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新汉崛起》转载请注明来源: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
子的营寨”颜良赤红着双眼大声吼道。
远处一些并未跑远的袁兵看到是颜良,连忙跑了过来哭诉道:“将军,在你们离开不久,有近两万的青州军杀了进来。他们不但烧了我们的粮草,就连文丑将军都被他们杀了。”
“什么”颜良身体晃了一晃,面色狰狞的低吼道:“你刚才说文丑将军怎么了”
“文丑将军他。。将军他被人杀了。”
当啷。
颜良的大刀落在了地上,脸上出现了呆滞的神情,随即便被狰狞取代:“来人,随我返回平原,我要黄忠为我二弟陪葬。”
“且慢。”
远处一身狼狈的审配跑了过来,深深拜道:“将军息怒,如今我军粮草被烧,已无法再战。恳请将军以主公大业为重,文丑将军的仇我们日后再报。”
提到袁绍,愤怒的颜良沉默了。
随着颜良的退走,一日之后,高唐和安德的袁兵也相续离去。
冀州邺城。
袁绍面色铁青的听着颜良的哭诉,原本只是想尝试着进攻平原,没想到最后竟然折损了自己的爱将。
“传令下去,我要点齐兵马,踏破平原。用黄忠的人头来祭奠文丑。”
袁绍愤怒的吼叫着。
“主公息怒。”
谋士沮授站了出来:“冀州粮草不多,根本无法支持大军的攻伐,而且幽州仍有公孙瓒的旧部反叛,后方不稳,此时并不是和刘汾开战的好时机。请主公三思而行。”
见到袁绍愤怒难平,谋士许攸进谏道:“则平所言甚是,请主公三思。当务之急应派遣一员上将前往幽州清除公孙瓒旧部,还应派人前往黑山劝降张燕,如此后方稳定。冀州是产粮重地,再加上仓储的积存,只需两年,足够二十万大军征伐。到时主公领二十万精锐之士,小小平原如何能挡”
“难道文丑就这样白死了吗”袁绍愤怒的咆哮道。
“请主公三思。”
下方的众人连忙拜道。
碰。
桌上的茶盏被摔个粉碎。
“刘汾,我与你势不两立。”
刘汾面色古怪的看着手中的战报,文丑就这样死了这可是袁绍手下有数的猛将啊,河北四庭柱,就这样死了一个秦勇没什么印象。不过凭此战功,足以升任副将一职。名将收割机。刘汾脑海之中突然冒出了这么个词,顿时想到了一人,马忠。此人在后世也是名声响亮啊,不过不是凭着武艺或谋略,而是运气。先是擒下了关羽,然后在夷陵之战中又射杀了黄忠。不知此人现在何处,要打听打听。运气如此逆天的人还是留在身边比较好,如果处在敌方,刘汾还真的要为手下的将领捏一把汗。
秋收的时刻来临了,看着再次充盈的府库,刘汾总算是松了口气。江东已经逐渐显露了粮仓的潜力,今年的产量已经赶超了徐州,相信随着土地的开荒,以后的产量定会节节攀升。
好事成双,甘宁的船队也从夷州回来了,看着满船已经炼制好的青铜和金块。看来乐进的重骑兵建成有望了。
就在众人沉浸在新年的欢声笑语时,青州的政事厅却充满了凝重。
刘汾手下重臣几乎全部在列,除了江东的鲁肃脱不开身。
戏志才满脸凝重的说道:“现在已是二月,可是今年的冬雪至今迟迟未下,而且天气较之以往要暖上许多,恐怕。。。”
荀彧很是忧虑的接口道:“如果天气一直保持如此,不是恐怕,我敢断定,明年必定大旱。”
顾雍有些不安的接道:“再等等,也许要不了多久就会降下瑞雪。”
“不要心存侥幸,还需早准备。”
荀彧最后拍板道:“等到三月,如果天气一直如此,那就要发动百姓,多多挖掘深井,以备无患。”
果然,往常三月的春风仍带着一些寒意,可是今年却是春暖宜人。寒冬已过,天空未下过一滴雨水。就连那些经验丰富的老农都开始担忧起来。
刘汾连忙发动百姓,青州徐州等地多挖深井,就连第二和第四军团也被拉去当了壮丁。因为他想起了历史上就在今年,曹操攻打徐州,被吕布夺了濮阳,曹操连忙退兵攻打吕布,正是因为旱灾粮食歉收,两军才不得不休战。
没想到由于自己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改变,曹操提前攻打徐州,吕布至今下落不明。可是老天却没变,看来今年的旱灾难以躲避,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四月,天气开始炎热起来,仍然滴雨未下。河流的水位下降的厉害,田地间耕的百姓也没了往日的笑容,愁眉不展。
