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侯爷宠妻日常》最新章节。
心之后人物虽不及从前那样伶俐,但这大半年的时光里潜心苦读,倒是叫他有了一个结果,这殿试的名次虽不是很前头,但到底还是金榜题名了。
为着从前的事情,贾家也不能大肆宣扬,不过自家人热闹一番也就罢了,可贾宝就算金榜题名了,这仕途一道也不好走。
就为着贾家从前那些事情,这肯提携贾宝的人几乎没有,加之贾宝从前交好的皆是四王八公一系的人,如今那些人要么自身难保要么已经失势,皆是帮不上贾宝什么的,这贾宝最终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前程,连翰林院这样的清贵衙门都不曾进去,只是得了个候补,让他回家等消息去了。
如今朝中发生这样的大事,半数官职出缺,贾政就想抓住这次的机会,想给贾宝谋一个官职。
“他们也不敢谋太高的官职,只求做个六部小吏或是在翰林院中供职便可。”
林涧听了挑眉,他问贾琏:“你说贾政找到了郑家,这事属实么”
贾琏点头,再三保证自己所言句句属实:“侯爷是知道的,与宝交好的是北静郡王,那府上二叔却与几个郡王关系都尚可。可如今北静郡王府不涉朝政,东平郡王府已是没了,沈家要避嫌,便只剩下一个南安郡王府郑家了。这北静郡王爷的母亲便是郑家的嫡女,郑家在朝中虽不说极有权势,但这补选授官之事还是可以举荐的。宝的事情就被交托到了郑家的手上。郑家也应下了,这两日,南安郡王正为此事私下奔走。”
贾琏回都中不过两日,但他从未与林涧断了联系,他虽远离都中朝堂,可都中发生的事情他还是知道一些的,这两日里,他耳朵里也被灌进了不少的事情。
“还有一件事,下官觉得应当对侯爷讲。”
“先前侯爷夫人被人在书坊妄议之事,最终也没有查出个什么结果来。那杀人的凶手和被杀的苦主背后什么都没查出来,最终也只是按照街头械斗的案子处置了。后来出了圣旨训示,这事儿就此揭过,便更是没人敢再提起了。侯爷在下官面前也不曾提起过,可下官知道,对此事侯爷心中一定是有疑心的,只苦于事情没有眉目查不出来。其实下官一直记挂着这件事情,如今过了这么长时间,也总算是打听出了些眉目了。”
贾琏道,“这件事应是郑家所为。不过并不是郑家亲自做的,而是暗中请人所为,请的这两个人都与郑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林涧倏然看向贾琏:“你确定是郑家”
见贾琏点头,林涧又问贾琏如何能够确定,又问他是如何查到郑家的。
贾琏道:“这事儿说到底也不是下官去查的。其实是平儿。荣国府还在的时候,她常跟着巧姐儿母亲应酬各家来人,与几位郡王府上的管家娘子们也是十分相熟的,纵分家出来了,这明面上下官以及家里同那些人都不来往了,可平儿是个处事周到的人,这个侯爷也是知情的,她们姐妹间的私情也没有什么变化,到底还是有一些私下往来的,不过平儿自有分寸,不该说的一概没说,她们相聚也不会把府里主人家的事情拿出来说。”
“只是这事儿出后,平儿有心想着侯爷夫人,所以想要暗中查一查,经了这些时日的查问,到底还是从郑家几个管家娘子口中抠出了一点蛛丝马迹来。她私下使人一查,那边兜不住,就查出一点眉目来了。但郑家警觉,再往下就查不到什么了,不过,仅凭着查到的这些,也足够证明那事是郑家所为了。”
贾琏告诉林涧,郑家当初对林黛下手,其心思多半还是针对林黛的。这动不到林涧,就把心思动到林黛的身上去了。
“平儿说,北静郡太妃从前是很欣赏侯爷夫人的,曾经一度有心想要侯爷夫人做媳妇,或是就近给侯爷夫人说一门亲事,但因着北静郡王早就有了郡王妃,又兼老太太不肯放人,这才歇了心思。但北静郡王府与从前荣国府是通家之好,另外几位郡王府也是如此,是以侯爷夫人从前的旧事,几位郡太妃都知道的很清楚,这心中对侯爷生了坏心,想要害侯爷夫人,便只能拿从前的事情出来做文章了。”
第190章
林涧待贾琏说完,冷冷笑了一笑。
“我就说了,何以要这般针对朝中文官,如是教的暴徒不去攻击武官,偏偏对文官这样穷追不舍,致使朝中出缺的文官职位比武官多了近一倍。”
