夫看看是否慢得有道理。”

说罢,问小太监要过那张试卷看了起来。

“好字!”

张商英一入眼,便叫出声来,随即皱起了眉头“文采全无,读之实是无味,似乎没有必要再看下去了。

咦,等等。”

这大殿之内的众人都被张商英的自言自语吸引了过去。

赵佶朝身边的童贯使了一个眼色。

童贯自然会意,走了过去,看了一眼张商英手中的卷子,抬起头来,对着赵佶点了点头。

这边张商英似乎渐入佳境,读着卷子不断点头。

身边的曾布也被他吸引,凑过头来。

“好!”

张商英终于看完了“曾大人,这卷子你应当好好看一看。

乍一看,文采全无,语句粗俗,字体,呃,字体怪异,然深读之下,觉其思维非常开阔,角度极其新颖,眼光更是深远独到。

题为对外邦交政策,无非或战或和,以及战之利弊、和之得失。

然此文却一改此此类文章之弓弦,从全新的角度来解读和诠释,人深省,人深省呀!”

赵佶心中暗喜,张中丞素来中正平和,少高调之论,想不到今日却如此推崇于他,看来他倒的确没让我失望,却不知他做的是何好文章。

左相章惇却颇不以为然,出言说道:“张大人怕是言重了吧,老夫倒想听听一个书生对于边事会有什么真知灼见?”

张商英没有在乎章惇的难,理了理思维,接着说道:“夫中原者,天下王霸之地,天子逐鹿之地,堪为正统。

边者之患,皆在于蛮族。

昔日之中国,弹丸之地也,而尧舜得以治天下,今日之中原,边疆万里,而处四战之地故今日之辽国、西夏之熟蛮,乃我大宋边地之盔甲以御生蛮之良器,实可引为援而不可有觊觎之心也!”

如果江耘在场的话,实在应该谢谢这位张大人,原本一篇文采皆无的策试在他的润色之下,再从他的口中说出,居然变得如此荡气回肠。

江耘尽自已的所能抛出的那篇以“生蛮与熟蛮”

为基调的边防国策找到了它的第一个知音。

在那篇文章中,江耘旗帜鲜明的提出,北方之地,宽阔无垠,是蛮族繁衍生息之地,自古与逐鹿中原无关,但却关乎中原社稷的长久。

北方蛮族问题处理的好坏,可能决定一个朝代能否长治久安。

而且蛮族也处在一个与中原融合、进化的过程,昔日的上古时期,所谓的中原只不过是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一小块地方,而现在的天下,已经远远不止这么大,所以说,正是四周蛮族之地与中原文化契合、同化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沐我中华文明者,渐知诗书而罢刀兵”

与于中原文明融合程度较高的则危害较小,哪怕是“现在的敌国”

即为熟蛮;而远离中原文明的蛮族则危害较大,哪怕是“现在的友邦”

或者是偏远之地的蛮族,则为生蛮。

困扰大宋许久的辽国、西夏已然从昔日的生蛮转化为今日的熟蛮,只好用作我大宋的外部防护层而不能有所图谋,而让他们来直接面对回鹘、女真、黑汉等生蛮的崛起!

无可否认,江耘在作这篇策试的时候,心中所想的是却是历史上曾经生的2o多年后的那场因“趁火打劫”

而亡的国。

正是这位大老板的决策失误,经不住蔡京、童贯等人的撺掇,与生蛮女真金国一起夹攻攻击力日渐衰退的熟蛮辽国,而最终导致了辽国的灭亡,同时也让自己失去了北方的屏障,更可怕的是让处于无险可守、四战之地的京城直接面对金国铁骑,仅一两年便被金国攻破都城而灭亡。

当然,江耘在策试中还有一个没有写出来的原因,那就是人性化,相对于现代人江耘来说,今日之辽国、西夏,皆后世之中国也,又何苦死战?战争,苦的永远都是百姓而已。

那张卷子在众人手中流传了一遍之后终于到了赵佶手里,看着熟悉的字体,赵佶的心中涌起一番欣喜:“从第一天见到他起,我就相信他会给我惊喜。”

放下卷子,看着堂下的大臣,说道:“先抛开殿试不谈,此策似乎的确如张中丞所说,人深省。”

章惇眼中精光一闪,说道:“那倒未必,此番论调,老夫也曾有所闻。

西北边军大种相公也曾有此说法。”

“喔,那倒是英雄所见略同。”

枢密使曾布说道。

“种帅说法,我也曾听闻,却非此策略,而只是在一个相对的小环境内有此说法,西北党项者靠近我大宋边境的族员生活日渐被我大宋同化,凶残之气日少,战斗力也有所下降。

我倒认为,此略可以加以研究和筹划,若有成绩,则是社稷的幸事,至于这殿试成绩,相比之下,则实为小事。”

枢密副使许将说道。

“我却不明白,为何一书生,能有此番见识,说起这远在千里之外的黑汉、回鹘竟如亲见。”

章惇疑惑道。

今天车子刮擦了,明天要去修理厂修一下,如果明天中午没更的话,那么晚上会补回来。

大家把票投给官人好吗?

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幻像重生玄幻:做善事就变强,我正的发邪仙本正宗苟道:修仙吉凶任我选异世界游戏大师御兽:我的御主是位恶役大小姐异界召唤之君临天下我非侠开局大限化神老祖,觉醒九星天赋异世争霸魂斗魂魔门送葬:开局被女帝逆推两界互穿,谁说牛马成不了仙?天玄剑诀洪荒:悟性逆天,拜师石肌娘娘火神名录之冰棱天浪龙叶无尘我在魔法门世界当领主乱世武道:从矿工开始做起长生从狱卒掠夺开始梦想想象的异世界穿越后,系统变成白噪音了怎么办领主:从开拓北地开始造化丨鼎一剑镇万古灵元星之灵陆篇混沌天心剑丹帝重生:九天至尊路阴阳典我都要退休了,你说剧情没开始?冥王的黑月光又掉马了被天道赶出家门我练魔功无反噬,背刺青梅狂倒贴变身龙妹,姐姐不要欺负我呀!锦堂玉谋一首劝学诗,我成儒道标杆了儒道:我靠抄诗无敌了虎妖:雷法加持我的规矩就是规矩诸天修仙实录龙纹九霄:通天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