五月,一些河床开始干枯。田地间也出现了一道道深深的裂痕,即便有着井水的灌溉,可是田地中的庄稼还是显得无精打采。
刘汾摸了把额头的汗水,抬头看了看天上火热的太阳,语气凝重的说道:“旱灾要来了。文若,去信给江东的鲁肃,让他备好粮食,随时起运青州。”
“是。”
荀彧有些担忧的说道:“希望旱灾的范围不要太大,不然仅凭江东,恐怕力有不逮。”
“不要忘了夷州。传令甘宁,去夷州运粮。”
“主公,夷州与青州距离遥远,这路上的损耗。。。”
“顾不了那么多了,能运来多少算多少,青州能不能度过旱灾就全靠他们了。”
“是。”
第143章难民
中原大地此刻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
兖州,青州,豫州为重灾区。大地干裂,庄稼枯萎,百姓无以为食。司州,徐州,冀州处在边缘处,虽有影响,尚还能接受。
即便刘汾早有准备,可是看着眼前枯萎的田地,今年的收成恐怕十不存一。
看着那些早已疲惫不堪,眼神之中透着绝望,仍坚持着打水灌溉田地的百姓,刘汾紧紧的抿住了唇。都说百姓生活苦,但凡有一丝希望,都不会轻易放弃。
“文若,让太史慈他们做好准备,大旱之后必有蝗灾,我们不能束手待毙。”
“是。”
事情还真被刘汾等人料中,今年的老天确实很无情。
八月间,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间黑了下来,并不是因为天黑,而是天边飞来了成群的蝗虫,遮天蔽日。所过之处,寸草不生。
第一军团驻守平原不敢妄动,太史慈的第二军团早已在田地间严阵以待。百姓们也自发的准备了扫帚等物,跟随在将士们身后。
“点火。”
地上早已堆满了柴火,士卒们手上也准备好了扑打的器物。
随着蝗虫的靠近,大火被点燃,士卒们奋力的拍打着眼前的蝗虫,根本不用瞄准,随意一拍都会打落几只。火焰越烧越旺,浓浓的黑烟将过往的蝗虫熏落不少。只是,这一切全是徒劳。地里本就不多的庄稼还是被啃食一空,这群飞虫犹如强盗过境,啃食过此处之后,毫不停留,向着远方飞去。
荀彧面色难看的看着满地虫尸:“主公,今年的寒冬麻烦了,青州有着江东等地支撑还能度过,恐怕豫州和兖州会爆发难民潮。”
“不是恐怕,是一定。”
刘汾仰天叹道:“让青州还有徐州做好接受难民的准备。还有,让三个商会运起来,去荆州川蜀各地收粮。价格再高也要收,有多少收多少。”
“是。”
荀彧赞赏的说道:“主公仁心仁德,此举将救活无数百姓。”
“文若。”
刘汾看着再次恢复晴朗的天空,幽幽的说道:“钱没了我们可以再挣,人才是重中之重。只要有人,一切都会慢慢好起来的。”
“主公圣明。”
荀彧激动的拜道。
果不其然,进入十一月,天气突然转冷。百姓家中的存粮也已食尽,曹操忙的焦头烂额,虽然荀攸等人也想到了今年会爆发旱灾,只是没想到如此严重。随后而来的蝗灾更是无情的将他们所剩无多的战果吞噬一空。曹操也在四处购粮,只是没有青州的纸张等物,金钱方面也不阔绰。没办法只好求助于当地的世家大族,只是今年世家也不可避免的歉收,地主家尚无余粮,又哪来的粮食支援曹操。治下的百姓越闹越凶,曹操没法,寻个借口抄没了一家士族,只是粮仓中那所剩无多的粮食,对于现在的曹操来说也是杯水车薪。
由于曹操的无能为力,百姓最终绝望了。相互依偎着逃难去了。
有那消息灵通者得知青州虽然也遭到了天灾,可是青州牧刘汾准备充足,组织百姓修桥铺路,清理河道。凡应征者皆有饭食。
此消息顿时间在难民中引爆了,大群的难民蜂拥着向着青州而去。
青州济南城,荀彧和戏志才并肩而立,看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面色很是凝重。
“有多少百姓前来”
听到荀彧的问话,一旁负责记录的小吏连忙答道:“已经放入的有五万,面前这些还未统计,只是看样子怕不下七万之数。”
“十二万吗”戏志才面色难看的说道:“文若,这还只是前期的难民,一但让后方的难民得知青州可以给他们生存的希望,只怕人数会更多。我怕青州会支撑不住。”
荀彧也是眉头皱起:“只是接收已经开始,如果后续一但拒绝,我怕难民会暴动。那样就得不偿失了。”
这时,一个三口之家登记完毕,通过了士卒看守的通道。眼睛瞬间便被后方架起的大锅吸引了注意。空气中弥漫的米香让他们忍不住咽了口吐沫,里面竟然是米粥。
