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
侄兄弟,不再是拥有着同一个人血脉至亲的族人,而是大明王朝的一个个毒瘤,在一点一点的腐蚀着大明王朝。
两个意识在真正的融合,不再分什么崇祯与贾亦韬,对外之时,只有这副身体的身份,唯有思考之时才会有所区别。
第七十章茅元仪的意图
“党争的问题已经压下去了,已经不是现在的主要矛盾,未来的主要任务就是挖掘这些宝藏,在短时间之内,不仅能够获得一笔巨大的财富,缓解朝廷的财政,还能打压土地兼并的问题。”
贾亦韬这样说着,像是在自言自语,又似在向那个残存意识解释。
忽然间,崇祯两眼放光,想到了洛阳的福王,这位王爷不仅富可敌国,手里更是握着两万亩良田,还有江淮的一部分盐引和税收。
如果能够收回这些盐引和税收,国库将会增加一笔不菲的收入。
崇祯点了点头,脸上的坚定之色愈发浓郁,心里对血脉亲情的顾忌愈发淡了许多。
崇祯走出了小屋子,看到曹化淳与洛养性早就等在那里,站在大殿之上,而龙案上放着十几把袖珍燧发枪,就像现代的手枪,稍微大了一号,以及几个望远镜。
“末将拜见皇上”
“奴才拜见皇上。”
看到崇祯走了出来,缓缓向自己走来,曹化淳与洛养性纷纷躬身行礼,前者更是上前一步,进而继续说道:“启禀皇上,这是秦将军的奏折,秦将军已经整合好了三大营与神机营,随时都能够离京,希望能够准允确定的日期。”
崇祯顺手接过了曹化淳双手递过来的折子,随即展开,边走变看了起来,只是扫了那么一眼,脸上就流出出欣赏之色,心中暗道:“不愧是久经沙场的名将,这么快就能接手三大营与神机营。”
“走吧,随朕去一趟神机营的驻地,顺便叫上秦良,看看神机营现在是什么情况是不是依旧军纪涣散”
崇祯径直来到龙案的旁边,随意地将折子丢在上面,更是顺手超过一个燧发枪和望远镜,揣在怀里,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进而补充道:“对了,不要声张,轻装简从,咱们以普通人去即可。”
“是,皇上,末将奴才遵旨”
曹化淳与洛养性答应了一声,不禁彼此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里看出了同样的意味,皇上这是怎么了
自从一场大病之后,皇上越来越在皇宫带不住,越来越喜欢微服出宫,搞得他们很是头疼,为安全的问题紧张不已,深怕出了什么乱子,皇上的安全受到威胁。
微服出宫,虽然做到了轻车简从,省去了许多麻烦,却也让他们一颗心始终悬着,提到嗓子眼里。
不过,容不得两人深想,看到皇上已经走到了门口,连忙跟了上去。
神机营的营地,枪声阵阵,炮火轰鸣,真得鸟群不断在高空盘旋。
此时的操练场之上,兵卒顶着盛夏的骄阳,忍耐着酷暑的烤炙,挥汗如雨地正在一遍又一遍的演练着火器,到处都飘着一朵朵淡淡的白雾,空气里充斥着硝烟的味道。
崇祯一袭单衣的站在那里,遥遥地望着射击场以及炮击阵地,秦良就站在一旁,即便是天气炎热,身体依旧被一层铠甲包裹的严严实实,若不是脸上爬满皱纹,丝毫看不出她上了年纪,已经五十四岁。
“秦将军,果然不简单啊,不过是数日的时间,神机营的精神面貌就焕然一新,军纪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朕果然没有看错人,将神机营和三千营交给你,算是交对了。”
“皇上,末将可不敢贪天之功为己有,神机营的军纪之所以得到这么快、这明显的改善,乃是孙将军前期工做得扎实,老臣不过是捡了一个便宜而已。”
如此一番托词之时,秦良看了一眼旁边的茅元仪,流露出颇为欣赏的笑容,进而又补充道:“而且,若无皇上和兵部的支持,提供那么多的火器弹药,神机营的战力也不可能得到那么高的提升。”
“哎秦将军,不用这么谦虚,是你的功劳就是你的功劳,没必要谦虚,朕不可不喜欢那种虚伪的客套,相比而言,朕更喜欢那种直接,有啥说啥,说错了也没有关系。”
听到崇祯的这一番话,秦良却想起了接手神机营之时的情况,巡视三军过后,发现军纪十分的糟糕,懂得如何使用火器的士兵更是寥寥无几,不到总兵力的三成。
