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女知青30
吃饭的时候张大梅跟严全奎说起了水库捞鱼的事,无非就是看起来情况如何大概能捞多少鱼公社那边拉鱼的车联系好没有之类的琐碎事。
“妈,咱们家有没有能做窗帘门帘的布广播室那边连个窗帘都没有。”
严琅饭还没吃完就惦记着要赶紧把广播室弄好的事。
张大梅端着碗拿着筷子边吃饭边白了这小子一眼,“有布也不能这么糟蹋啊,再说了窗帘能有什么用,挡个飘飘雨都挡不到,你去找你爷爷,他那里应该有夏天拆下来暂时不用的竹帘子。”
飘飘雨就是被风吹斜的雨,他们这边绵绵雨持续时间太长了,再加上刮风,有时候雨幕能给你刮出四十五度角以上的斜雨,所以严琅他们下雨天无论是撑伞还是戴斗笠,都喜欢搭配着长长的蓑衣一起用。
严琅一想也是,竹帘子还足够垂直,到时候两边再弄个挂坠,连风都能一起挡了,平时不用的时候就自下而上的卷起来,一样好收拾。
严琅扔了饭碗就跑去爷爷那里说了一声,顺带陪两个老人家聊了会儿天。
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严琅按捺不住,去知青点找容倩,“水库的水差不多能捞鱼了,你们去不去看”
虽然找的是容倩一个人,可严琅还是顺嘴问了问其他人。
吴贤芳张海李清秀他们三个人还要留在家里烙饼收拾行李,暂且就不去了,其他知青本来就是奔着水库打鱼才来的,当然兴致勃勃的要跟着一起去。
严琅蹭到容倩身边,发现容倩似乎跟那个焦婷关系还挺好的,一路上焦婷跟容倩都有说有笑的。
严琅不动声色的听了一路,才知道原来容倩跟焦婷虽然不是一个学校的,却是一个城区的,其他人都说焦婷平时性子淡,没想到遇见老乡居然能这么激动热情。
严琅多瞅了一眼焦婷,暂时没发现什么问题,也就没再多想了。
焦婷感觉到严琅停止了对她的暗暗打量,心里总算松了口气,天知道她刚才心里多紧张。
幸好她也是中午跟容倩接触过之后真的挺喜欢容倩这个人的,所以在接触之后起了真心相交的意思,要是她是虚情假意,焦婷都不敢确定自己能不能瞒得过严琅那双眼睛。
虽然如今的大人物也才十八岁尚且稚嫩,可焦婷却一点不敢小瞧了去。
因为看过几十年后的大人物传记以及商战历史,焦婷看严琅可跟其他人不一样。
别人都说严琅总是在外面瞎混,三五天不着家,可焦婷却知道,这时候的严琅就已经干了不少事了。
就在大家都墨守成规掰着手指头算自己家赚了多少工分多少口粮的时候,严琅却已经摸透了四里八乡甚至在城里都已经结下了人脉,个人的私产更是多大上千元钱。
在工人一个月工资也才十几块钱的时候,上千元可不是小数目。
而也就是这笔钱,在明年高考恢复刮起改革开放风潮之后,在严琅偷偷跑去沿海后,就直接翻了几十倍。
焦婷本人来到这个时代生活了一段时间之后,更是深切体会到了严琅能够有那样的行为是多难得。
焦婷心里感慨万千,转眼听见严琅说了句什么,逗得容倩捂着嘴抿唇笑得眉眼弯弯,焦婷暗暗吐出一口气,觉得自己改变路线抱上容知青大腿的战略方针简直太正确了。
之前焦婷确定容倩跟严琅的感情很好之后,就果断改变了抱大腿的方向,改为抱严琅先生他未来媳妇的大腿。
看看严琅先生,谈个对象都跟这个时代其他男人完全不一样,逗得容知青笑得多真切啊,不愧是大人物。
焦婷再看容倩典雅的脸庞清雅的五官,笑起来的时候也温婉得体,跟其他男知青相处的时候也格外注意距离,走在一群特意打扮过的知青里,还是那么显眼
容倩感觉到身侧的视线,抽空瞥了一眼,正好对上焦婷满眼的赞赏,容倩忍不住脸蛋微红。
她今天挺高兴的,因为她居然碰见了一个很不错的朋友,不过有一点很让容倩苦恼,那就是她这位新交的朋友总是喜欢用这种赞扬欣赏的视线看她,就好像一个长辈看着晚辈似的。
容倩这个感觉倒也不算错,毕竟焦婷穿越前好歹也是在职场上混了好些年的奔三女士了,看见尚且处于青葱岁月的自己偶像跟他对象,不自觉的就露出了姨母笑。
一群人说着话就到了水库那里,如今已经放得只剩下中间最深那一圈还有水了,其他地方已经完全露出了水底的淤泥。
年尾这一趟除了捞鱼卖钱,还有一个放水的原因就是要挖淤泥。
一是清理水库里的淤泥,让明年雨季的时候水库能够储备更多的水资源,二来淤泥也能用来开垦荒地,那种十分贫瘠的碎石土地,都会有人用箩筐或挑或抬的将淤泥运上去铺在最上面一层。
