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没有云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什么”刘墨听了脸色一沉。
徐清好不退让,强调到:“我说,这一批盐,我要亲自押送”
徐清话说完,马上有官员跳出来,对徐清道:“不可,徐刺史身为一方主事,岂可轻易远行”
徐清轻笑一声:“呵呵那敢问现在河间驻地可还有半点兵将可以外派如此巨大的一笔盐,若是被盗匪抢去了,在场诸位的乌纱帽可保得住”
刘墨却挥手喝到:“胡说,冀南全境,乾坤朗朗,民风淳朴,哪里有什么盗匪再说了,我们没兵,徐刺史手中莫非就能拿的出兵将”
徐清暗笑,沧州盗匪厉害成那个样子,难道其他州县就干净明明乱成了一锅粥,却还要那块遮羞布盖着。徐清一根手指头伸出来:
“不多,一千马步军在三里之外”
“简直胡闹十兵出境形同造反”
唐朝兵纪确实如此,调动府兵需要中央派来的虎符,而州兵则需要一道总管的授权,徐清要的文书,就是这个了。
“这不是就到副总管您这里请文书了嘛”
“我不会给你的”
“不给就不给,我先去了幽州,问刘大总管讨要一张就是,事急从权,朝廷怪罪我,我就推给刘大人你”徐清一副你爱给不给,我反正要去的样子。
在刘墨看来,就是一副臭脸,他大怒道:“来人,此人私自调动兵员,以成乱贼,将此乱贼抓起来”
跟着刘墨的一干衙役动了,就要捉住徐清。徐清退一步,不急不缓的道:
“刘大人确定”
此时,他身后那些运盐的民夫,突然爆出一阵凶狠的气息,这几百民夫,竟然是战场上受伤退下来的老兵
两边对峙,眼看就要打起来了。这要一打起来,可就是闹出了天大的笑话了。一名官员忙出来做好人,劝住双方,刘墨虽然生气,也知道事情严重,对徐清道:
“你是非去不可了”
“非去不可”
亮亮肌肉好说话,不到一柱香时间,刘墨就写好了文书,盖了公印,就送到了徐清手上。徐清看了一下,没什么毛病,于是赞赏了一下刘墨的一笔好字,带着手下就出了河间,留下一地愤愤不平,却又毫无办法的河间官员。
“哼,看你回来之后,沧州是怎样的天翻地覆”刘墨望着徐清车队的背影,看不出他心中所想。
上推荐了,c端大图,大家多多支持
201710109:34:2943418241
第四十二章初入草原到幽州
第四十二章初入草原到幽州
幽州,治所在蓟县,案禹贡冀州之域,舜置十二牧,则其一也。春秋元命包云:“箕星散为幽州,分为燕国。”
北方太阴,故以幽冥为号。
幽州的范围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隋时为涿郡,唐时复幽州的称谓,军事地位十分突出,东边是高丽、渤海,北方是突厥、羯人。炀帝在涿郡筑临朔宫,大业七年三征高丽,都以涿郡为基地,集结兵马、军器、粮储。
幽州还是河北平原北端陆路交通的枢纽。隋大业四年,开永济渠,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达涿郡;七年,炀帝乘龙舟自江都经黄河入永济渠,至涿郡,繁忙的时候,有“舳舻相次千余里”的景象。幽州是运河的终点,于是又成为北方水陆交通的中心。
据房山云居寺石经题记,安史之乱前幽州城内有白米行、屠行、油行、五熟行、果子行、炭行、生铁行、磨行、丝帛行等,五花八门,可见当时幽州商业和手工业之盛。
有了徐清的镇路,一行人没收到半点阻挠和剥削,出奇顺利的就到达了幽州:
远处的黝黑的土地果露着,秸秆堆一个两个,路边一颗颗老树散落,有小孩和花狗一起追逐,徐清的车队在这条官道上走过,发出吱呀吱呀的车轮声。
