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兴七年的夏天,好似天上有十个太阳一般炙烤大地。以致于赤地千里,寸草不生,颗粒无收,饿殍遍野。齐鲁之地更惨,已大旱三年,草根树皮都被吃个精光,甚至有难民饿到食、尸。但也有人性未泯的难民带着乡亲按着古老传闻的“闯关东”路线,历经重重坎坷,从夏天走到了冬天,终于来到了北疆第一大城开山城。
开山城乃是关内关外的分界线,素有京师咽喉之称,乃是至关重要的一道关卡。
此刻难民们没有人抬眸去看巍峨的城门,去看城门上铁画银钩,入木三分,据闻是本朝太、祖爷亲笔手书的开山城三个字。各个双眸泛着绿光,仿若秃鹫一般死死盯着城门口的粥棚。
若不是有装备齐全,又身形魁梧的士兵驻守在粥棚附近,且全都杀气腾腾的模样,都会有人控制不住直接冲了过去。
“有……”带着难民前来的陈明嗅着久违的粥香,吞咽了一下口水,但转眸间看见士兵,双眸还是不自禁带着些畏惧。
深呼吸一口气,感受到北疆初冬就有的刺骨寒意,陈明一个哆嗦,反倒是清醒了几分。陈明警告的看了眼有些骚、乱的队伍,“好不容易到此地,再等等。”
难民们信赖的看着陈明,眼含催促之意。
陈明见状,挥一挥早已破旧不堪的袖子,尽量弹去一路的尘土,勉强拿出曾经的秀才风度,行了个礼,问:“冒昧了,敢问这位军爷,是……是有赈灾吗?”
哪怕想要竭力的口齿清晰,但是陈明一开口,声音依旧沙哑的像是用砂纸摩擦着棉布一般,带着些刺耳。
士兵见多了难民,一听到这嗓音,便心中有数。是吃多了观音土造成的。
看了眼瘦如枯柴,浑身散发着恶臭的陈明,士兵望着人最起码还清明的眼神,又看看陈明身后一堆还听从号令的难民,收敛了些肃杀之情,面色温和,开口指引道:“看见悬挂的旗帜了吗?是楚将军家的公子和小姐想尽办法得了粮食接济你们,所以请你们务必按着将军府的吩咐来。”
陈明闻言抬眸,就见粥棚上方旗帜迎风猎猎响。
旗帜上标标准准楷体所书——楚。
没有任何其他复杂的家族徽记,但是晋国人,尤其是北地人谁都知道这个楚是昭和将军楚国栋的姓。
楚家世代从军,满门忠烈,楚国栋更算得上名震天下的战神。十五岁杀海寇,三十岁在西北驱西蒙铁骑,四十六岁奉命镇守北疆。
且楚国栋长子楚瑚天纵奇才,曾力挽狂澜驱赶狄国铁骑,又英勇救驾,只可惜亡于双子夺嫡政变中。牺牲时不过十七岁。次子楚瑜也是因双子夺嫡政变救驾而牺牲。
楚将军即便是人到中年,白发人送黑发人,却也强忍痛楚,每日风雨无阻的练兵,成为晋朝最坚固的一道防线。
现如今,楚将军都已有六十五高龄,但据闻还是驻守晋朝边境,最最苦寒之地。
因此楚将军的铁血忠义,几乎都是用血汗书写出来的。
想着自己曾经为秀才所熟知的政事,陈明笑了笑。
他之所以敢带着整个宗族还有乡亲们翻山越岭前来,也是因为敬畏楚家的风骨。
感慨着,陈明眼中带着些敬意看了眼粥棚,回眸带着警告看向随行的众人,道:“楚将军体恤我们,我们也得按着他们的规矩来。莫要抢食。”
最后四个字,格外拔高了音调,强调。
难民们极力忍住口水,胡乱的点点头,眼眸依旧直勾勾的盯着粥棚。但鉴于这些逃难岁月里对陈明的信服,此刻也不敢有其他行动。
镇守粥棚的士兵伍长见状满意的点点头。
自打收留难民后,还是第一次碰见算有纪律性的一队伍。示意下属留意领头的,伍长态度和善的开口朗道:“所有人分男女排队,去大澡堂洗个澡,一定要把身上的脏衣服全都换下来。少爷小姐们心善,都准备了衣物。咱们穿新衣服,这也算除除晦气,重新开始!洗澡后先喝汤药,直接吃饭肠胃都受不住。不是不让你们立马喝粥,是猛得一下子吃喝,身体受不住。都成功闯过关东了,咱们最后一步也坚持住!有生病的,也不用担心。等洗漱过后,会有军医前来……”
听得吩咐,又有人在前头带路,陈明带着所有人按着规矩办事。每到一处,众人都觉得富贵堂皇,好似在仙境之中。
喝了粥,感受着粥缓缓流过身体带来久违的暖意,陈明一行人又按着吩咐到达户籍处。
因有了力气,又有对未来的憧憬,陈明不由得抬眸打量了一眼户籍处。
这一处也是沿着城墙修建起来的,占地极大。跟先前所见的换洗处、食堂、校医没什么区别,一看都是临时搭建起来,摆设极其简单,都是只有桌登,以及从未见过的图文编号。
不过相比其他几处,都有凶神恶煞的士兵镇守着,此处除却士兵外,更多的是书吏。
只不过其中有一个书吏,格外与众不同,让人踏进户籍处的第一眼,就注意到了。
身穿大红的锦绣华袍,外罩着纯白的狐裘,怀里还抱着汤婆子,懒懒洋洋的依靠着椅背,仿若没有骨头一般。但偏偏对方硬生生的撑得住大红大紫的色彩,反倒是将肤色显得越发白皙靓丽,仿若嫡仙下凡。让人莫名就想感慨,对方仿若天生就来享受这人间富贵的。
这样没有仪态的坐姿,也让这富贵公子平添几分病弱的风韵,惹人怜惜。毕竟,现如今不过初冬,哪怕北地天寒,可也还没有到穿狐裘的时候。
且面色也过分白皙了,有些病弱之态。
就在陈明暗中打量之时,就听得身旁有人毕恭毕敬的禀告道:“三少,这一批的难民就是以陈明为首,带过来的。”
三少,也就是楚瑾年闻言猛得咳嗽了几声,捂着绣帕看向陈明,眼里有些愕然:“陈……陈明?哪里人士?”