等到淤泥晒干一点,队长安排了人去翻地,把肥沃的水底淤泥跟碎石泥块混合着,多养两三年,那块地就会成为产量不错的肥沃耕地了。
“容倩,你要不要去抓泥鳅”
严琅看着容倩都已经大半天没跟自己玩儿了,心里不舒坦,脑筋一转就想到了这个。
容倩自然是想去的,不说她,便是其他知青也纷纷挽起裤脚拿着来的时候带的篮筐袋子之类的各种工具,准备去弄点鱼虾泥鳅回去改善生活。
虽然鱼虾耗油,可好歹也是肉啊,舍不得费油的话拿回去养几天,吐干净了泥沙直接烤了吃也能解解馋。
既然大家都要为了改善生活而奋斗,严琅带着大家去了几个好下去的地方,又指了指水库哪些地方有烂泥洞,让大家小心一点。
身边的其他人都下水了,严琅这才美滋滋的单独带着容倩走了。
所谓的烂泥洞就是看着正常,但是人踩下去就会陷得特别深,一般是因为那里会有滲水或冒水的水洞,是跟地下水层相通的。
有那特别危险的烂泥洞,成年人踩进去能直接把人给淹到脑袋上憋死。
“你就在岸上,下面的泥冷得很,一会儿给你装桶里让你看。”
说是要带容倩抓泥鳅,其实严琅却舍不得让容倩跟其他女知青一样光着脚下来。
容倩看了看其他人,脸上露出点想要下去的可怜样儿。
这表情容倩很少露出来,严琅看得心里软得不行,想了想,让容倩在原地等他,过了一会儿严琅不知道从哪儿弄来一个大木盆。
这木盆是用来插秧打水稻的时候用来在有积水的水田里运送秧苗稻谷的,有桌子那么大,严琅找了个水道,用自己的外套在里面铺了一层,然后把站在岸上的容倩给一把抱起来小心的放了进去。
容倩被吓了一跳,慌乱的去看周围。
严琅连忙让她别瞎看,“现在大家眼里心里都只有鱼,谁看咱们啊,小心点,先把脚岔开一点瞪在木盆边上,我把你放下去你手也撑着。”
严琅他们小时候就坐木盆到处浪,对于如何在里面找重心稳住不让木盆翻还是很有一套的。
容倩想着严琅说得也对,再说了自己被严琅抱都抱了,这时候再回岸上多亏啊。
不得不说容倩跟严琅相处了一段时间,思想上还是受了一点影响了,要是以前,容倩哪里能有这么大胆子。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以前容倩什么都要靠自己,而现在她知道,有个人会很认真的保护她做她的靠山。
这还是容倩第一次做“船”,虽然船就是个木盆,木盆下面也是浑浊的混着稀泥的水,可被严琅推着一点点远离岸边,那种感觉还是很刺激的。
容倩渐渐的也明白了要怎么保持木盆的平衡,严琅还是不放心,一手牢牢抓住木盆一手拎着水桶,一路走一路捡,也没刻意跑去鱼虾多的地方跟人家挤,主要任务还是带着容倩玩儿。
“喜不喜欢喜欢的话明年夏天我带你来游水,你就坐在盆里,我推你去水库中见玩儿。”
容倩不知道夏天的时候水库里有多少光屁股的半大小子潜水,这会儿一听严琅这么一说,还挺期待的。
玩了一下午,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容倩也怕严琅累着,两人拎着大半桶捡来的东西,里面乱糟糟的,不拘是鱼啊虾还是蚌。
“明天我给你做闷蚌肉,把它养一晚上吐干净沙,不煮,就那么剥开壳杀了取肉,再放点虾肉拌了盐姜蒜又塞回去,用铁丝绑好扔在炭盆里烤,要不了多久就能熟。”
严琅在找吃的这一行上简直再熟悉不过,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能说出个三五六了。
严琅这么一说,容倩一双眼睛就忍不住的一眼一眼往桶里的蚌壳上飘,还偷偷咽了口口水。
傍晚五点多,严琅回家里换了一身衣裳,又拿上爷爷翻出来的竹帘跟一大包零食,这才带着容倩一起去广播室。
这次严琅特意多留了点时间,手把手的教了容倩如何搜录音机如何把录音机跟广播连接起来。
这东西其实挺简单的,容倩学了一次就会了。
等她好奇的认识了广播设备,转头一看严琅已经把碳炉子点上了,上面的锅子里烧着热水,虽然水现在看着没用,可用来洗个手什么的也挺方便的。
点好了柴炭炉子,又把从家里拎来的烘炉给容倩拎上烤手,严琅里里外外又忙着把竹帘给钉上,容倩看着看着,总觉得严琅就像是在装点他们俩的小家似的。
