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阅小说网】地址:aiyuexsw.com
颜大人重新躺回床上,依旧翻来覆去的睡不着。若真有人从中梗,那会是谁?是这几家内部的人?还是这几家的仇人?按说不管是什么仇怨,也不该做这等下之事,他更倾向于是四家内部的人。若此猜测为真,捣鬼的是这四家内部之人,那么,他的目的又会是什么呢?
颜大人在心中反复思量,这场倒错的姻缘若成,得利的无疑是赵家和李家。以赵家家世,本无可能与林家这般人家结亲,这也是赵家人如此惶恐的原因,他们到底是底蕴太薄。而李家,只是清贵的翰林之家,李家小姐自幼受教于顾大儒儿媳膝下,素有才德之名,因顾大儒欣赏赵公子天资出众,又勤奋好学,特意为双方牵线,才有的这桩姻缘。以李小姐家世,原本也是不能嫁入唐家这等高门望族的。这两人算是得益者。而对于另外两家,唐公子和林小姐,就很亏了,二人都是长子长女,姻缘关乎家族利益考量,却一个下嫁,一个低娶,这是委屈大发了。若以这般考量,李家和赵家最为可疑,然据他所知,这两家实在没有这样的能量,也承担不起事败后唐林二家的报复。
事情又陷入了死胡同,颜大人却并不灰心,他断案多年,进入死胡同的案子多了去了,既然用利益分析不成,那就再分析到底谁有能力这么做。首先,此事一旦传开,对女子名节影响极大,不太可能是女方家干的。不过也很难说,李小姐可能有动机这么做,但是她长年处于闺中,哪里来的人手?李家可并不富裕。林家则是血亏,绝不可能这般坑自家女儿。那么男方呢?谁有这个能力?赵公子不太可能,赵家虽然巨富,但是在官员眼中,真的算不上什么,这等后果他承担不起。如此,便只剩下了唐公子,唐公子确实有能力这么做,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这对他完全没有好处呀。
颜大人思来想去,怎么也想不明白,只觉得思路又重新陷入了死胡同,索性倒头睡觉,等明天再想。他一向心宽,决定了睡觉,便立刻睡着了。一夜好眠,清早起身洗漱,精神甚好,他轻松的哼着歌儿,正在整理仪容,贴身仆从来报,说是秀才们岁考的榜单下来了,赵泽是第一名。颜大人忍不住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来,他最喜欢这种肯上进的后生,遂吩咐仆从准备一套文房四宝,送去给赵泽,以示鼓励。仆人听了,忙答应着去了,颜大人心中高兴,不由得拈胡微笑,赵泽这人性情平和,聪慧颖悟,祖上虽是商贾,却一点也不曾沾染上商贾的精明与势力,反而颇为淡泊,这可真是难得,难怪连顾大儒都喜欢他,还特意为他牵线保媒,......
一想到顾大儒,颜大人心中一阵悸动,顿时变了脸色。他忙坐下,重新整理思绪,昨日看卷宗,林小姐的丫鬟曾说,林家对唐家屡次更改婚期非常之不满,认为此次成婚太过仓促,然唐家则说是因为老祖母身体不好,想早日看到爱孙成婚。孝道一出,林家不好反驳,只得允了。他之前不曾注意到这一点,此刻却忽然想起一事来,那唐公子,也是跟着顾大儒学习的,他和李小姐,很可能是认识的。顿时,一个可怕的念头浮现在颜大人脑海中,真的会有人做出这种事吗?
颜大人在官衙中反复踱步了几个时辰,终于做出了决定。先发海捕文书,搜索那个失踪的轿夫头子,其次遣人去打听那帮绿林好汉,那天到底是因为什么而起纠纷,第三,则吩咐赵家人立刻去请个医师来,给林家来的婆子好好看看,看她到底是吃了什么东西,才坏了肚子。
结果出来最快的是赵家。赵家请了本城名医给那婆子看病,很快得到结论,说那婆子并不是单纯的水土不服闹肚子,而是被下了类似巴豆的烈性泻药,医师根据症状,还列了几种可能的药物名单。其次则是查探绿林好汉的人回来禀报,说那帮绿林好汉已经离开此地不知去向,不过据打探,这场纠纷下来,只重伤了几个,却无人死亡。唯有搜捕那轿夫头子的,毫无音讯,生死不明。
颜大人心中已确定了几分,他拈着胡须,正在细细思考,下一步该如何动,忽然,仆从来报,说是唐家遣人来,还送了一份薄礼。颜大人心中奇怪,他与唐家一向无来往,这不年不节的,送的什么礼?况他这边刚怀疑唐家,唐家便送礼过来,究竟有何意图?他拈着胡子思考片刻,吩咐道:“拿来给我看看。”
随礼一起来的,还有一封信,颜大人拆开信来细看,不过是些官场套话,并无新意,他放下信去看礼品,也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不过是些土特产。唐大人正摸不着头脑,仆从在一旁提醒道,礼品还有一件,他定睛一看,确实还有一件,是一只细长的锦缎长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副装裱好的画卷。颜大人缓缓展开画卷,细细一看,顿时大怒不已:“唐家人这是在威胁我?”
