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掌擎天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然而,在做这些事情之时,那个朱由检却忽略了一点,人力有时穷,一个人再如何的能干,做得事情也有限。
如果朝廷动荡,官场人心惶惶,人人自危,也会使得他们变得保守起来,不敢去做事儿,深怕被问罪,被追责。
而在对待外敌,在面临各种天灾,对于大明朝而言,却需要君臣同心,彼此信任,共渡难关,如此才能化解一个个危局,使得大明恢复国力,实现中兴。
很显然,朱由检就是忽视了这一点,将皇权看得比大明的生死存亡还重要,深陷与臣子耍心思而不能自拔。
第一百六十八章林丹汗这条鲶鱼
当然,这并不是说,崇祯不认可那个朱由检的做法,只是觉得他,操之过急,将每个阶段的紧要之物忽略了,分不清主次,忽视了事情的轻重缓急。
这一刻,崇祯漆黑的眸子李光芒闪动,暗自有一些庆幸,还好自己不同于那个朱由检,不仅仅是因为不再缺钱,着手点也不一样,那就是,自己更加侧重于军权,更加的侧重启用中立性质的文官武将。
即便是重新启用的东林党占据着大多数,但其中也是以正直、耿直、能干之辈居多,而不是漫无目的的胡乱启用,不是为了清除魏党启用而启用。
最为重要、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如今的京城之内,不仅锦衣卫和东厂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些禁卫军的大半,也是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或是由自己的心腹统帅,亦或是马祥麟,也就是秦良的儿子,这类的人带领,乃是远离京城的将领,在京城没有什么根基,还没有朋党的性质。
自然而然地,自己的安全得到了绝对的保证,再想进行一些改革,哪怕是触犯到一些权贵的利益,也无惧他们,最起码没有性命之忧
这些话语看似很多,却不过是在崇祯的脑海里一闪而过,看着还在喋喋不休的王在晋,卖弄的味道越来越浓郁,就忍不住地微微蹙眉,颇为不耐烦地将其打断。
“哎我说王尚书,你负责的是刑部,关于魏党的事情,你们刑部处理的怎么样了有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听这些话,不管是王在晋,还是其他人,都是微微一愣,谁也没有想到,皇上突然将话题转移到了“逆党”的事情上,前者还来不及回答,却被崇祯给打断了。
“哦,对了,王尚书,朕这里有一份奏折,就是弹劾你的”
说话之间,崇祯信手拿起了旁边的一份奏折,在空中晃了晃,漠然的看着王在晋,脸上现出丝丝冷意,进而继续说道:“有人向刑部举报,惠安伯张庆臻擅改敕书,依据旧例,督京营者,不辖巡捕军,他却将其改成了敕有兼辖捕营之语,你不仅不彻查,还予以包庇,掩盖真相,王在晋,你说你该当何罪”
“微臣知罪,听凭皇上处罚”
王在晋山呼一句,“扑通”一声,整个人已经跪倒在地,身体都在微微抖动,害怕的额头布满冷汗,伏在地上。
此时此刻,听到皇上再次追问魏党审理的事情,兵部尚书霍维华也跟着极其紧张起来,别人或许不知道,他自己心里却很清楚,和崔呈秀一样,也是魏忠贤的谋主。
“逆党”一天还未定案,他的内心一日就无法平静,与魏忠贤的那些往来,根本不可能永远隐瞒下去,迟早会东窗事发,被锦衣卫或东厂翻出来。
到时候,以皇上目前对“逆党”的憎恨程度,他的下场可想而知,丢官罢职都是轻的。
尤其是天启年间,每次陈奏,奏折的开端,必先是对魏忠贤的一番歌颂与吹捧。
“好啦,王在晋,你起来吧”
崇祯淡淡说了一句的同时,更是一摆手,满脸的不耐烦之色,进而补充道:“现在看来,你不适合刑部尚书一职了,朕也不会要你的小命,先回去吧,至于具体怎样的惩处,就在府里等着。”
“是,皇上”
王在晋站了起来,躬身行了一礼,唯唯诺诺地回了一句话之后,随即就谨小慎微的退了出去。
这个时候,就像是四川变脸一般,崇祯又换了一副模样,一脸的微笑致意,仿佛刚才什么都没有发生一般。
“各位爱卿,朕知道,你们之中的许多人,并不赞成那样做,与林丹汗结盟,即便是要结盟,也不应该给予那样的允诺,让林丹汗收回辽河套的失地,无异于养虎为患,我大明不仅没有好处,还未花费大笔的钱粮,以及牺牲许多的兵卒性命。”
