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
就是因为人性自私,就是因为人性为我,当人才出现在他的眼前之时,往往很少人能够将他们举荐。古时候是这个样子,现实生活亦是如此。
面对功劳,面对荣誉,只要和自己挂上这么一点关系,只要你是领导,这一切永远都是你的当然,在中国的社会中,也很少人能够指责这样的事情;正是因为权力,因为欲望,让很多人都忘记了本心就是因为在执行的过程中,很多人被利益,被纷争,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忘记了本心,忘记了目标,忘记了一切;事物就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不忘初心,真的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李景恒的本心,应该是尽快的赶去凉州,帮助父王打败吐谷浑;而王玄策的本心,应该是建功立业,为了这个国家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同时成就自己的一世英名因为刚刚雨过天晴,道路还很是泥泞,再加上部分战马经受这大雨的侵蚀,也是大病初愈;故而这行军速度也快不到哪去
离了这陈清驿,王玄策一直在思量这一路而来的遭遇,行军打仗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以前都是倾听师父言传身教,实践甚少,好在在这里可以一一磨练。从一个底层的军官做起,自己的才干总有展现出来的一天。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他最终的目标。
李景恒,一个五千人团队的头目、将军,也就丁点大的思想格局。虽然一波已平,可是一波又起,依照这样的行军速度,是很难如期抵达这凉州城;没办法,就只能紧赶慢赶催促兵士速速前行嫉贤妒能的他没有心思考虑行军的苦闷,更没有心情欣赏这难得的美景,这一切在他眼中都是浮云
一连两日的催促,大军终于到了这清平仓;稍事休整,带足了粮食,就这样又在李景恒的督促下,急匆匆继续行军。面对着兵困马乏,此刻他已经顾不上那么多了唯独考量的就是如何不延误军机
斗转星移,日月两分,西北的夜晚,异常的寒冷。李景恒的不停鞭策又是两日,面对这如此艰难的行军,至此时他们已成了标准的疲惫之师。一个个耷拉着脑袋,甚是不满与抱怨,而部分战马也已经撂了挑子,躺在地下动弹不得刚开始还没有感觉的王玄策,此刻也有些许的吃不消。如此下去,这帮当兵的也会渐渐的离心离德,怨气冲天
只见一帮兵士在寒夜中围坐于篝火旁,其中一个面容憔悴的老兵抱怨道:“这他妈是当兵的事吗,老子辛辛苦苦的出来打仗,结果连日的催促这行军,马都受不了了,更别提人了”这一席话,引起了众多初次参军兵士的响应。一个个都像憋着的劲的皮球一般,很想出来打抱不平听闻这些抱怨的王玄策,只能好言抚慰他们受伤的心虽然这只队伍,仅仅只组建二十来天,但是王玄策在这些兵士之中,威信还是可以的。经过其耐心的劝说,这帮当兵的也不好说什么,就渐渐地平复了一颗躁动的心
此时的李景恒正在大帐中和陈雷等一众校尉商议这此事,亦是颇为恼火;如此行军何时才能够赶到凉州。可是一个个面带难色的校尉也丝毫想不出对策面对如此之困局,只见一个校尉壮着胆子说道:“实在是走不动了,就这已经伤了不少马了,再走不仅马儿,连人也会出事”听此一说,几个校尉也窃窃私语的附和这李景恒犹如霜打了的茄子一般,他亦明了他们说的都是实情。故而权衡再三之后,也只能颇为无奈的说道:“既如此,那就停留一日,稍休整,让马儿也缓缓劲吧”。毫无应对之策的他,也只能随之长叹一声,以舒缓心中之闷气
而王玄策,看着一个个疲惫不堪的马匹和军士,听着满是怨言的话语,此刻真的很是为这只军队担忧。虽说他们是骑兵,但是这帮骑兵此时竟是如此的不堪一击;要是这时候真要有一支敌军来袭,他们可都是抵挡不住的想到敌军,突然脑海一闪,想起了行军地图上的一个备注,赶忙起身回营,一看的确如此。于是乎计上心来