容倩拎着烘炉单手捂了捂脸,一双眼睛却总忍不住围着严琅打转。
者有话要说:看见有小伙伴说六点准时蹲着,我顿时
哈哈哈哈,咳,我说的时间点从来就没有准过啊,这么乖巧蹲的一定是新来的小可爱,咳。
明天早上八点半,准时更新,这个是认真的,我再努力看看,能不能两章同时更。
第70章女知青31
傍晚的时候知青点的三个老知青跟着拉鱼的拖拉机一起离开了,对于严琅他们这些本村人来说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知青点的知青们想起来会感慨两句。
打鱼之后的第二天家里的男性大家长们都去了隔壁小队的刘家,严琅临时负责安排社员们的工。
虽然严琅自己没下地赚过工分,可也不至于对地里的活儿不懂,年轻力壮的负责挑水库里的淤泥,身体不适合受冻的女人们严琅则安排着上山耙地除草。
虽然是冬天,可山上的耕地里还是有长着要过冬的庄稼,蜀地这边种的是冬小麦,九月十月收过一叉庄稼之后就赶紧翻地施肥种上小麦,明年四、五月顶着刚炎热起来的天儿又在汗水与麦芒的煎熬里收获麦穗。
农民的日子就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忙碌,年复一年的循环,在土地里扎了根。
而这年头,农民家的子子孙孙若是想要把根从地里拔出来,只能通过读书。像张红亮甚至刘得胜,都算是把自己的根儿从土地里拔了出来,以后他们的孩子孙子也能走出去更远。
刘家跟严家的大家长们围着一桌丰盛的午饭,又絮絮叨叨说了半下午的话,刘家的人把偷偷去果园托三叔公算的几个黄道吉日拿出来,于是最后刘得胜跟严胡兰的亲事定在了过年之后的农历二月初一。
如今已经进入了腊月,张大梅知道后连忙一算,还有两个月不到,顿时更舍不得了。
可舍不得也要舍,那是闺女一辈子的幸福,能做的只能是翻出早就准备好的红布开始给严胡兰裁衣做鞋,另外又找机会让严琅把她从娘家带来的银镯子偷偷拿去城里找人重新炸一下。
所谓炸其实就是洗,扔进药水里泡一泡刷一刷,立马就跟新的一样闪闪发光。
另外张大梅还有两枚金银绞丝裹铜发簪,镯子给外嫁女,手上不轻,有财。
发簪给儿媳妇,让儿媳妇从梳辫子的姑娘到挽发的妇人。
张大梅出嫁的时候就一个镯子,绞丝铜簪是她这么多年攒的,能给两个儿子的未来媳妇一人攒出一枚这样的发簪,就算是她这个做妈做婆婆的很成功了。
以后严胡兰也要把自己从张大梅这里得来的镯子传给外嫁的女儿,另外给儿媳妇攒发簪。
当然,要是一辈子有儿无女,那就用银手镯打发簪,手镯就算是传没了。
要是有女无儿,手镯传大女儿,其他的就是当妈的自己攒,攒出来了送闺女出嫁的那天让闺女戴上,别人就会说这个当妈的一辈子算是能耐了。
这种风俗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好像是把女人一生活得成不成功都归纳到儿女身上去了。
严琅不大在乎,可也并不多说什么,风俗嘛,只要不是愚昧害人的,适当的尊重一下也没什么。
就价值上来说,手镯跟发簪相差无几,张大梅把镯子给严琅的时候还顺便拿了她攒的以后注定要传给容倩的发簪拿给严琅看了看。
严琅夸了两句好看,张大梅就很是高兴的重新仔细的收了起来。
其实说好看也就那样,没有一点装饰,就是个细细的金银绞丝扭出一朵硬邦邦毫无美感的花来。
不过严琅眼光就是莫名其妙的高,这也是老妈的一份心意,严琅决定等以后社会风气变了可以穿金戴银了,他一定要给老妈二姐媳妇以及以后的闺女们买很多漂亮的首饰。
腊月初八,虽说是该熬腊八粥,可村里人谁讲究那个啊,要说八宝,平日里大家吃杂粮稀饭的时候只要是能煮烂又不毒
小说推荐:【新思路客小说网】《跳崖后全京城追悔莫及》《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我不是文豪》《精神病在废土当万人迷》【搞笑小说网】《我真没想穿越啊》《我娘四嫁》《我以神明为食》【笔趣阁】
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忘了拿男主剧本的他》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