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
嗯你的良母”
李耀桀哈哈一笑。第五瑶被气笑了,这家伙把她当娘了咬牙掐住他的胳膊,李耀桀才不给她机会掐他,直接揽住她,吻住她的娇唇。
第五瑶毫无防备地被李耀桀扑倒,嘴唇上是他温柔又霸道的触感,衣裳里是他不安分的手。“别,大白天的。”
李耀桀拿开她“妨碍”的手,“没事,反正没外人。”
能靠近主卧室的,只有他带来的人,那些仆人没资格。
第五瑶没办法拒绝他,或许,她真的有点像他的娘亲了,他做什么都由着他。当然,此刻的她也有些情迷意乱。
“这次让你在上面。”
“你这坏人”
“诗经有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娘子你都占了。”
“嗯”第五瑶有气无力地回应,蜷缩在李耀桀怀里,任由他的手掌带着温暖和爱意在她身上轻抚。“我还记得,一开始你很不喜欢我。”
“咳咳。那时候我还小,不懂事。”
第五瑶被逗笑了:“不过那时候,我也没想到,我们如今会是这般。”
那时候啊,第五瑶不喜欢他弱不禁风,只会舞文弄墨,还花心,成天惦记着杜蔓婉。
“但没想到,造化弄人,蔓婉还是进门了。”
提到这点,李耀桀也是感慨,不过他不是感慨造化弄人,而是,皇权弄人。
李耀桀和第五瑶聊着天的时候,长安城里。
温琪等一众护卫回到了长安,给第五文博带回了他们安好的消息,给杜如晦送去了杜蔓婉和李耀桀的书信,给墨江、徐文敏等人送去李耀桀和杜蔓婉的诗。
“爹,娘,孩儿不孝,不辞而别孩儿一切安好,夫君待我很好,子姐姐视我若亲妹妹,一家人并无不合望爹娘多多保重,孩儿明年返京,再向爹娘请罪。不孝儿蔓婉上。”
看到杜蔓婉安好的信息,杜氏喜极而泣,泪如雨下,杜构也笑得特别开心。杜如晦得知李耀桀对女儿不错的时候,心中的气愤消退了很多。无论他再生气,杜蔓婉始终是他女儿,杜蔓婉离开的这十几天,他们夫妻俩也提心吊胆,牵挂不已。
如今终于可以宽心了
求订阅还有两更
第98章长安第一才子
在墨江、徐文敏等清韵诗会的才子佳人的帮助下,李耀桀的诗词再度出现在长安人眼中,配合着之前李耀桀北上相州,抗击突厥的事件,李耀桀在长安的热度再上一个台阶,成为长安百姓茶余饭后议论的风云人物。
“破阵子他又创一种词牌吗”
“你看这句「遍地黄金贼尽思」写得多好,把我们的繁荣和突厥人的贪婪全写出来了。「一朝百战师」是什么意思”
“大意就是我们的将士一日要打一百场战吧”
“真好,不过我觉得是突厥人一日侵犯百次。”
“这不是一样的意思吗”
“”
“他的古诗写得也好啊,我还以为他只会写律诗和词呢。”
“你傻啊,一个不会写诗的人,怎么可能创出律诗和词这种东西”
“他不仅文采好,还一片赤胆忠心,这才是最难得的。文能弄墨写诗词,武能挽弓杀敌寇。”
“这倒不是,杀敌的多是他妻子第五瑶。”
第五文博和刘氏知道这些消息,都十分开心,也很骄傲。之前刘氏还有些责备他们胡来,去广州不好好地去广州,居然跑去打仗,不过现在听到别人夸耀他们的女儿女婿的时候,又很满意。
秦王府。
李世民翻阅着幕僚呈上来的战报,虽然李世民不是皇帝,但他依旧关心着大唐和突厥的战争情况,一心是恨不得带兵上场打突厥。
“这个游击战术,确实可行,承范李道宗在灵州大败突厥十万大军,有个很关键的因素就是运用了游击战。”
长孙无忌凝眉而言:“南海公年纪轻轻,文武韬略样样精通,大王应该笼络此人,想必会是大王的一大助力。”
“不可。”
李世民摇了摇头,“圣人有令,令我不得拉拢他。”
“大王,克明的女儿是他的妾侍,或许可以让克明暗中联系一下。”
李世民沉思,半晌后犹豫地说:“克明和他的关系很差,李怀瑾先前因为太子的陷害,险些丧命,因此他未必理会克明。”
在古代,妾的地位低下,杜如晦虽然是杜蔓婉的父亲,但和李耀桀都算不上亲戚,所以李世民也认为李耀桀不会冒着生命危险接触秦王府。
“不可。”
旁边安安静静看书的一个女子突然开口。
李世民愣,问:“观音婢,你有何见解”
秦王妃长孙氏看着丈夫和哥哥,浅笑着说:“你们忘了,圣人之所以会下旨赐杜家女为李怀瑾妾,是因为太子的缘故吗”