面对困局的李景恒正孤独的在大帐中饮酒,只听一个兵卒报道“队正王玄策求见”妒忌归妒忌,厌烦归厌烦,此刻的李景恒虽然有一些醉意,但是想了想还是见见他吧,就说到:“传”看着进入大帐的王玄策,他就带着几分醉意问到:“有什么事吗”王玄策望着此时的李景恒,竟然有一丝失望。失望的则是国家怎么能够把这五千精兵交给这样的酒鬼;高傲、自大、搞事情、听不进去意见这些蔑视的词汇瞬间都出现在他的脑海之中。
但是转念一想,在这样的军队中,上不达天子与元帅,只有他掌握着生杀大权,掌握着一切。目前来说,也只有他暂时有统御这五千军队的能力,于是,就强忍着心头的怒火,带着一丝厌恶的的心态问到:“不知将军,可有计策解此困局”
李景恒听他这么一问,就带着吊儿郎当的气息回到:“不是已经传令下去了吗,让大军休整一天延误军机之事都有我一人担责吧”虽说其很是无礼,但是无礼之中,稍显男子汉的的大度与担当。王玄策回了回神,就随着他的话说道:“既然将军明日让大家休息,末将有一计策,虽不知可行与否,但是愿意前往一试”
李景恒此刻,真真切切的听明白了王玄策的话语。顿时酒醒了一半。立马从主帅座塌之上,一轱辘的站了起来,走到王玄策面前欣慰的问到:“贤弟有何妙计,快快说来我听”
只见王玄策把李景恒让于行军图旁,指着上面的备注给其说到:“将军请看,这是我们此时的位置;将军再看,离我们五十里的地方正是两国边境,而边境一侧则是突厥的马场。这里每年产良马数万匹,源源不断的供给西域诸国,要是能够借得五千匹良马,再稍加赏赐这帮略显疲态的将士们;每人两匹马轮换,快马加鞭向凉州进发,这样的行军速度不愁不按期到达”
经过王玄策这一点醒,李景恒顿时酒意全无,连呼:“甚好,甚好”。可是依旧半信半疑的问着他:“这可是军马,这突厥肯借吗”
王玄策紧接着又分析到:“这突厥归顺我大唐已经多年,这些年虽然咱们时长戒备这突厥人,但是两国边境还算安定,了无战事;我想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他们应该会满足的,即使不能悉数满足,答应一部分也是有可能的。与其在这里毫无办法,何不一试呢”
听王玄策这样一说,李景恒须臾之间,感觉到自己又获得了一线生机;带着无尽的感激之情,又一次紧紧的握住他的手:“既如此,就有请贤弟,快去快回;如若成功,必禀告父王,再为贤弟记上一功”
就这样,王玄策带着两个随从。三个人,快马加鞭的朝着突厥马场的方向奔去
第十八回:王玄策突厥借马李道宗深陷谜团
自贞观四年大唐名将李靖,一战而定者阴山,俘虏东突厥颉利可汗,自此东突厥彻底覆灭。归顺大唐以来,李世民采用众臣之意见,在这突厥故地实行郡县制,多年来年双方相安无事虽说两国合成了一国,但是因为这突厥马场地处西域商路附近,故而这万千良马,悉数通过这河西走廊,源源不断的供应西域诸国
王玄策深知军情之紧急,马不停蹄的越过边境,急匆匆的来到这突厥马场。果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只见这突厥马场地处贺兰山阙,远远望去,一匹匹健硕的骏马,在草原上肆意驰骋,甚是喜人。但看如此壮观之盛景,王玄策也不由感慨;这虽是我大唐之地,可不为我大唐所用,故而感慨之中带着一份惋惜随着一声叹息,但见不远处一大队人马朝着他们狂奔而来。三个人刹那间就被突厥兵士团团围住,只见一个领头的小将上下打量这三人问到:“你们是什么人为何私闯我突厥马场”
王玄策随之在马上拱手施礼到:“我乃大唐将士,奉命赶赴凉州,今路过此地,特来拜会管事将军”因为王玄策的一身装束,一看还真像个将军;而这帮突厥兵士也早已探知李景恒正带着五千并州军支援凉州。因此撂下一句“请吧”就带着他们往马场深处走去
随着兵士的引路,只见在这水草肥美之地,沿着蜿蜒的水流旁边,甚多白色大帐沿河而置,点缀在一望无尽的草场之上。领头的小将入了大帐,回禀之后,就出来对他们说道“将军有请三位”。历史就是这样巧合,当王玄策进入大帐的时候,定眼一瞧,瞬间愣住了。而在大帐安坐之人,看着王玄策进来,瞬间也傻眼了。原来这大帐之上安坐之人,正是阿史那思云。兄弟二人,均不曾料到,竟然在此处相遇
