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押入大牢,完成各自的任务,一切等到晚上再说。”
“嗯”
马凤仪发出了一个鼻音,轻轻一点头,就没有再多说什么,跟着自己的丈夫走出巷子,返回各自的小队,交叉而过,前往不同的方向。
深夜
白杆子的军营,秦良的营房之中,此时聚集着自己的子弟兵,而她就站在对面,面对着忧心忡忡地众子侄和儿媳,听完他们说完之后,这才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安抚着众人。
“你们放心吧,事情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严重”
秦良看到众人的神色依旧焦虑不已,知道一句话起不了什么用,也没有指望一句话就能解决问题,安抚住众多子侄。
“祥麟,凤仪,翼明,拱明”
一一喊出儿子、儿媳和侄儿的名字,目光在他们的身上逡巡不定,虽然怀有同样的顾虑,但秦良不想、也不敢表露在脸上,接下来的话语更是充满鼓励之意。
“你尽管放心的去做吧,不管是接手禁卫军,亦或是查抄一些勋贵和官员的府宅,这些都不是咱们所能控制的,皆是上命所派。而且,又有着皇上的圣旨做后盾,有着刑部与兵部的行文,咱们不过是执行命令而已,履行一个军人的职责。”
“何况,京城的这些官员都是满腹经纶的读书人,深谙圣人的道理,明事理,没有你们想得那么心胸狭隘。就算是要记恨,也轮不到咱们头上,咱们不过就是负责抓人而已,又不是负责审讯和收集证据。”
“退一万步讲,就算一些官员猜忌咱们,将来会使绊子,也不会因为咱们的退出而收手。而且,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从各方收集到的消息来看,皇上都是一位明君,极为有主见,不会受小人的挑拨和唆使。”
嘴上这样说,众人的神色缓和了一些之时,但秦良的心里却是越来越不安,忐忑不已,为一个饱经世事沧桑的老将,经历过三朝,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第六十四章被束缚的两大特务机构
帝王的一个猜疑,都将是为人臣、为人将的巨大灾难
如果再有人从中挑拨,推波助澜,不断地煽风点火,这个灾难来得更加狂暴,破坏性和毁灭性将会更加强烈,后果将会难以预料。
尽管深知这一点,秦良也不得不强装自信的安抚着众人,事情已经无可避免,更不可能从中抽身而出。否则,那就是违抗皇命,后果将会更加严重。
在这一刻,秦良知道,最起码也要与京城的一两个官员保持良好的关系,在未来的某一天,无妄之灾真的落到头上之时,不求对方能够为自己等人开脱、说话,辩驳什么,但求对方能够示警,能够将京城的消息提前送到四川,让自己能够有所准备,不至于措手不及。
毕竟,面临有心人的突然发难,皇上的质询,如果没有一定的事先准备,就算反应再快,也会有做得不到位的地方。
只要出现一丁点的纰漏,回答不上来,就会遭到有心人的猛烈攻击,直至最后的无言分辨。
“放心吧,至于你们的那些顾虑,我早就想到了,并做好了准备,留有后手。”
秦良的这句话看似在安抚众人,又何尝不是在给自己打气
这就像一个死结,过于得到的皇上倚重,势必会引起其他人的羡慕嫉妒恨。
尤其是一名武将,绝大多数的文官都不希望有哪个将领与皇上走得过近,否则,就会引起文官集团同仇敌忾般的反感和敌视,并想法设法的遏制那名武将。
纵观大明王朝的历朝历代,无论是哪个皇帝主政,莫不如此,武将都比同阶的文官地位矮半截,前者往往要依附于后者,方能获得一个善终。
大明王朝就像一个跛脚的巨人,发展越来越不平衡,武将越来越受制于文官。
犹如现代的一句话,每个成功的男人背后都有一个女人默默支持,稍稍修改一下,在大明王朝,每个武将要想成功,要想在仕途上官员亨通,文官几乎起到举足轻重的用。
若无张居正,戚继光又如何能成就赫赫功名
秦良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黯淡之色,心里愈发的没底,但也无可奈何,苦无良策,还不得不强壮笑容,应付着眼前的这些子侄。