陈明见状虽有不解,但听得士兵的称谓,也知晓对方乃是楚将军目前唯一的儿子楚瑾年,于是恭敬无比的回答:“回公子的话,学生是宜州人士,因是合族避难,也将鱼鳞图册以及族谱随身携带。可以此为证。”
话音落下,就有士兵呈送相关物件。
楚瑾年喝口参汤润润喉,静静的看着眼前面色蜡黄,但眉眼间依稀还有些俊貌的陈明,眉头簇了簇。
这……这长得虽然还可,但不符合楚飒飒的审美爱好。一开始就不合眼缘,难怪不管经历什么,最终还是有缘无份。
之所以这样形容,是因为他知道这个世界是由《女国公》言情小说形成的。
乱世背景下,从将军家的庶女到楚家唯一的遗脉,顶门立户,再到新朝的女国公,楚飒飒用自己的一生抒写了巾帼女子的传奇。
而楚飒飒,就是他楚瑾年的孪生姐姐。
为弟弟,虽然被一笔带过,但却是小说前期最重要的炮灰人物。
中了名叫一线牵的奇、毒,需要用传说中的黄精灵来做药引子。
黄精虽然很名贵,但对于一个手握重兵的将军来说,还是很容易取的。只不过黄精后头尾随着“灵”,就成传闻的东西了。根据《抱朴子》等书记载,是取之“黄土精华”的意思,形状宛若小孩模样。若是在楚瑾年二十岁之前没有找到,那就干脆定好棺材吧。
当然,小说里楚瑾年十五岁的时候,就因为中了砒、霜,一命呜呼了。楚飒飒因此得了执念,一直在寻找黄精灵,也为小说后期她出面筹建医学院等埋下铺垫。
当当然,楚瑾年现如今还好好的活着,都十六岁了。原因自然是中了砒、霜后,娘亲快准狠的又给喂了一蛊虫,以、毒、攻、毒,吊了楚瑾年一口气,硬生生的吊回一条命。
也是因此,楚瑾年误打误撞的激发了前世的记忆,才恍恍惚惚的发现自己竟然赶时髦的穿书了。
但无奈在前世,楚瑾年就是一条富贵咸鱼,拿着分红潇潇洒洒的富二代。这一世明白自家亲姐是女主角,也没想着仗着剧情出人头地之心,就想靠着姐姐继续过咸鱼生活。
可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的大旱,实在太严重了。
严重到有难民奔向了北疆。这个在全晋国老百姓眼里,是最环境最恶劣,是流放穷凶极恶罪犯的地方。
因此楚瑾年只能硬着头皮,仰仗着楚家在北疆的力量,靠着自己曾经看过的小说,磕磕绊绊的建立难民收留的制度。
得亏《女国公》虽然是架空朝代,但北疆的地理位置,约莫的是东北。
东北这疙瘩,好歹还算地理考点之一,楚瑾年这个富贵咸鱼,记得黑土,记得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勉勉强强的算有个金手指了。
至于其他的……
别问,问就是后悔当初没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不过,到底还有个开国皇帝备胎姐夫在!
掐指算算,未来姐夫之一的顾靖此刻已经在家乡率领父老乡亲们反了。
所以未来还是很美好的。
楚瑾年越想,眉眼间的希冀神色也就浓烈了几分,看向陈明的眼神也亲切了几分。
毕竟,男配都上线了,离男女主偶遇就不远了!
陈明迎着楚瑾年望过来的眼神,心中忐忑不已,小心翼翼开口:“可……可有什么不妥?”
“你识文断字?”
楚瑾年回过神来,面色一板,道:“那就协助书吏做好登记的工。让乡亲们按着自己的长处如实填写自己能够干的事情。我们会以此为分班的依据。”
顿了顿,楚瑾年横扫了眼屋内的众人,神色肃杀,眉眼间的柔光顷刻间带着些犀利,“我也不瞒大家,整个北疆,除我这个病患外,所有人都在节衣缩食,为明年开春的大战做好准备。狄戎等部落不是傻子,对方知道咱们晋国大旱大灾,因此就趁机来抢夺城池。所以,我们得供着前线的将士们。他们要是伤了要是败退了,我们等不到老天爷天气好转!”
“因此,你们要是不遵守新希望营地的规矩,休怪我不留任何情面,整族连坐!”
最后一句话落地,震撼的陈明一行人都惊悚了起来。
无声的威压在空气中流转,过了许久陈明才恍恍惚惚回过神来,再一次的弯腰行礼,郑重道:“谨记三少的教诲。我们一定会遵守营地的规章制度。”
一听陈明开了口,其他人也纷纷附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