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稍有眼光之人,都从崇祯的身上看到了属于明军的特质。
最为关键的是,锦衣卫和东厂先后抓捕了许多的官员和皇亲国戚以及勋戚的子嗣,让百姓越来越心安,对生活越来越充满希望。
当然,在这之中,最为高兴的群体,非武将莫属
然而,就是在这么一股风潮之下,武将憋屈的心情得到了安抚,变得极为愉悦之时,一股暗流渐渐形成,开始涌动,不,更确切的说,是一种图谋。
细心观察,一直留意,就会不难发现,京城的禁卫军将领正在发生细微的变化,三三两两地,开始被调离京城,以镇守边境的名义,或是因为贪污渎职而被查办。
其中以襄城伯李守锜的下场最为凄惨,被一撸到底,不仅被罢官夺职,还被削去了爵位,更是被查抄了大部分家产,落得个潦倒穷困,沦为最底层的百姓,可谓是从云间跌落到地狱。
一时间,惩处贪污受贿蔚然成风,其中以军队尤甚
与此同时,西南之地,也是暗流涌动,形势要更加的紧张。
贵州道,贵竹司
此刻,书房之中,五省总督朱燮元正襟危坐在那里,满脸的凝重之色,而贵州巡抚傅宗龙就站在对面,手里拿着一份密旨,神情同样是凝重无比。
“傅巡抚,看皇上这意思,是想废除吐司制度,在西南之地,推行彻底地道、府、州、县制度,收回那些吐司的莫大权力,加强朝廷在西南的控制,从而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南吐司之患。”
“朱大人,你说得不错,本官也是这种看法”
傅宗龙回应了一句之时,已经合上了密旨,抬头看向朱燮元,漆黑的眸子愈发的深邃,闪烁着点点光芒,进而沉声继续说道:“不过,本官也赞同这样做,确实该废除吐司制度了。”
“确实,是时候了,是时候在云贵等地推行完全的道府制”
朱燮元附和了一句的同时,重重一点头,进而继续说道:“由于土司制度的存在,日积月累之下,那些吐司的威望越来越高,超过朝廷在民众心中的地位,轻易就能起兵造反。”
“而且,在这些少数民族之中,不管是以前,还是现在,他们只知道自己的头人或吐司,朝廷的法令却没有丝毫的效果,还不如头人或吐司的一句话。到这些地方任职的官员,也无法放开手脚的施为。”
渐渐地,朱燮元的声音变得越来越低沉起来,满脸的忧虑之色,散发着淡淡的怅然之情。
“然而,最为关键的还不是在于这些,上到皇上,下到文武百官,几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辽东的建奴威胁上,却鲜有人意识到,西南的威胁丝毫不比辽东弱多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形势反而更加的严峻,更加的不稳定,说成危机重重,也毫不夸张。”
听到这些话,傅宗龙的反应有一些怪异,又是点头,又是摇头,搞得朱燮元一愣,满头的雾水,刚想询问,却被前者给打断了。
“确实,纯粹的从民意上来讲,西南要比辽东的形势更加具有威胁性,那些所谓的吐司,不如将其形容为当地的土皇帝,来得更加贴切一些。否则,他们的造反也不会那么容易。”
说这些话之时,傅宗龙像是在喃喃自语,又似在附和朱燮元之言,使得后者疑惑的神情略微放缓,但一听到接下来的话语,朱燮元脸上的神情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起来。
“不过,朱大人,本官并不是很同意您的一些观点,朝中还是存在明白之人,尤其是当今的皇上,更是对西南的形势有着清醒的认识。”
闻听此言,朱燮元张口就欲反驳,似乎想到了什么,到嘴的话语全都咽了回去,就是在这么一瞬间,傅宗龙的声音再次回荡在他的耳畔。
“从这份密旨来看,皇上特别的叮嘱,尽量用其他的吐司军队围剿安邦彦,对于那些跟着反叛的吐司,平叛之后,都要留有一部分的兵力驻守,从陕西来得灾民,就是安置在那些地方,增加汉人的比重。”
“而且,皇上还一再地交代,安置灾民的区域不能过于分散,尽可能的集中几个区域,在云贵等地,形成汉人大的聚集区域,并在这些区域组建兵民,由咱们配发兵器,不定期地进行训练。”
“一切的一切,足以说明,皇上不仅重视辽东的建奴威胁,更是清醒地意识到,西南的潜在威胁,那些吐司才是西南最不稳定的因素。”
第一百六十章变质的沐府
