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带着网购闯夏朝》最新章节。
查看着,却忽然愕然,“你已经知道了”
“嗯嗯,但我没有跟别人说。”
宓妃点头,“你那个是神仙的法宝,我我不小心变出了很多东西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
“嗯你都买了些什么”
陈华有点着急,连查看手机的余额,还好,还剩下5000块钱,估计她花了几百块钱吧。
宓妃指了下地上那些黄瓜、茄子、香蕉、榴莲。
“就是这些我用牛豕试吃过,没有毒,就是不知道这些东西的正确食法,那种黄色瓜能直接吃,蒸煮熟了就变得不好吃,那个很大个的刺瓜很臭,但味道是甜的,部落没人喜欢吃。”
“刚才我们在讨论着这些东西该怎么吃,需要用什么方法做来吃我们怕用错方法烹调这些食物或者跟其它食材搭配会有毒所以我们就想请教你了”
说完又指了下地上那些炊具。
这个时代的炊具非常特别,很多都是带有脚可直接在下面烧柴火煮食的,跟鼎差不多,但形状却不同,功能也不相同。
总的来说,这个时代人们的食物只有蒸煮炖,绝大部分是用陶造的炊具,平时部落人就拿着个不大的带脚的炊具直接在屋外烧火煮食,灶也不用砌。
这样做虽然方便,但添柴火的时候就很容易会碰翻食物。
普通家庭的炊具都比较小,而且开的口也小,比如有的像带脚的茶壶,主要是用来煮粥、汤、肉糜等。
这些炊具比较复杂,陈华平时的吃食都是宓妃直接送来的,所以他到现在还没有试过用这些炊具煮食。
“我变出了很多奇怪的瓜,就是不知道该怎么吃,我们就想问问你,该用那种炊具烹制这些瓜”
“那这些炊具怎么用啊”陈华疑惑了。
宓妃拿起一个像尿壶一样、带三脚的陶器说道:“这是鬶,是用来煮羹汤和温水”
说罢又拿起一个大肚、三脚,脚里面空下去的,像鼎一样却比鼎宽阔的陶器,说道:“这是鬲,是用来煮豆糜、粟米等。”
她又拿起了一个,这是一个比较大的、由两件陶器合并一起的炊具,下面是鬲,上面是一个底部有很多孔洞的像锅一样的陶器,说道:“这是甗,用来蒸煮食物的”
放下后,又拿着一个三足的方正的大陶器,说道:“这是鼎,是用来炖煮兽肉的”
这些奇怪的炊具都介绍完了。
陈华却是皱眉,部落的食物老是蒸和煮,要么就是烤,都特么吃腻了。
茄子蒸也行,但吃久了也没意思,黄瓜直接生吃也行,蒸的话会变老就不好吃了,用来炒肉才好吃。
部落有肉类,油也能用动物油代替,就是没有诞生炒的食物。
吃了一个多月的蒸煮烤,都快要腻死了。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煎炒炆炖炸蒸煮随便一说便是七种的烹饪方法。
为了自己,我一定要搞点新花样。
陈华看了看,便说道:“这些瓜怎么吃都没问题,但是,要做得好吃的话,就不能用这些炊具了”
陈华也下定决心,改善一下部落的饮食方式,这种古老的炊具实在太麻烦了,吃多了,自己也受罪
第29章现代土炉与新陶器的制
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时,报时的鸡在鸣叫,整个部落也从沉静中慢慢热闹起来。
一些部落人捧着陶罐漱口洗脸,各家的女人们捧着个三足大肚的鬲在家门口煮粟米粥,条件好的家庭便会放入鱼干同煮,粥食是部落人们的主食。
各家人吃过饭后,就有人大喊着通知部落人到广场集中,大家开始新的一天的劳动分配。
荣升为长老的陈华现在不用亲自去捕鱼了,但他却要负责部落的渔业,每天安排渔民到合适的河流工,还有就是他要改进渔具,渔网现已私有化,只要渔民上交够足够的鱼,便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渔网,这也是资源分配之一,毕竟制渔网的工人也要吃饭。
带回来的苍舒氏女人已大多与本族男子结合,住在一起,其余的则寄住在其他人的家里。
而那100个黑山族人则是被绑着手脚,为部落开垦土地,晚上就分开睡在临时搭建的草棚里,有专人和犬看守。