他们将人杀了,职位空缺,再将自己一系的人补上,不正是他们的图谋么
大周从来重武轻文,到了承圣帝这里,因有了林鸿的支撑,再加上承圣帝有意改变这样的局面,朝堂上的情形就好了许多。
四王八公的人从来只在武将堆儿里打滚,他们是军功累积的勋贵世家,走科举一途的家中子弟也有,不过人还是少的,可如今他们看到了承圣帝的决心,知晓了他们的去路势必不会再如从前般通畅,于是就想到了从文一途。
他们想要从文也不是什么坏心思,可偏偏不走正途,科举一道要苦读参试,多则要耗费十多年的光阴,少则也要三五年的光阴,他们不肯等,不肯花费这个时间,便想了这么个歪门邪道,想要强行占据文官的半壁江山。
贾琏从贾政那里知道郑家为贾宝补选授官的事情,对于补选授官的事情,林涧也是知道些消息的。
这事儿不归他管,但他也有听闻,吏部甄选出来的候补官员,有一些人确实是出身四王八公一系的。
这些林林总总的事情单独看着倒不觉得怎样,可前后联系起来这么一想,这问题就跟着凸显出来了。
贾琏听见这话心口生寒,可他又觉得事情可能没有林涧所说的这么可怕。
“这些如是教暴徒的真实身份还未查明,也不一定便是四王八公的人。或许还有可能是旁人做了这些事,却让那些人钻了空子想占这个便宜。”
林涧垂眸,淡淡笑了笑:“究竟是不是他们的人,再如何猜想也是猜不出结果的。索性再等些时日,再过一段时日,想必就会有结果了。”
林涧就只同贾琏说了这么一句话,他也不讲为何只需要再等些时日便能知道结果。贾琏见林涧不说,贾琏素来也知道他的脾气,也就没往下再问了。
贾琏将贾政暗中托郑家为贾宝谋官以及郑家暗害林黛的事情告知林涧,是希望林涧提防,或是想个什么法子阻止一下的,但见林涧听后也不过议论几句,半点也没有要做什么的意思,他便跟着问了几句。
贾琏还以为依着林涧的性子是不会答他这个话的,没想到林涧不但答了,还答得十分细致。
“这事儿你说与我,我也已经知道了。要说再去对郑家做些什么,如今还真是抽不出空来。郑家要为贾宝谋求差事,随他们去便是了。我虽不羁些,但这吏部甄选授官,我还管不到那里去。这补选授官自有一定的规矩,吏部甄选后还要送往中书省考核,最后再将名册送到圣上跟前,由圣上最终裁定。这贾宝若是个有真本事做官的,圣上若看得上,我也不能因着私怨阻碍他的前程不是”
“圣上最是眼明心亮,纵郑家手眼通天,也不能骗到圣上那里去的。圣上也不会由着人摆布,你且安心吧。这事儿自有人看着呢。”
贾琏是真不信林涧能对郑家撒手不管。他虽没言语,但望向林涧的眼眸中就切切实实的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林涧瞧了贾琏一眼,挑眉笑了笑,又道:“我已说了,圣上眼明心亮自有裁定。眼下他们出招了,难不成咱们就只能等着被动挨打么总是要想些法子的。眼下有一桩事情还未完,等事情发出后,要是郑家真的能将自己摘出去,我那时自是要与郑家新账老账一起算的。可要是郑家没能把自己摘出去,那就不需要我动手了。”
林涧没同贾琏细说何事未完,只切切嘱咐他,“你往后留在都中,只管做好自己手上的差事,若非我或者圣上的吩咐,其余事情一概都不必去管。接下来一段时日只怕还有些动荡,你多留几分心眼,该说的不该说的,该做的不该做的,自己心中要有分寸。”
贾琏忙应了。
从屋中出来,转回自己府中去时,贾琏越是在心里琢磨林涧最后同他说的那番话,越是发现事情的不寻常之处。
贾琏这大半年都不在都中,可对于都中这大半年中发生的事情他却是知道的一清二楚的,就从这大半年中事情来瞧,贾琏最知道林涧是个什么样的人了,就说他未走之前,在林涧身边瞧着的那些时日,他也早晓得林涧是个颇有谋算心思狡猾的人。
就这样善于布局谋划的人,便是身在别人的局中,又怎么可能愿意什么都不做的束手就擒呢
就林涧说的那番话,贾琏可以断定,林涧应是早已在暗中布局好了,往后的一段时日,就只等着最后的收网了。
补选授官之事,正如林涧所听闻的那样,空缺官位的补选中有近四成都是四王八公的人,这是从吏部甄选时就有的结果。