“诗梅,瞧,那里就是幽州”徐清站在小山坡上,马鞭一指,豪气冲天。
“才十一天就到了呢,徐大哥”黄诗梅穿了一身女铠,也是英姿飒爽。
“还要一天才到蕲县。”
徐清微笑道,黄诗梅点点头,与徐清并骑而走。
“驻守蕲县的,似乎是卫国公、李靖大将军,徐大哥知道吗”黄诗梅提醒到。
“李靖啊,这个人我认得,熟人”徐清微微一想,他与李靖不过一面之缘罢了。
黄诗梅倒是十分佩服徐清,认得那么多大人物:“徐大哥,你认得他他可是好厉害的人物呢”
徐清只是点点头,笑而不语,轻轻一夹马腹,马匹立即小跑起来,黄诗梅也就跟上了。再有两天,徐清一行也就到了蕲县。
幽州治所虽在蕲县,军营却还要向北走不少路。徐清把文书,鱼符给了留守官员一看,问了详细地址,又走了一天,才到交付盐的地方,也就是李靖镇守的军营。
首先刘赞出来接见,一见押运官是徐清,先是一喜,后是一忧,问徐清道:
“难道是刘墨那货挤兑你来的”
徐清就把前前后后、想明白的想不明白的事情,都给说了一遍。刘赞听了,心中了然,冷冷地道:
“那刘墨,是个贪名之人,你抢了他的风头,自然是要怼你的了。”
不过得罪了也就得罪了,还真没人当回事。刘赞继续请徐清道:“先去见一下李靖将军吧,你以前见过的。对了,这一次,你要小心应付”
“为何”徐清问道,刘赞却不言语了,只深深地看了一眼徐清。
中帐,两边文吏武将站立,李靖面沉如水端坐在上首。如果问李靖面色为何如此不好,那有人就要说了,十天之内,已经杀了三批押运官了今天这一批,不知运气如何了
为何杀押运官所运的物资,数量有缺,日期太晚,成色太次,都杀押运官的死亡率,竟要比前线士兵还要高。因为运物资的开始,就要被扣去一成到三成,还要掺沙子,和泥巴。层层削掉一点,运到前线,就只剩下该要的物资三成不到了。
唐初还好,政治清明,不过即便是这样,也经不住一路上的损耗,押运官自己又没钱补上这一层差额,故而少的少,次的次,碰上李靖这等治军极严的将领,就难逃一死了。
徐清不解刘赞话里的意思,忐忑的进了中帐,先是行了一个军礼,然后大声道:
“下官沧州刺史徐清,奉命押解万斤食盐来此,现交付军令。”
在场之人一阵骚乱,刺史亲自押解那可不得了看这人年轻如此,莫非是被人当猴耍了
李靖眉头一皱,也想到了这个,加上徐清他认得,不由得问到:“你一介刺史,应该镇守州县,何以来当这押送官”
“军资事关重大,我恐沿途有乱贼污吏,故而亲自带兵押送。”
众人一听,点头称赞这小子心赤。李靖却不动,问道:“也就是说,你这一批盐保质保量了”
“保质保量”徐清回答得斩钉截铁。
“主簿,看一下这一次要交付多少盐”李靖偏头一边说道。
“五千斤,黄盐以上”主簿沉吟一下道。
“徐清,你听清楚了”李靖再一次看向徐清。
“这”徐清懵逼了,不是说一万斤吗,怎么只剩下五千斤了难怪刘墨那小子不愿意让我来押送
李靖见此,心里一沉,可徐清毕竟在朝中有些影响力,他也有些投鼠忌器。治军严肃,不代表就不懂人情世故。李靖温声道:“怎么不足还是太次”
徐清摇摇头:“都不是下官,下官带来了一万斤盐,都是白盐”
在场之人听了,无不大睁其眼,李靖更是惊道:“你,你可知军中无戏言”
“断无戏言”
十息时间,徐清领着李靖一帐人匆匆赶往车队停下的地方。这些物资没有李靖的验收,谁也不能私自送进去。
“来,打开一袋看看”李靖隔三丈远,就朝送盐的民夫喊到。那些民夫看看徐清,徐清点点头,他们才去拉了一包出来。用小刀一划,哗啦啦的白盐顺势流到了地上,看得人眼睛都直了。
李靖却一皱眉头发了怒,急道:“败家玩意儿,就不知道拿手接着啊”
“白盐啊,不是黄盐啊,这可是大户人家都要精打细算吃的白盐啊”李靖激动不已,用手指蘸一蘸,直接送到嘴里,品了一品,道:“好盐”