李世民突然醒悟,拍掌道:“对哦,太子这么做,就是为了加深克明和李怀瑾的恶劣关系,要是我们接触他,反而会激怒太子。”
长孙氏点头,眼眸神采奕奕:“我们非但不可拉拢李怀瑾,还应该让杜克明继续和他保持恶劣的关系,这样才能麻痹太子。”
长孙氏,小字观音婢,名门之后,长孙无忌的妹妹。贤良聪慧,虽然身为女儿身,但眼光独到,是李世民得力的贤内助。李世民被李渊众多后妃陷害的时候,是长孙氏在努力斡旋,结交妃嫔,在李渊面前维护李世民的形象,为李世民发动政变争取了足够的时间。后来成为皇后之后,善于借古喻今,经常匡正李世民为政的失误,是中国历史上十分有名的贤后。
李世民思虑过后:“好,就按你说的办。”
见李世民采纳了她的意见,长孙氏微笑过后,继续看书,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她,喜欢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手不释卷。案上,还摆放着律诗格律、要求,以及词谱。还有许多诗词品,都是李耀桀、杜蔓婉、第五瑶的。
长安人在热议李耀桀,南海县人也在热议,因为李耀桀在长安的事迹传到了广州南海人基本都知道了李耀桀“创”了律诗和词这两种厉害得不得了的诗体,还利用所学知识,识破了私铸铜钱,被皇帝册为五品大官,后来因罪被发配广州,途中却跑去相州,提出战术击败了突厥,因而被封为南海郡广州的郡公。
“一个人居然能创出这么厉害诗体,以及这么多优秀的诗文,怪不得被称为“长安第一才子”。”
“你看看这首。是郡公夫人写的吧”
“姓第五,讳瑶,是郡公夫人没错了。据说郡公还有一个媵妾,一个妾,妾也是长安很有名的才女。”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李耀桀自然是知道外界的传言的,在书房里不禁大笑:“娘子,我还想着怎么宣传自己呢,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啊哈哈”
第五瑶无奈浅浅一笑:“这个「长安第一才子」是怎么来的”
“这是大家认可的。”
李耀桀骄傲地扬起下巴。
杜蔓婉也遮容浅笑,明眸含情地看着李耀桀说:“相公才华横溢,在长安名气甚大,第一才子也不为过。”
李耀桀忍不住亲了杜蔓婉一口:“还是蔓婉说话好听。”
“嗯”杜蔓婉娇羞,白嫩的脸颊微微泛红,但有些紧张地看了第五瑶一眼。
第五瑶没在意这个,而是白了李耀桀一眼,撇了撇嘴,问:“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嗯,下一步”李耀桀捏着下巴,“我打算在南海也弄一个报纸,想交给云老夫子和县学,一来,通过他们,让那些学生都学着写律诗。二来,我们可以省些功夫。”
“你还是想着不用干活是吧”第五瑶没好气地说。
杜蔓婉也忍不住笑,之前,她还真的相信李耀桀把报社都丢给她,是因为他真的有事情做,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想偷懒
李耀桀讪讪一笑,“哪有,我这不是想留时间来陪你们吗”不过说实话,他这么做除了不想干活之外,有两个目的,一是真的想培养多一些贤才,律诗是中国诗歌的一块瑰宝,当然是应该好好弘扬,私学也好,县学也罢,都是人才诞生的摇篮;二是想因此让云老夫子的私学多一些人气。
“他们不一定愿意。”
“为什么”
第五瑶撇嘴:“读书人高风亮节,怎么愿意沾上铜臭气呢”
李耀桀哭笑不得,第五家是商贾,一直被人看不起,估计第五瑶以前没少受白眼,不过这次:“为了大唐的昌盛,为了天下读书人,这次,报纸不收费”
第99章知识改变命运
三天之后,南海县人都被一种新鲜的东西吸引住了报纸上面刊印了李耀桀、杜蔓婉、第五瑶、墨江、徐文敏等人的诗文,同时,李耀桀还印发了一本书,上面含有律诗的格律要求和几十个词牌的格律,名为诗律与词谱。第一期报纸还刊印了李耀桀写的序:乱世武以定国,盛世文以安邦。夫天以仁爱民,假民之安。故今得半日闲,登以慰游情。极目而望,见山川之秀丽,得云空之豪迈。秋风习习,鸟飞葱郁之林;百里历历,人归明暖之家。牛俯草,燕骑檐,白马越城门。炊烟红云霞,琉璃镀余阳,湖波吹云气蕙质兰心,皆有谢女灵气,白云未苍狗,心语已得诗。