很快,众人在族长和长老的安排下,都知道了今天自己的任务,陆陆续续地去工。
陈华经过几日的思考设计,终于想到了要制什么炊具了。
现在部落的人还用鼎、甑zeng、甗yan、鬲i等奇怪的炊具,这些都是能直接放在火堆里煮的。
要是直接砌土灶显然很不现实的,家里根本没那么大的地方,所以他思前想后,便想起了农村那种烧柴的移动红土炉,这种炉体积小,方便移动。
至于炊具也简单,比如无脚的那些的炆炖肉的陶锅、熬汤的煲、带嘴的药煲、煮水的陶壶、还有煮饭的饭煲。
来到部落的陶器坊,正好今天有几个族人在开工。
这些工人是族长安排在这工的,他们除了制陶器外,还负责采集石块、陶泥等资源,族长有时候会给他们铜币,他们可以到部落仓库那里换取食物和其它工具,显然,夏代人们的私有制已经做到了分工合,进而产生了货币,夏朝的货币就是贝币。
这几个族人是3男2女,年龄都比较大,个个穿着兽皮,赤脚,扎着头发,他们蹲在坊里转动陶轮制陶器,或是搓泥、和泥。
坊的一侧是一个陶器仓库,里面都是些已经烧制好的陶器,摆在地上,杂七八乱,虽然摆放得杂乱,但有些陶器做得比较精致,甚至还上釉、出现多种颜色的彩陶。
现在,他们在制着新一批陶器,不远处的地上还放着很多正在晾着的未烧陶器。
陈华站在坊门口观察了会,一名穿着兽皮的胖女子就走上前,笑道:“华长老,你是来购陶器的吗”
陈华想了想,便说:“是啊,我想看看你们的陶器。”
“跟我来”
胖女子带着陈华来到仓库里,胖女子介绍道:“随便看,小的陶器5贝币、中的10贝币、大的15贝币,还有些更大的陶缸在后面的大棚里,你是长老,不用给贝币,你看中哪件就拿吧”
部落流通贝币,这些制陶工人除了每月上交一些贝币给族长外,其余平时所得的报酬便是他们的生活费,这是分工的表现。当然,有时候部落的分工出现了问题,族长就会额外给钱协调,维持部落的运,货币只是个媒介。
这屋子里的陶器大部分都是带脚的古代陶器,当然也有些是碗杯碟等的盛器,但陈华并不需要这些陶器,他需要的是无脚的炊具和土炉。
“这些陶器都没有适合我的。”
陈华连问道,“我能跟你们一起制陶器吗”
“能,你是长老,肯定能。”
胖女子笑道,“正好呀,我们做完这一趟陶器就要入窑。”
也对,部落平时的陶器都是一批一批地烧,根本不可能为烧一两件陶器而开窑。
“我不会造陶器,你们能教我吗”陈华诚实地问道。
“可以可以。”
胖女子很热情地招呼陈华去制陶器的地方,“陈华长老说要跟我们一起做陶器,他不会造陶器,我们要教他”
“是啊是啊”陈华连点头,没想到现在的部落人这么热情这么耿直,不过这也没什么
坊这里有两个人是负责和泥和打下手,其余三人是负责制陶器。
这三人可以说是真正的师傅,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就是这个陶器坊的队长,叫洛陶,因为他是负责部落陶器的制,所以他叫陶,据说在一些部落方国或夏王朝内,有专业的官职叫“陶正”。
三个制陶师傅面前都放有一个由木和一个圆平台组成的制陶工具。
圆平台就是一个中空的陶轮,架在木底座上便能镶嵌进去,进行转动,以此达到制陶的效果。
陶轮的发明能够让人们实现陶器的量产,其意义不亚于车轮,而最早的陶轮发现在7000多年前的中国。
陈华面前也放着个陶轮,这个陶轮中间有一个轴,是一只手转动,一只手塑陶的。
捏了捏地上的陶泥,有点软,旁边还有罐水。
他并没有急着制自己想要的陶器,而是去跟洛陶学习制简单的陶碗。
大概制了5个陶碗,他总算简单地认识到陶器的制方法。
于是他直接用泥巴,制了小一号的陶锅、熬汤的煲、带嘴的药煲、煮水的陶壶、还有煮饭的饭煲,这些东西虽然体积小,外形也粗放,但整体上也差不多了。
陈华拿着自己制的样品,给经验丰富的洛陶看。
“陶,我想制这种陶器,就是要这么大个的”陈华比划着,还在地上划了一个大致的宽度,他很清楚自己的制陶技术,这肯定没有他们这些长期从事陶器制的师傅厉害。
洛陶查看了陈华的样品,忽然明白了陈华的用意,便皱眉劝道:“华长老,这些陶器都没有脚,直接放在火上,很难煮食物的。”