随着傅宗龙的缓缓讲述,朱燮元脸上的疑惑之色越来越淡,心中的疑云早就消失不见,变得越来越清明起来,脑海里更是浮现了一个画面,傅宗龙接下来之言,正好印证了他心中的某种猜测,补充这些画面。
“朱大人,你不妨想象一下,按照皇上的那些交代,在云贵等地建立大的汉人聚居生活区域,并组建民兵,那些土司部落将会一个个被隔离起来,分布区域不再接壤,变得碎片化。”
“一旦皇上的那些交代付诸于实际,取得一定的成效,日后,即便是再有安邦彦、奢崇明之辈起兵造反,有了这些汉人区域为缓冲地带,规模也要小很多,朝廷轻易就能将其镇压。”
“不会像以前那般,一个吐司造反,就会裹挟着其他吐司跟着反叛,进而波及整个云贵等地,使得朝廷不得不付出极大的代价,才能予以平叛。”
“如此说来,皇上确实意识到了西南的危险性,否则,也不会有这一系列的安排,更是不惜划拨大量的粮饷,为支援。”
朱燮元附和了一番,一副若有所悟的样子,频频点头,更是颔首说道:“西南之地,吐司虽多,总兵力在十万以上,但是,无论是哪一个吐司或者少数民族,人口都是极为稀少,相应的,兵力也要少很多,单打独斗之下,很难与朝廷的军队对抗。”
“一旦将这些土司部落分离开来,减少他们之间的联系,很难形成气候,到时候,朝廷再实行道府的治理制度,将会更加的容易,即便是有反抗的部落,也能轻易地将其镇压,翻不起什么大的波浪。”
傅宗龙轻轻点头,紧跟着附和道:“而且,从皇上的这些安排来看,皇就是上准备先从这些造反的吐司下手,就像永宁宣抚司那般,以此为由头,安邦彦造反,彻底废除贵州宣慰司,以此为契机,进而在整个贵州道,推行州府县制。”
就在这时,朱燮元脸上洋溢着的恍然之色,甚至是有一些兴奋之意,忽然消失不见,却而代之的是,那副担忧的神情再次出现,语气更是如此。
“傅大人,皇上要想在云贵等地推行州府县制,阻力将会很大,第一个跳出来反对之人,恐怕就是沐府的黔国公沐启元。”
傅宗龙明显愣了一下,有一些错愕,但转瞬就反应了过来,。脸上也显出担忧之色,附和道:“不错,这些年以来,云贵等地的吐司之所以如此,朝廷很难调动,一个个跟土皇帝似的,动辄就会有人起兵造反,沐府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早就有听闻,为镇守云贵的黔国公,朝廷存在为数不多的公爵之一,这些年以来,沐府可没少收取云贵等地那些吐司的好处,府中的钱粮堆积如山,就算是比之那些藩王,也是不遑多让。”
这个时候,朱燮元的脸上现出含义,眸子中寒光闪闪,语气更加的凛然起来。
“想当初,朝廷让黔国公镇守云南,就是为了压制那些吐司,保证西南的稳定。然而,如今的沐府,已经是今非昔比,变了质,忘记了他们的责任,俨然已经成为了云贵等地的毒瘤,丝毫不比那些吐司的危害少多少。”
“根据云南布政司的统计,整个云南良田的总额,也不过四万余顷,而沐府的庄园和田地加在一起,就足足占据了其中的三到四成。”
“尤其是前任和现任的黔国公,面对安邦彦的叛乱,沐昌祚和沐启元表现的非常不堪,两人非常的惧怕,根本就不敢带兵出征,进行平叛,往往多有推诿。”
听到这些话,傅宗龙也想起了一些事情,脸上出现嘲讽之色,语气里充满不屑之意,紧接着说道:“而且,特别是现任黔国公沐启元,继承爵位之后,为人极为张狂,不仅纵容家奴残害百姓,更是极为嚣张,不可一世,丝毫不将朝廷的官员放在眼里。”
“为了袒护犯法家奴,竟然调集兵马,围攻公署,将火炮对准巡按余砧的公署。”
突然间,傅宗龙与朱燮元对视了一眼,话音更是戛然而止,更是默契的同时点头,似乎是在这一刻,达成了某种共识,并未言明,只是心照不宣而已。
云南道,云南府
沐府,某个房屋之中,两个妇人正在秘密而小声的交谈着,两人的神情充满焦虑与不安之色。
“母亲,你就出面劝一劝夫君,让他消停下来,不能再任性下去,肆意妄为了。新君虽然刚刚继任一年,但西南频频出现吐司叛乱,如果再这样下去,咱们沐府可就危险了。”
“而且,咱们沐府已经不必从前了,在这西南之地,不仅威望越来越低,因为这些的吐司叛乱时有发生,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手中的军队少了非常多,很难再使得朝廷忌惮。”
“若是朝廷趁机发难,派人前来查抄沐府,恐怕再也无法像以前那般,有着军队为筹码,皇上不敢轻易动咱们沐府,不管是抓何人,也要好好思量一番。”