大锅旁有着士卒把守,两个士卒轻车熟路的盛出三碗米粥递了过去:“赶快吃,吃完之后去你们分配的地方。”
“谢谢,谢谢。”
男子感激的连连道谢。他们夫妻二人带着一个八岁的孩子,已经整整一天没有进食,此刻也顾不得烫,西里呼噜的将碗中的米粥吃尽,还意犹未尽的舔了舔嘴唇。
“好了,吃饭赶快走吧。别影响后面的人,去了分配的地点自然会有人告诉你们该怎么做。到了青州,只要你们安守本分,肯卖力气,我们州牧大人绝不会让你们饿死。”
“多谢州牧大人,大人真是好人。多谢。”
男子带着妻儿,连连拜谢着离去。看到周围士卒那骄傲的神情,荀彧皱起的眉头慢慢的舒展开来。
是啊,他们的主公确实是个仁者,不但考虑到了难民远来饥肠辘辘,先送与一碗米粥果腹,然后到了地方还会安排好接下来的事宜。只要难民安分守己,绝不会饿死。虽然此举很有仁者风范,只是对于青州而言,却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刘汾的方法很简单,先是让难民登记造册,然后平均分配到青州的各郡县。这样分摊下去,压力也会小上很多。只是刘汾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难民潮的规模,司州也受到了旱灾的影响,李傕等人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汜水关把守的西凉军更是将难民拒之门外。而南方袁术的日子也很拮据,汝南也是受灾区,仅凭寿春和江夏,不但要养活十万大军,还要救济汝南的百姓。也幸好袁术因为爱子的去世伤心欲绝,将大权交给了孙策,自己隐于幕后。要不然依照袁术的性格,他哪里会管汝南百姓的死活。孙策虽有心接纳难民,只是救济治下的百姓还力有不逮,对于外来的难民更是无能为力。思虑良久,只好去庐江找陆康借粮,只是陆康并未应允,这让孙策暗恨于心。
第144章难民二
此时的刘表尚有雄心,也意识到人口的重要性。只是荆南四郡反叛不听调遣,江夏又被孙策攻陷,仅凭襄阳和南阳等地的产出,也无法接纳过多的难民,在接收了两万之后不得不将后面的难民拒之门外。
而河北的袁绍,因为冀州是他的粮仓所在,今年也遭到了旱灾的波及,收成不足往年一半,又有着近三十万大军需要养活,自身的日子也过的并不宽裕,在接收了三万难民之后,也表示了自己的无能为力,将后续的难民拒之门外。
这时青州刘汾愿接纳难民的消息不胫而走,原本四散而逃的人流逐渐的开始朝徐州,青州汇聚。
短短不过两日,已经接收了十二万难民的青州还未松口气,远处再次涌来了更加庞大的难民。
告急的文书不断飞向坐镇临淄的刘汾。
刘汾环视一周,凝重的说道:“青州接收了十二万,徐州接收了十万。青州现如今已无法容纳更多的难民,徐州的情况也不太好,可是仍有近二十万难民在徘徊,等待我们的接纳。”
主管粮草的顾雍艰难说道:“主公,江东的第一批粮食已经运来,前往夷州的甘宁船队也已抵达东莱。只是这些粮食维持现状都还捉襟见肘,如果再接纳更多的百姓,整个青州都会被拖垮,请。。。请主公三思。”
“三思难道元叹想让我将难民拒之门外,让他们自生自灭”刘汾语气不善的看向顾雍。
顾雍毫无畏惧的挺起了胸膛:“属下也是据实禀报,绝无私心。望主公明察。”
看到顾雍倔强的神情,刘汾深吸了口气,他知道刚才自己有些过于急切,顾雍也是实话实说,只是这些可都是大汉的百姓啊,连年战乱大汉已经损失了多少人口,如果这三十万百姓刘汾置之不理,最终能活到明年的恐怕会万中无一。这对于整个大汉来说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因为刘汾没敢忘,在大汉的周围还有着虎视眈眈的异族,等到大汉虚弱下来,这些强盗绝对会扬起马鞭,手握兵器强闯进来。五胡乱华的历史是整个汉民族的耻辱,刘汾虽然自私,但是他也是汉人,绝不会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通知甘宁还有青州商会和徐州商会,让他们将所有船只停靠岸边等待,准备接收难民,运往江东和夷州。沿路上要设好
爱喝奶的牛仔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