众人也跟上去尝了尝,各自称赞了一番。李靖拍拍手,将地上的盐拈起来,这才站起来,对徐清说道:“你小子做了件大好事啊”
“过誉了,不过是些许盐罢了”徐清连忙摇头。
“只不过是盐你还真是说得轻易”李靖眼中放出一阵光芒:“有了这等好盐,可以让将士们吃好些还只是小事”李靖话说一半,却止住了声。
又是话说一半,刘赞刚才就话说一半,李靖又是,怎么这群武将一个个的都学了文人那一套弯弯绕
“咦你这群民夫哪里找来的,不简单啊。”
李靖突然扫了一眼那些原本毫不起眼的民夫,凭他的虎眼,只一眼就看出来了这些民夫眼神的不一样。
他们看着军营,完全没有丝毫畏惧感
要知道,别的百姓看见了军营,可是恨不得绕路走呢
“他们都是退下来的伤兵,老兵”
“你就这么白养着他们”李靖眼神中一丝怜悯闪过,马上又不见。
“我找了块荒地划给他们,他们也能做做简单的农活儿,总算不会饿肚子,秋收之后,无事可做,带他们来送这一趟”徐清淡淡地道。
“不错,你小子有情有义,徐老弟没说错”李靖面露一丝喜色,是那种看自己人的喜色。众人也都是称赞徐清人不错。
“徐世绩大哥”徐清问到。
“哼,不说这个了”李靖道:“你小子来,恐怕不是为了送这些盐吧”
“哈哈哈,小弟还想在这看看塞外风光呢”徐清挠挠头,不动声色攀上了交情。
得了李靖的允许,徐清便放护送的一千余人和那些民夫回去了,只留下了三十骑兵,放开手在幽州玩了。
李靖得知徐清带了女人来之后,好好奚落了一下徐清,笑骂他因私废公。不过最后,还特意给徐清划了一块静谧的地方过小日子。
有人比较了唐宋二朝的战争胜率,发现宋朝的胜率远远高于唐朝,由此得出来唐不如宋的结论。本来,历史是进步的,拿两个朝代相比,好比拿三岁小儿与青年壮年比一般。从军事上来讲,终唐一代,没有修建过抵御外族的长城。为什么不用修因为没必要如此,就可见唐朝军事之强了。
现在李靖驻守在此,一半是依着以前留下来的城墙,一半靠自己扎营守卫。房间有限,徐清这等闲杂人等只能搭帐篷。好在帐篷本是军用物资,拣一拣,还有一些不错的。
徐清黄诗梅在李靖划的那块地方简单住了下来,中间扎的是徐清黄诗梅的大帐,旁边扎着的是那三十骑兵的。
每日伙食,一人米一斤,咸菜二两,都有军中的人送过来。吃这些,徐清肯定是吃不惯的不过主要目的是旅游的徐清,怎么会亏待自己呢带来的一车风干肉,熏鱼,应有尽有,每天大开野餐。
一晃三日过去了,周围的景象也看了个尽,徐清又有了无聊感。想起了那一万斤盐,本只要一半的,李靖也就还留给了徐清一千斤。这一千斤盐,就在徐清手里只能再运回去,与其运回去
对了,不如出塞去看看
第四十三章初入草原狼
第四十三章初入草原狼
每年牛羊入圈前,突厥人都会先驱赶牛羊南下,换取一批过冬用的物资。关内的人,也需要估摸着余货,去买来一只羊,或者几家人凑钱去买只牛犊子,好喂大了耕田。这种大型交易,一年之中有好几次,开春一次,入夏一次,秋末一次,每次都差不多要持续十天半个月。
地点则不一定,有的在塞外,有的又在关内的城池,全看当年双边的关系如何。关系不好,就只能在塞外交易,如同今年一样。
徐清黄诗梅穿了商人服饰,带了几十护卫和一百斤盐,就往塞外的草市过去了。
出塞往北走了十余里,景色才大变。之前一路走过来,四处都还有一丛丛的落叶林,而这里却是一望无
小说推荐:《六零小片警爱吃瓜爱工作》《炮灰的人生2(快穿)》《我在妖武乱世,武道成神》【耐看小说网】《犯罪专家在恋综杀疯了》《又逢君》《岁岁平安》【书彤网】【爱去小说网】《少女的野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