在那一刻,秦良的一颗心都凉了,直往下沉,有一种欲哭无泪的无力感,仿佛全身的力气都被掏空了一般。
“皇上,这里距离演武场和靶场实在太远了,咱们要不要走近一些,看一下将士们的风采”
曹化淳的建议立马引起了崇祯的兴趣,旁边的茅元仪更是兴奋地说道:“皇上,这些日子里,神机营装备了一些新的和改良之后的火器,就由微臣向你介绍那些火器的性能和威力。”
“好,那咱们就去看看那些火器。”
随着崇祯的迈步而去,或者曹化淳就是纯粹的拍马屁,讨皇帝的欢心,但茅元仪却不然,眸子里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瞬间,但还是被秦良敏感地破捉到了。
“皇上,这个是虎蹲炮,在威力与射程方面,虽然远远比不上红夷大炮,却胜在小巧轻便,便于携带。更难能可贵的是,它还可以为骑兵使用,在战马的背上就能发射,威力也着实不俗。”
“还有这个,乃是三眼铳,可以连续发射三次,优点就是,如果敌人的骑兵冲到近前,可以为狼牙棒使用,不像那些火绳枪一般,一旦敌人杀到近前,就失去了用。”
“这个是迅雷铳,最多可以达到十八个枪管,连续发射十八发子弹,和三眼铳一样,由于重达五斤,长度将近六尺,也可以为兵器使用。”
跟着众人向前走,听着茅元仪的介绍,秦良的眸子里闪过一抹亮色,心中豁然开朗,顿时明白了茅元仪的意图。
之所以这么卖力的介绍诸多火器,这是在侧面劝说皇上,让皇上同意,将大明的军队全面配备火器,并且大力的发展火器方面的研究。
秦良乐见其成,巴不得茅元仪说动皇上,为一名老将,曾经在辽东与后金过战,深知火器的重要性,可以大幅度的弥补官军的短板,弱化建奴铁骑的战斗力。
第七十一章燧发枪和望远镜
只要曾经在辽东驻扎过,与建奴交过手,几乎所有的将领都有一个共识,朝廷应该优先发展火器,并将其全面应用于军队之中,研究各种战法,使之与火器配备,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军队战斗力的目的。
在这个年代,尤其是前线的武将,更加明白一个道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对于茅元仪的介绍,崇祯听得是津津有味,对于兵卒配合着演练火器,更是看得兴致勃勃,神采飞扬,虽未言语,没有任何的夸赞,却让茅元仪心里越来越有底气,介绍起来越来越卖力。
“皇上,这个是五雷神机”
崇祯忽然停了下来,直直地看着数十米外的一个靶子,茅元仪的话音跟着戛然而止,转而问道:“皇上,怎么了”
这一刻,众人全都停了下来,脸上现出疑惑之色,顺着崇祯的目光,不解地看向那个靶子,而在这个时候,崇祯的袖子里却滑出了一支短小的燧发枪,手起枪落,对着靶子就是一枪。
砰
声音虽然没有火绳枪的声音响,却着实震撼了所有人,呆呆地看着崇祯,目光全都落在了燧发枪的上面。
完全颠覆了他们世界观,火器还能设计的如此小巧玲珑,威力又没有丝毫削减
在场之人,不是没有见过火器,却没有见过这样的火器,不仅能够藏于袖中,关键还是在它的使用上面,以及奇特的构造。
短不足两尺,没有任何的火绳牵引,为着火点,仅仅是扣动扳机,枪就响了,射程和火绳枪一样,威力显得更大一些,那个靶子的中央出现了一个婴儿拳头般的小洞。
相比于其他将领,像茅元仪这样懂得火器之人,看得更深,想得更多,由此及彼,举一反三。
不难想象,如果将这把不知名的火器加长加粗,射程将会更远,威力将会更大,一旦装备到军队之中,战斗力将会跃升到新的高度。
尤其是操的方式,只需扣动扳机,就能射出子弹,完全克服了传统火器的缺点,操繁琐,反应时间缓慢,一旦对敌,要是对方是骑兵,最多只能连开两枪。
“皇上,这个是”
茅元仪愣愣地指着崇祯手里的燧发枪,呢喃般的问了一句,神色显得很是庄重而认真,后者很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随意的回道:“燧发枪”
“那皇上,微臣怎么从未”
“嘿嘿这可是军器局秘密研制的火器,刚从西洋引进来的,没有几把,你当不会知道了。”