虽没有人出声,但看到他们微微点头,一副正是如此的模样,皇上你不是挺清楚,怎么会做出这样的决断呢
崇祯再次一笑,却多了几分凝重,成竹在胸的那种自信开始弥漫,越来越浓郁。
“不错,从表面上来看,帮助林丹汗收回辽河套,于我大明没有任何好处,非常的吃亏,还是在养虎为患,让林丹汗趁势做大,将会成为朝廷的又一大祸患,但你们有没有想过”
“一旦林丹汗西迁成功,宣府以外的草原以及河套,将会落入他的手中。到时候,宣府、大同和陕西的边境,将会彻底暴露在林丹汗的铁蹄之下。”
“九边之中,相比于辽东镇和蓟州镇都有重兵驻守,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少有战事,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和昌平镇的驻军要少得多,城防也要更加的松弛。”
渐渐地,那些秉持着反对态度的大臣发生转变,神色变得极为郑重起来,他们之中虽少有统领军队,不谙兵事,但也明白一个道理,其他几个的边镇的关口年久失修,很难挡住蒙古铁骑。
否则,也不会以所谓的“市赏”,安抚卜失兔的那些蒙古部落,对于大明相对友好,野心要小得多,不像林丹汗与皇太极,有称雄之意。
宣府、大同、太原、延绥等边镇的关口之所以年久失修,军备松弛,原因很简单,以前的时候,朝廷的军费,绝大多数都用到了辽东。
没有大笔的钱粮的投入,怎么修建坚固的城池,又哪来的宁锦防线
在众人的心情沉重之时,明白了皇上的良苦用心之际,而崇祯的话语远未结束。
“而且,根据种种信息分析,林丹汗与皇太极势如水火,根本不可能结成同盟,有了林丹汗这条鲶鱼,在辽东搅和,皇太极很难收复辽东的蒙古各部落。”
“如果朝廷真的不管林丹汗的死活,任由其与皇太极厮杀,以他目前的实力来看,根本就不是与辽东蒙古各部族结盟的皇太极的对手,被后者打败,吞并,乃是迟早的事情。”
“一旦皇太极除去林丹汗这个最大的对手,他就能腾出手来,整合辽东的所有蒙古各部落,而不是现在的结盟形式。”
这个时候,在众人的心情更加的沉重之时,还有一丝惭愧之意掺杂其中,吏部尚书王永光站了出来,满脸的凝重之色,轻轻一点头,紧跟着附和道:“皇上圣明”
第一百六十九章楔一颗钉子
“如果让黄猪皮整合辽东的蒙古各部落成功,真正的为他所用,那么,建奴的整体实力将会急剧攀升,上升一个新台阶,战力更是会连翻好几倍,势力范围将会延伸到漠南腹部,威胁到察哈尔右旗。”
“以黄猪皮的野心,他绝不会只满足于这些,若是向南拓展实力范围不成,遭到咱们的强力阻击,那么,他势必就会向西发展,攻打察哈尔右旗,占据整个漠南,甚至还有漠北”
王永光虽然没有继续说下去,但众人的心里都很清楚,如果让黄猪皮阴谋得逞,收服了蒙古各部落,占据漠南和漠北,仅就领土而言,将会与大明的疆域不相上下,隐隐还略占上风。
最为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一旦收服了蒙古各部落,建奴就彻底解决了一个一直存在的短板,那就是人口过于稀少,兵源不足,无法得到及时补充。
毕竟,一直以来,制约着建奴大举进犯的关键所在,主要就是在于,相对于大明的百万大军,上万万人口的规模,后金不过是数十万的总人口,都使得建奴不敢孤军深入,无法大举进犯关内,只能是小规模的骚扰边境,一点一点的蚕食辽东。
一旦兼并或者彻底收服了蒙古,那可就完全不一样了,建奴的人口将会暴涨到百万以上,兵力也会大幅度增加,少说也得增加个十到二十万人。
那样的话,他们就有了正面与大明一较长短的资本,也就有了大举进犯关内的底气。
历史上的后来演变,皇太极发动的己巳之变,就正好证明了这一点,那就是在他打跑了林丹汗之后,彻底奠定了建奴在辽东的霸主地位。
因此,虽然鞑子骑兵的战斗极为彪悍,有着“满万不可敌”的神话,但由于兵力过于薄弱的原因,致使无法深入中原腹地,只能在大明的边境不断骚扰,烧杀抢掠。
毕竟,对于建奴而言,每死一个兵卒,都很难得到补充,要是损失的过于严重,没有个十几年,根本无法恢复元气。
任何的力量,都无法与大自然相抗衡,更无法打破自然规律,再如何的英雄人物,也是如此,毕竟,人的成长总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这个过程又是那么的漫长