阿史那思云一看是王玄策,赶忙起身迎了过了,颇为诧异的问到:“贤弟怎么来到我这里”这王玄策经这么一问,瞬间就明白了,这阿史那思云似乎正是这马场的管事将军兄弟相见,又是一番紧张而又欣喜的寒暄,阿史那思云随即安排属下摆酒设宴。原来这突厥马场正在顺州治下,因为即将过冬,这几日前来清点马匹之数量,以备过冬之物资
而王玄策明了一切之后,也将这些时日之遭遇,给阿史那思云悉数道来更将如何参军,如何增援凉州尽数告知。同时又将今日之遭遇以及来意给阿史那思云做了说明
喜闻王玄策已经当上了队正,这阿史那思云以为其仅需一百多匹战马,于是乎就甚是爽快的回到:“我以为何事,原来是为马匹而来。贤弟既已身为队正,做大哥的理当恭贺”紧接着,又拍着胸脯对其说道:“你这一百五十人的马匹装备都算我的了,也算是大哥给你的见面礼”随即就吩咐属下,速去挑选一百五十匹上等的良马。向来急性子的阿史那思云,分分钟就将事情安排停停当当,丝毫没有给王玄策插嘴的机会
面对如此爽快的阿史那思云,王玄策则是面带难色的望着他,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回复但见这阿史那思云一看他是这样的神情,又赶忙问起:“贤弟这是何,莫非有心事不成”
王玄策梳理了一番心情,些许沉思之后,颇为端正的对其说到:“万望大哥赎罪,我此次而来,不曾想竟是大哥您,掌管这里的马匹。看到大哥待我甚厚,也是甚感荣幸与感激我此行之目的,并不是只为这一队的马匹,而是为了更多的军马而来”说着,就伸出了五个指头“五千匹”
这五千匹军马的确不是一个小数目。阿史那思云以为王玄策是在开玩笑,但是一看一本正经的他,也就明白这应该是真心话;顿时其陷入迟疑了之中,他要这么多军马甚
而王玄策也洞穿了其内心之所虑,于是就放弃了想了一路的说词,而是情真意切的对其说道:“这吐谷浑自古以来就是背信弃义之小人,为了夺掠我大唐之河西走廊,不仅见利忘义,更是违背盟约围任城王于凉州。况且这吐谷浑和你突厥王庭更是世仇,想当年他伏允可汗抢夺你祁连山之地,兄不能忘吧此次我等奉陛下之命出征,正是为了剿灭这吐谷浑;不仅是为我大唐雪恨,更是为兄雪耻奈何这军情甚急,来不及征调内陆之万千军马,正好我大军经过大哥这突厥马场,故而就想到了这借马之事。万望大哥能够顾忌夕日父兄之恩情,助咱大唐一臂之力;不仅是为了咱大唐,更是为了父兄报仇
听王玄策这么一说,阿史那思云的思绪回到了二十年前,当时自己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娃娃,父母兄长均镇守祁连山。想当年这吐谷浑之伏允可汗刚刚继位不久,为了展现实力,就违背盟约,亲率吐谷浑之主力,趁突厥人不备,夺取了世代祖居之地祁连山。这一战不仅父兄均战死沙场,突厥人亦是伤亡惨重;而自己还清晰的记得,当时痛失亲人的泪水与悲愤后来,在几个亲兵的护卫之下,逃离了这灾难之地,回到了这突利小可汗的帐下
正是因为跟随了这突利小可汗,故而对这大唐剿灭这颉利可汗,灭亡东突厥之事也是支持的
于是乎,这阿史那思云也动了恻隐之心,不过这五千匹军马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就带着伤感的神情说到:“贤弟所言甚善,突厥与大唐自是同气连枝,吾更望能报这父兄之仇,可是这五千匹军马并不是一个小的数目,我立禀大汗,促成此事,以助贤弟”
王玄策一听阿史那思云这样讲,已深知打动了他。不过这请示大汗之事,如若请示下来是甚好;要是请示不下来岂不是坏了大事;更何况这一来一回早已延误军机了。于是,其又接着说道:“自古征战兵贵神速,咱大唐天军正是为了抓住战机,狠狠的教训一下吐谷浑,为大唐雪耻,为大哥之父兄报仇。要是请示大汗,这一来一回又是几日之时间,岂不延误了军机。如若陛下深知大哥为咱大唐出此大力,必定会深表谢意”
王玄策这最后一句话,虽然平淡不惊,却是戳中了阿史那思云的要害之处。如若此事可成,必定会得到千恩万谢。如果此事不成,则陛下更会知晓,这以后的日子好过与否这可就两说了这大唐既然可以攻打这吐谷浑,自然
《大唐战将王玄策》转载请注明来源: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