说句不客气的话,千里而来的白杆子兵,虽然骁勇善战,战勇猛,但在这京城,却是无根无源的存在,没有任何的依靠,稍有疏漏,就有可能就会飞来横祸,全都葬身于此,还会背负罪名,
尤其是在这种敏感的时期,自己等人做得那些事儿,虽非出自于本愿,却也得罪了许多官员,要是办事不利,再让皇上这个唯一靠山动怒,白杆子兵就真的完了。
所以,此刻的秦良就像走钢丝一般,不得不奋勇之前,在留给皇上好印象的前提条件之下,还不能有所纰漏,将所负责的事情办得尽善尽美。
呼
暗暗长吐了一口浊气,秦良没有一丝轻松的感觉。
不管秦良愿不愿意,事情依旧按照原有的轨迹发展,清理魏党的行动还在继续,原来越多的官员被牵扯了进去,还有许多的监生。
随着日子的一天一天的过去,从愈演愈烈到渐渐归于平静,唯有北京城的百姓还在热议。
结交近侍秋后处决者,一十九人,刘志选,梁梦环,田吉,刘诏
结交近侍次等充军者,一十一人,魏广辉,周应秋,阎鸣泰
结交近侍又次等论徒三年、捐输为民者,一百二十九人,大学士顾秉谦,冯铨,张瑞图,来道宗
随着大量的魏党被治罪,虽然钦定逆案的落下了帷幕,历时近半个月,处理的官员数百名,或斩,或流放,或革职,等等。
但是,京城的气氛依旧是紧张不已,官场上风声鹤唳,所有人都知道,事情并未结束,只是暂停了而已,一把达摩克斯利剑始终悬在他们的头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落下。
乾清宫之中,崇祯像往常一样的端坐在那里,锦衣卫指挥使洛养性与东厂提督曹化淳一左一右的站于对面,认真地倾听着,微微低着头,不敢直视崇祯的目光。
“你们两个听好了,不管使用什么手段,像李夔龙、魏广微、吴淳夫等魏忠贤的爪牙,陷害了那么多的忠臣良将,这些人都必须死,还要做的隐秘,人不知鬼觉,不能让人起疑”
崇祯每说出一句话,话语里的每个字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击在两人的心房之上,如此狠辣而阴暗的手段,让他们畏惧、胆寒的同时,不禁想起了大明的开国之君,朱元璋。
小明王,许多的开国元勋,汤和等人,就是被锦衣卫暗地里弄死,手法诡异莫辨,难寻踪迹,以为那些人都是意外而死,或是自然而亡。
尤其是眼前的这位帝王,仅仅只有十七岁,就有如此手腕和胆识,只是想想,洛养性和曹化淳就觉得未来的日子将会格外难熬,就像是放在热锅上的麻衣,心中很是苦涩。
两人知道,如今的锦衣卫和东厂看似权力极大,分别有监视百官、可以直接捉拿勋贵的权力,更是无需经过其他衙门同意,可以任意将平常百姓下大狱。
但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不同于前朝,锦衣卫和东厂的权力更加收拢于皇上的手中,再也无法像魏忠贤那样肆意妄为,可以权倾朝野。
原因很简单,眼前的这位皇上不是等闲之辈,不管是心机、手腕,还是个人能力,都超过前朝的万历和天启,更加不能容忍锦衣卫和东厂的擅权。
关键的是,这位年轻的皇帝勤于政事,不像天启与万历,时常当甩手掌柜,使得锦衣卫与东厂的权力越来越大,代使皇权。
崇祯讲完了之后,这时,似乎想到了什么,不等两人回应,再次说道:“对了,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东厂,都要加强在辽东的密谍力量,任务的重点不是监视那些武将,而是收集关于后金的各种情报,以及策反后金的将领。”
“前朝之时,魏忠贤虽然把持朝政,陷害忠良,但这一点做得确实不错,居然策反了努尔哈赤的姻婿刘爱塔。当然,策反刘爱塔,也就是刘兴祚,在整个过程中,袁可立起到了主导用,若无锦衣卫和东厂的配合,又怎么可能成功”
第六十五章绝声卫
这一个时候,贾亦韬更像是他自己,而不是崇祯,脑海里浮现出了一些信息,天启年间,锦衣卫和东厂的发展到顶峰之时,在辽东和朝鲜的所所为,可谓是可圈可点,让人拍手称赞。
收集情报,策反敌人的将领,刺杀
简直就是现代版的间谍机构,在辽东和后金以及与朝鲜的战中,在情报方面,起到了很大的用,使得辽东的将领能够准确地预判敌人的行动,并出相应的应对之策。
撇开锦衣卫、东厂在关内的恶劣行径不讲,在东北的行动还是值得称谓,让人予以肯定的。