或许,这就是毛爷爷那格言的真谛所在,不要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尽可能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这一刻,众人明白了,明白了崇祯的真实意图,皇上之所以这么做,和林丹汗结盟,不惜付出巨大的代价,主动出兵援助,就是想在辽东楔一颗钉子,在蒙古各族的内部,制造一个对黄猪皮的不稳定引子,从而限制住后金的势力范围。
毕竟,建奴的地盘就那么大,辽东的面积是固定不变的,皇太极要想进一步地发展壮大,唯有向南和向西拓展势力范围,东面是一望无际的辽东湾,北方是蛮荒苦寒之地,根本不适合人的居住生活。
皇上现在的意图非常明显,那就是将建奴死死地钉在那里,固定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无法进一步发展,而朝廷只需加固宁锦防线,不时地出击一下,配合着林丹汗的行动,让黄猪皮吞并蒙古的一些计划落空。
最为关键的是,朝廷已经出现了清明的风气,渐渐扫除前几朝留下的萎靡之态,皇上虽然年轻,但眼光很毒很准,手段更是了得,不仅能够看透问题的本质,更是有着慧眼识人的本事。
将近半年的时日里,皇上重用的官员,虽多是年轻人,但这些年轻的官员,几乎每一个都是能臣干吏,从他们在地方的施政表现来看,就可见一斑。
而且,皇上将徐光启派到陕西,为陕西的左布政使,专门负责地方行政,更是绝妙的一笔,委实缓解了陕西的局势。
将陕西的赈灾与抗旱相结合,大举征用民夫,修建水利,挖沟渠,除淤泥,更是给那些民夫少量的报酬,不再是完全的无偿征用。
总之就是一句话,以大搞建设,增加工的岗位,以此提高百姓的收入,能够有一个生活来源的地方。
如此一来,陕西的旱情不禁得到了一定的缓解,更是很好地遏制了百姓暴动的根源所在。
尤其是那些新农物的引入和推广,仅仅是今年,陕西的粮食产量已经有所提升,收获了大量的土豆、米和番薯,这些他们几乎从未听说过的东西。
东西虽然陌生,不能磨成面粉,但胜在可以吃食,让百姓能够果腹。
一想到这些,众人情不自禁的全都望向了崇祯,眸光闪闪,油然而生一股钦佩之情,这才意识到,皇上力排众议,不顾大臣们的反对,大胆起用新人,那是有多么的英明
还有,如果不是陕西巡抚孙传庭的鼎力支持,这位年轻官员的秦军为后盾,即便徐光启有再好的治理地方之策,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无法施展。
如果不是延绥巡抚洪承畴的策应,围剿乱军,陕西将会乱的一塌糊涂,徐光启也不会有一个相对安稳的外部环境。
当然,最为主要、也是最为重要的是,不管是孙传庭,还是洪承畴,他们都掌握着一支直系军队,就像两座大山,坐镇于汉中和陕北,威慑着那些士绅与权贵,徐光启的那些土地政策才能够得以实施,进而稳住百姓,让他们耕者有其田,不再流离失所。
再辅以新农物,加上朝廷下拨的一笔笔粮银,绝大多数的陕西百姓能够果腹,不至于饿死。
如此一来,也就除去了民乱的根源所在。
恍惚间,像周道登这样长期浸y在官场上的老狐狸,忽然发觉,皇上那些看似胡乱而为的做法,宛若任性一般,隐隐间,却极有章法,意图直至军权
细细回味,不难发现,京师的禁卫军,其中的十之六七,都已经在皇上的控制之中。
因为,道理很简单,那些京营的统帅,要么是极为忠心朝廷,死忠的那种,党派的性质几乎没有,或者极为薄弱,要么就是从外地调来的将领,几乎不与京城的权贵、官员来往。
这些人很简单,都是以朝廷的旨意为基准,皇上的圣旨要远胜于那些朝中重臣的威望。
第一百七十章舒曰敬
很显然,皇上正在收拢皇权,其中又从最为敏感的军权下手。
如此一来,这样想的话,京城的局势就变得非常微妙了起来,让人不得不深想,皇上究竟想干什么
看似京城已经恢复了平静,但却有丝丝的暗流正在生成,不断地涌动,皇上以不易察觉安排的那些将领,一旦他们
小说推荐:【抖音推文】【手打小说网】【溜达小说】《云朵和山先生》《长生从御兽师开始》【微信读书】《古代农家养娃种田日常》【大蓝书】《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庆余年:范府大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