“难造吗”陈华连从怀里取出几串铜贝币塞到洛陶旁边,一共100枚,“我就是要这样的陶器。”
“这华队长”洛陶急了,把钱退回去,“这币我们不能要,你现在是长老,我们为你做事是应该的”
这个时代的部落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族长、长老拥有着部落的最高权力,已经相当于贵族阶层,自然这些高层拥有着部落的财政、甚至生杀大权。
“拿着”陈华又把钱递给他,郑重道:“今天你们几个就一起先造我的这些陶器吧,我以后还会找你们帮忙,这些钱币就为我给你们的补偿,你们要好好记住我让你们造的这些陶器的制方法,知道没有”
“好好”洛陶等人都接过了钱。
部落族人虽然嘴上是说不收钱,但为别人免费做事难免会心生芥蒂,现在他们得到了钱,也就意味着生活有了保障,做起事情来也十分卖力。
这些人连那些复杂的古陶炊具都能制出来,陈华的这几款现代陶器都是圆形的,对他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他们还上了釉,陈华指定了橙黄色,这样比较亲切。
制完陶器,陈华又捏了土炉,只是一般的土炉都是用廉价的红泥制的,而这个土炉却是用上等陶泥制,这实在有点奢侈。
这个土炉分两层,下层是出炭灰的口,中间是一层带孔洞的陶板,上层就是烧柴的,最上面有三个支撑炊具的脚。
这炉灶不大,用来平时烧水做饭就刚好。
一共做了两个,一个大的,一个比较小的用来做饭的。
当土炉造出来后,在场的制陶工人似乎看到了这土炉的优点,大家都开始询问陈华这些东西该怎么用。
陈华自然是向他们讲解清楚,这种炉子能够随时搬动,而且不会弄得地上到处是炭灰,而且能够换其它陶器上去轮流煮食还有说了那些炊具的各个功能。
“华长老,我们可以制这些陶器和土炉吗”洛陶现在看着陈华的眼光都开始变得崇拜起来,眼前这个长老虽然不会制陶,却能发明出如此方便实用的炊具,实在是厉害。
“可以,怎么不可以”陈华说道,“但是,还是等这几件陶器烧出来后,我用用看看,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没问题的话,你们就多造些出来,让部落的人都用上这种好陶器。”
第30章开窑
陶器制完了,入窑后还要等几天才能开窑。
这个时代的调味香料极其缺乏,陈华在巫师那里只找到姜,还有些炖汤的药材,就连中国特产的桂皮、花椒都没有。
他曾一度怀疑自己穿了个假夏朝,后来,他回家后,网购了百科全书、香料发展史等书看了才恍然大悟。
原来后世那些香料大部分是从外国引进来的,现在的夏朝还不是一个大一统的帝国,各个地区的物产是不可能出现在平常部落里的,就比如花椒在川蜀地区、秦椒在陕西地区、茱萸在浙江地区、桂皮茴香这些就在亚热带地区的两广云南福建等地区。
现在的华夏都没有完成统一,怎么可能有那么多香料呢
洛氏部落在黄河的洛河旁边,按后世划分,部落属于在北方地区,北方产药材比较多,比如党参、山药这些,南方产香料较多,而且这个时代还没统一南北,各地的特产肯定不能互相往来。
炖肉不放香料根本不好吃,而且没有油、酱、糖、酱油等调料,就连烧烤都没有孜然胡椒,最多也就只能用些药材炖个肉汤,这个时代的人主要吃的是炖汤、糜粥、烤的、蒸的等的食物。
在屋内继续翻着百科全书,这书的内容都是些常识,虽然内容普通,但却可以让人丰富知识,书里面甚至连原始人类的生活习惯也有,但陈华却发现书中描写远古人类的生活实在太片面了,至少他亲身来到这里,发现远古人类并不愚蠢,智力也跟现代人差不多。
临近中午时分,有个烧陶工人跑来说是出窑了,陈华果断动身出发。
出窑是大事,部落的巫师还会祭祀,反正部落干什么大事情都要请巫师法占卜和祭祀,陈华自然不相信这一套,但所谓入乡随俗,他就只能凑个热闹什么的,如果要他像巫师那样在众人面前摇头晃脑地跳舞
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