嗯不管怎么说,以后即便要限制这两个特务机构的权力,但也是仅限于大明朝的疆域之内,在对外的事情上,权力依旧不变,还可以再增加一些。
贾亦韬这样想着,也准备这样做,收回锦衣卫、东厂在关内的部分权利,可以监视和逮捕,却没有审讯的权力。
对内,是国安局一般的存在,维护这个国家的稳定,监视诸多不稳定的因素;对外,就是特务和间谍机构,专门刺探情报,搞策反,或者颠覆对方的国家。
整个过程中,洛养性与曹化淳的心情可谓是一波三折,又惊又喜,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皇上会这么重视锦衣卫和东厂,并未有撤销的打算。
忐忑与紧张的心情略微放缓,两人刚想要做出回应,向崇祯保证什么,就在这个时候,大殿里想起了张彝宪的声音,后者的身影并出现在大殿里,缓缓躬身而来。
“启禀皇上,秦良应召起来,就在宫门外候着呢。”
“嗯,知道了,朕知道了,先将秦良带到偏殿候着,朕过一会儿再接见她。”
不管是站在对面的洛养性和曹化淳,还是刚刚走进来的张彝宪,都露出了意外之色,在他们看来,以皇上这些日子对白杆子兵的倚重程度,秦良来了,一定会立马接见。
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恰恰相反。
“好了,张彝宪,你先下去吧。”
看到张彝宪没有立即行动,还要说什么,崇祯皱了一下眉,淡淡的打发了一句,等到张彝宪离去之后,这才将目光收回,重新放在洛养性与曹化淳的身上。
“对了,你们安排一下,就在最近几天,朕就准备南下微服私访,体察一下民情,切不可走漏了消息。否则,朕绝不会轻饶尔等”
一语落罢,崇祯还发出了一个冷哼的鼻音,使得两人的心里就是一颤,紧张不已。
该来的还是来了,哪怕是经过了这么大一场风波,皇上还是没有忘记南下微服私访的这一茬。
尽管心中十分苦涩,很想鼓起勇气劝阻皇上,但碍于崇祯那严厉的语气,不容回旋的态度,洛养性与曹化淳唯有在那一瞬间互相对视了一眼,紧跟着异口同声地回道:“是,皇上,末将奴才谨遵圣旨”
然而,崇祯再次开口了,使得两人的一颗心直往下沉。
“此次南下之行,你们就不用随同了,坐镇于京城,辅助皇后,稳定局势,等待朕回来。”
在这一刻,洛养性再也忍不住了,即便心中十分的畏惧,但碍于心里那股强烈的不安与不放心,也不得不焦急地说道:“皇上,不可啊,如果不带上末将,末将实在不放心圣上您的安全。”
“皇上,洛将军说得有理,南下微服私访可行,但一定是在皇上您的安全有所保障的情况下。否则,就算是豁出这条老命,奴才也要阻止皇上只身犯险。”
看到两人死命劝阻的架势,崇祯没有一点动怒的意思,反而露出一个意味深长之色,直直地看向洛养性,突兀的问道:“洛将军,据朕所知,锦衣卫里面有一个特殊的兵种,武力值非常的高,更是异常的忠心,名曰绝声卫,是否有这么一个兵种”
“启禀皇上,朝廷确实有这么一个绝声卫”
予以肯定的同时,洛养性的心里很不是味儿,神色有一些不自然,进而继续说道:“皇上,绝声卫与锦衣卫是同级的机构,两者并无隶属关系,相比于锦衣卫,绝声卫更加的纯粹,只是执行皇命,只听圣上一人的。”
隐隐间,崇祯听出了洛养性的弦外之意,绝声卫的存在,就是用来平衡锦衣卫的,是属于暗卫一类的存在,和东厂一暗一名,制衡锦衣卫。
毕竟,不管是任何一个朝代,军队都是处在风口浪尖上。
尤其是锦衣卫这样的贴身近卫,负责帝王的銮驾、威仪以及保卫工,这样距离帝王这么近的军队,怎么可能没有监视和制衡他的存在
刹那间,贾亦韬有一丝恍然,不禁想起了明朝的历史,即便明朝的皇帝再如何的昏庸,不理朝政;即便东厂提督与内阁首辅再如何的权柄滔天,权倾朝野,依旧压倒不了皇权。
皇上只需一个命令,一道圣旨,就能将他们的权力全都收回来。
原因很简单,不仅仅是皇权的先天优势,占据着法理的制高点,主要还是因为皇帝有那么一支暗卫,绝声卫,绝对拥护者皇权,密切监视着东厂与锦衣卫。
绝声卫就像一个幽灵,
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明末达人秀》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