闻道于学,解惑于师,用才于人。朝耕半亩地,晚临百阶堂,百年贫苦辈,一日尽飞升。聊以拙劣笔,引得春花坛
云老夫子新的私学书舍,被命名为「南海私学」,云老夫子正在为学生们讲解这些律诗和词,说到动情处,还忍不住唱了出来很多读书人都来这里领报纸,都想领略李耀桀的文采。李耀桀带着第五瑶,和谢辉廉慢慢走到南海私学,看到里面人潮拥挤,很多人买了报纸,一边看一边听云老夫子讲解,多么和谐的画面啊
“郡公、刺史”
人群看到李耀桀和谢辉廉,纷纷行礼打招呼。李耀桀笑着和他们打招呼,看到私学里,一群懵懵懂懂的眼神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充满了改变命运的信念,忍不住勉励他们一番:“虽然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但是,想活得荣华富贵,想获得崇高地位,最好的办法还是读书”
虽然李耀桀不太喜欢「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谬论,但目前,在古代,升官发财的最好办法还是读书。“我们大唐,方圆几百万里的山川,你们想去看吗”
当然想
“京城里几万达官贵人的权贵富裕,你们想享受吗”
当然想
“想的话,那就好好读书,争取功名,你们要知道,知识改变命运”李耀桀发现,现代的那些口号还挺好用的,“读好书,不仅要读,要学,还要会用。会用不仅仅是写文章,还要明白事理,明白百姓疾苦,明白百姓所需这有这样,才能当官,当好官”
古代的人分三六九等,当了官,那就是一等公民,对于这些普通人的吸引是无比巨大的。所以,李耀桀说,读书好的人能当官,改变地位,这些学子自然心往神驰,暗自决定,努力奋斗至于有多少人成才,那就看他们的了。
“大唐的江山需要所有人一起守护,大唐的繁荣需要你们来创造你们读书,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命运,也是为了大唐的崛起”
李耀桀的一番话说得激情四射,振聋发聩,底下所有人都听得心情澎湃,热血沸腾,壮志满怀恨不得立马身为大官,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恨不得提枪上马,为大唐血染沙场一边的第五瑶也有些懵,自家相公的号召力还挺厉害的啊,而且觉悟挺高的。
跟着谢辉廉来到县学院,这里毕竟是官办学校,学生远远多于云老夫子的私学,来这里领报纸的读书人也比云老夫子那边的多,看到李耀桀来,也同样都纷纷行礼。李耀桀的才华出众,这里的学子都很尊重他,还有一点就是。因为李耀桀,谢辉廉和长史降低了三成的学费,这对于他们而言都是一个大好事。
李耀桀同样用刚刚在云老夫子的南海私学的那番话来激励这些读书人,不过李耀桀现在才明白一件事,他其实,并不需要自己刊印报纸啊他可以把诗词送到县学堂,因为县学堂本来就会张贴一些优秀学生的诗文,只有他的诗词写的不错,县学堂应该会刊发他的诗词的,毕竟地位在这呢
“刺史,刘长史,我觉得县学堂可以用我印发报纸的方式,刊发一些优秀的诗文,一来可以表彰优秀的学生,打响他们的名声,以鼓励他们。二来可以让更多人领会到学堂里的风采,吸引更多人读书。”
谢辉廉想了想,觉得可行,“我觉得不错,长史你觉得呢”
长史刘伯揖:“郡公妙计,下官觉得十分可行。”
“我还有一个建议,云老夫子那边,如果学生有好品,也可以让他送来,并且优秀的学生,可以免费招入县学堂。”
李耀桀提议道,这样形成一种升学机制,对于那些孩子也是一种吸引力,说句实在话,云老夫子一个人教的东西肯定比不上一个完备的县学堂,如果有好的苗子,送到县学堂里,也是一种好的培养方法。
和刘伯对视了一眼,谢辉廉由衷敬佩道:“郡公真乃神人也不过,下官也希望,郡公的诗文可以继续送让县学,让我们学子
《唐朝小文豪》转载请注明来源: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