不等茅元仪问完,好像看透了他的心思,崇祯径直道出了其中的原因,进而又补充道:“如今之时,燧发枪还处于研究阶段,工艺尚不成熟,还不能大规模装备到军队。即便是朕手里这样的小号燧发枪,也是造价高昂,还不适合大规模装备军中。”
茅元仪到嘴的话语全都咽了回去,难掩脸上的失望之色,不等他再问一些什么,只见,崇祯径直将手里的燧发枪递给了秦良,同时朗声说道:“秦将军,这把燧发枪就给你了,身处平叛乱军的前线,你更需要它,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救你一命。”
“皇上,末将不能”
看到秦良一副复杂的神色,既想要,又不肯接,崇祯进而又说道:“哎秦将军,不用拒绝,朕知道你想说什么,燧发枪虽然珍贵,却又不是只有一把,朕那里还有,收下吧,征战之时,可以增加你的安全保障。”
“谢主隆恩,末将拜谢皇上”
看着秦良接过燧发枪,握在手中,其他人羡慕不已,有了这么一把火器,个人的安全就能有更大的保障。
这个时候,崇祯又从怀里取出了望远镜,再次递给了秦良,在众人疑惑和打量的目光之中,缓缓介绍起望远镜。
“给,秦将军,此物名曰望远镜,堪称千里眼,持有此物,你可以将数里之外的景物看得轻轻清楚,一目了然,对于你们这些战将而言,具有极大的用,可以看清敌人的排兵布阵。”
所有人的神色都是一惊,目光从燧发枪转移到了望远镜的上面,惊异之间,众人不禁怀疑崇祯的话语,这个新物件真得有这么神奇具有“千里眼”的效果
在诸多怀疑的目光之中,崇祯一手拿着望远镜,另一只手游离不定,点指着望远镜,为秦良讲述如何使用望远镜
“秦将军,你看,打开这一边的盖子之后,另一边的两个双孔对准双眼,平视远方,就能看见远处的景物。”
“还有这个按钮,可以调节焦距,从而达到调整观看的距离,在平原之上,在没有任何的障碍物遮挡的情况下,至少可以看到十里之外的目标。”
宛若天方夜谭一般,即便崇祯讲得十分认真,拥有着九五至尊的身份,周围还是有一些人不相信望远镜的妙用,居然能够看到那么远的目标。
似乎感受到了众人心里的怀疑,尤其是看到秦良的眼神怪怪的,崇祯就是为之恍然,明白了许多事情,在这个年代,任何新生的事物,任何新的科学,说得再多,也不如让这些“古人”眼见为实
事实胜于雄辩,不外如此。
“秦将军,来,按照朕所讲的操方式,你试试看看,看看好不好用,能不能远距离观察”
崇祯将望远镜硬塞在秦良的手中,语气带着半命令的口吻,更是一指远方,斜对面的炮兵阵地,朗声般的继续说道:“秦将军,用这个望远镜,看一下两里之外的火炮阵地,你试试看,能不能清晰地看到士兵的面孔,以及红衣大炮”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放在现在亦如此
对于此时的秦良而言,崇祯那看似鼓励的音容相貌,更像是不容拒绝的命令般的示意。
秦良打量了一下手里的望远镜,缓缓拿了起来,放在双眼之前,平视地望去,略带笨拙的操起望远镜,按照崇祯刚才所讲的方法,有一些别扭的旋转按钮。
在诸多怀疑、期待和兴奋地目光之中,秦良手上的动越来越快,脸上渐渐现出兴奋之色,惊呼道:“太神奇了,那些炮兵和红夷大炮就像在眼前一样,看得清清楚楚,士兵脸上的汗珠,炮身的坑坑洼洼磨损之处,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第七十二章西南风起
秦良放下了望远镜,双手握着放在胸前,双眼露出灼热之感,同时侧身看向崇祯,迎向那灿烂的笑容,无比激动的吐口而出:“皇上,如果每一个将领都能配备一个望远镜,那么,负责指挥的将领就能及时的了解到战场上的情况,并根据战场上情形的变化,做出战术调整。”
“还有那些负责侦查与警戒的士兵,如果每一个小队都能有两到三个望远镜,就能看得更远,侦查敌情的同时,将会更加的安全,不至于打草惊蛇;而负责警戒的士兵,警戒的距离更远,范围更大,军队的临时驻地就能更加的安全。”
这一刻,随着秦良一番激动的言词,那丝毫不做掩饰的期待与请求,无人在怀疑望远镜的妙处,每个
《明末达人秀》转载请注明来源: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