黔国公夫人陈夫人忧心忡忡地说完这句话之时,直勾勾地盯着黔国公的母亲宋氏,脸上的不安之色越来越浓郁,甚至于,身体都在微微颤抖,似乎想到了什么极为害怕的事情,双眼里不满惧意。
“老身又岂能不明白这个道理”
宋氏幽幽地反问了一句,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媳,随之长叹一声,转而看向墙上的一个遗像,苍老的声音再次响起,显得是那么的复杂而无奈。
“想我沐府风光之时,最为强盛的时候,不仅是这云贵等地的各个吐司,都要纷纷巴结,更是历朝皇帝所倚重的对象,即便是靖难之役,亦或是以后的历任皇帝,咱们沐府的地位从未动摇过。”
“即便是上上一代黔国公,沐朝弼时期,犯下了累累罪行,朝廷派来了缇骑锦衣卫下属人员,来人也不敢进入沐府抓人。即便是最后抓走了当时的沐府家主,迫于沐府的压力,也不得不免除沐朝弼的死罪,最后只能幽闭于南京的大牢之中。”
“哎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沐府的风光不再,越来越颓败了,云贵的吐司也不将沐府放在眼里”
宋氏的神情满是失落,又是那么的无奈,还想说些什么,似乎是在追忆,却被陈氏那着急而忧虑的话语给打断了。8
第一百六十一章毕自严
“婆婆现在不是感慨的时候,该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啊还是赶紧想一个办法,阻止夫君这样胡闹下去,否则,没有了朝廷的支持,甚至于厌恶,咱们整个沐府,整个沐氏家族,可就真的完了。”
听到这些话,尤其是最后一句,宋氏终于有一些动容,流露出了些许的慌乱之意,转瞬又恢复镇定自若之色,爬满皱纹的眼皮微微抖动了一下,突然间,浑浊的双眼里迸发出决绝之意,在这一瞬间,似乎出了什么艰难地决定,嘴里喃喃地说道:“为了整个沐府,避免给整个家族带来灭顶一般的祸端,只能那样做了,使用非常手段”
刹那间,陈氏明白了开来,顿时一个激灵灵,只感觉遍体生寒,一丝狠意刮过自己的肌肤,让她情不自禁地生出畏惧之意,小口微张,呆呆地望着自己的婆婆,疑惑的表情之中,更多的还是难以置信。
京城
乾清宫,崇祯正坐在那里,书房里还有其他人,既有像毕自严这样的前朝遗老,具有真才实干之人,又有刘若宰、卢象升这样的后起之秀,可谓是人才济济,全部是能臣干吏。
“各位爱卿,鸿胪寺今天上报,林丹汗差使臣前来,不仅提出朝廷不要插手察哈尔右翼的条件,更是讨要原本属于土默特等蒙古部落的市赏,对于此事,你们怎么看”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崇祯的话音还未完全消失,卢象升刚欲发言,新任的户部尚书毕自严上前一步,就迫不及待地接话道:“启禀皇上,微臣以为,两个条件都不能答应。”
很显然,毕自严的回答正好迎合了其他人的想法,卢象升等人极为期待地等待后面的言语。
“皇上,在众多蒙古各部落之中,林丹汗是最具有野心之人,可谓是反复无常,毫无信义可言,即便是有着盟约,也会纵容部属,劫掠我朝边境之地,要是让他西迁成功,恐怕朝廷将会麻烦不断,不得不将防线拉长。”
“而且,就算朝廷应允了他们的条件,不插手他们的内部事务,并予以市赏,林丹汗也不会领情,也不会对我大明心存感恩。”
“以如今的国库充盈情况来看,几万两的市赏或许不算什么,但朝廷还有许多用银子的地方。何况,林丹汗有了这笔银子,他就能够招兵买马,在短时间之内,实力就可以迅速得到恢复。要是给予市赏,无异于养虎为患。”
看着侃侃而谈的毕自严,神情中夹杂着义愤填膺之意,崇祯露出满意之色,频频点头,眼角的余光扫过众人,这些人就是自己未来的上书房或者军机处班底。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崇祯的思绪开始翻
小说推荐:《港娱天后1988》《独悦你[带球跑]》《撞星》《欢迎来到我的地狱》《玄鉴仙族》《文豪1978》《捻转步舞曲[花滑]》《下乡妹妹高考回城[七零]》《非洲创业实录》《我是一颗武装卫星》
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达人秀》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