这结果送到中书省,余丞相汇同中书省的几个学士一同看过,也没有更改多少,也就只改了两三个人的名字,便直接呈交到承圣帝那里了。
承圣帝看过呈送的名册与各个人的履历,一字未改一人未易,就着吏部和中书省议出来的结果,一律照准,又过两日,这些补选上来的官员就走马上任了。
贾宝的名字一路递送到承圣帝跟前,承圣帝都没改,贾宝自然也如愿进了翰林院,做了个从七品的翰林院检讨。
补选授官事后不久,都中上下,朝野内外经过十数日左右的休整,基本上是恢复了从前的模样。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僧侣都各自回转到了他们原本的地方,被抓的如是教暴徒也都还严严实实的关在牢中,只是表面上看着景象像是恢复了从前的样子,可那些因为如是教暴徒的屠杀而死了人的人家,他们的伤痛只怕是永远都不能弥补的了。
这期间,朝中还发生了一件事。承圣帝下旨,裁撤大将军职。
圣旨下后,即代表着本朝此后将再无大将军之职了。不论是实职还是虚衔,大将军都不会再为皇家对臣子的封赏了。
这圣旨在朝野上下还是引发了一番轰动的,旁人如何震惊猜测都不论,林涧这里是一点儿都不惊讶的。承圣帝这圣旨便是在林涧意料之中,他心里也很清楚,承圣帝不过是在按照他自己原本的谋划行事。
这大将军之职要裁撤,将来,等时机成熟,这中书省和丞相之职,也都是要一并裁撤的。
中书省裁撤后,分权于六部尚书,嗣后六部直接怼承圣帝负责,无需再有中书省及丞相在中间,如此一来,文官和武官的势力都会得到均衡分布,重武轻文的局面就会被大大的改善。
只是如今局势尚且还没能到达那一步,又兼刚刚裁撤大将军,都中及各个府县乡里刚刚经历过一番动乱,各地情势需要稳定,承圣帝不能贸然行事,他还需要入奉先殿跪列祖列宗告祭天地请罪,此时便不能裁撤中书省及丞相,他还需要中书省及丞相替他稳定朝堂。
承圣帝要在奉先殿中跪足七日,在他颁布圣旨要往奉先殿中在列祖列宗及天地面前请罪时,沈太后也有旨传出,说是要与承圣帝一同向天地告罪,沈太后在承圣帝跪奉先殿的时候入寿安宫佛堂七日,在佛祖面前忏悔请罪欺负,请求佛祖庇佑天下信徒。
承圣帝要在奉先殿中跪祖请罪,这七日中是不理朝政的,期间的一次大朝会都停了。
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承圣帝不理朝政,自当应由太子监国理政。可太子已有多日不见踪迹,淮阴那边的事务都是太子身边的人汇同淮阴知府及当地官员在处理,对外说是太子无碍,可关于太子的猜测却是一日都不曾停歇过。
朝中有人提及此事,一则言说太子不见踪迹,二则言说太子要处理淮阴事务,只怕难以处置朝政,说要承圣帝请旁人监国,这要请旁人监国的提议一出,便引起众臣一片哗然。
只因有人提议请丞相监国,有人提议请亲王皇子监国,所说人等不一而足。自然引起众人诸多议论。
但这些提议还没等承圣帝说什么,便遭到了言官们的强烈反对。就连余丞相都义正言辞的斥责他们信口开河。
这太子尚在,如何能请旁人监国呢这岂非是大逆不道吗
承圣帝倒很果断,他并不理会这些建言,直接下旨在他于奉先殿跪祖告罪期间由太子监国,一应朝政也都由太子处理。
林涧听到这圣旨时,心里还犯嘀咕,太子在淮阴还病着,这人还不知道如何了,怎么处理朝政呢这奏折公文从都中送去淮阴也不难,可那么多的东西,太子又如何看得完呢
林涧是怕萧煜在病中吃不消。
但在数日后,承圣帝入奉先殿的第一日,淮阴那边就传回消息了,钱英也同林涧说了,太子病愈,出现在淮阴众人面前,一如往昔,还破了那些传言。都中这边送去的奏折公文,太子都能如常处置,还让人传话回来说,让林涧不必担心他。
第191章
这七日里,承圣帝在奉先殿中跪祖告罪,沈太后在佛堂中也是诵经祈福,太子在淮阴处理国事朝政。
值得一提的是,淮阴的水患救灾事务经过这两三个月的治理,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灾民的安置工也早就完成了,淮阴的灾民生活都已经渐渐步入正
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