他含怒抛下画卷,提起笔立刻就要写文书,然而刚刚写了个开头,很快就冷静了下来,他重新放下笔,眉头紧皱,拈着胡须不停地在心中思量。
那副画并非凡品,画下有落款,乃是荆楚王临。王临在本朝乃是个传奇人物,此人三元及第,书画是本朝一绝。然而有才华的人脾气多不好,此人出身大家,自小傲惯了,脾气尤其的差。当日,他考中进士后,被皇帝留在翰林院,出任侍读学士,结果只做了三个月,皇帝就受不了他了,想要把他远远的打发出去。这王临也很傲气,皇帝不待见他,他还不乐意伺候呢,反正他家里也不差钱,索性辞官做了个风流名士。
这王临除了才名出众,还专爱打抱不平,最为出名的事件,便是撰文为太.祖年间的林秀英鸣不平,文中历数太.祖各种不厚道,深深为林秀英不平,文末还告诫有女儿的人家,择婿一定要首重德行,万不可选太.祖那般人。此文一出,顿时掀起轩然大波,当朝皇帝得知后,气的半死,却并不能对这王临如何。王临本人除了轻狂外,并无德行问题,人家持身正的很,又不在朝中为官,根本无从惩治,再说就是皇帝本人,私下也觉得太.祖当年做的不厚道,清流文人中,心中有微词的更是不少,只是嘴上不说而已。无可奈何之下,皇帝遂装聋哑,只做不知,王临则因此事,名声大噪。王临是真心同情林秀英,不仅为她撰文,还画了很多以她为主题的画儿,他本是画坛大师,一副品千金难求,偏王临本人一辈子都不缺钱,从不肯轻易赠画于人,故而流通市面者极少。
唐家赠的这幅画,名为秀英侍亲图,乃是王临晚年所画,下笔温柔细腻,不比年轻时义气愤懑,隐隐透出一种沧桑悲叹感,是一副不得多得的好品。画中林秀英布衣荆钗,秀丽温婉,正在院中舂米。舂米是个辛苦活儿,故而她一边干活一边用袖子擦着汗,身后是一间简陋至极的破旧房子,从微微敞开的窗户中,还能隐隐看见有老人侧躺在床上,床边还放着一只药碗。
颜大人拈着胡须在室内踱来踱去,心中反复思量。唐家这是表明了态度,不愿要回林氏,甚至还隐隐以林氏名节来威胁他,不要再查下去了。若以颜大人之性情,是绝不肯受这种威胁的,他向来怕过谁?大不了辞官回家种地,他们家也不是没有根基的人家,唐家还能怎么样他不成?然而反复思量之后,唐大人还是觉得,这事不能任由自己性子来,他若坚持彻查到底,除了自己博得一个清正刚直的好名声,于其他人,又有什么好处?此事一旦公开,林唐两家必定反目,其中受害最深的,就是唐公子和林小姐。唐公子会因此声名尽毁仕途无望,当然这也是他活该,然而林小姐着实无辜。
事情一旦公之于众,林小姐业已失身,唐家又不肯要她,她只能回林家,或者留在赵家。然赵家与唐家门第相差甚远,此等落差之大,又是自己未婚夫有意所为,只恐林小姐心中承受不住。况市井之中,最有一等无耻之人,惯爱嚼舌根乱编排人,又欺软怕硬,林小姐被未婚夫不喜,他们不会觉得林小姐可怜,只会猜测她是否德行有失,以至于被婆家嫌弃。这等流言蜚语,杀人于无形,成年男子尚且难以忍受,况林小姐这等闺阁娇女,若她想不开自戕或者郁郁而终,岂不是他颜景行的罪孽?再有很重要的一点,他虽然推测出,此次交换新娘乃是唐公子所为,唐家也隐晦的承认了,但若要具体定罪,却没有确凿证据。一个老婆子被下药了,也能算是证据吗?轿夫头子下落不明,只怕已不在世上,他颜景行没有包拯断阴的本事,不能拘得鬼来做人证。绿林好汉又向来行踪不定,就更不能指望了。此事若公开,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思及此,他难得的犹豫了。
此事若不公开,只推说是天意弄人,谁又能去找老天讲道理?也只能认命了。赵泽之为人品行都是上上等,唯一吃亏在家世上,也不算辱没了林小姐,这勉强算是一段良缘佳话,只是便宜了唐公子,无法惩戒一二。颜大人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判决此事为意外,只是虽已反复权衡,到底心中憋屈不过,遂决定待此事完结后,便写公文给林远宁,在文里行间暗示一二。那唐公子既敢如此行事,自然也该付出些代价。
颜大人恼怒于唐家威胁他,此番心事若被唐父得知,必定要大叫冤枉,他真心没有威胁的意思,仅仅只是隐晦的暗示和提醒。然而唐父并不知道颜大人所思,他此刻正坐在书房里,问随从道:“大公子怎么样了?”
随从道:“大公子并无大碍,就是跪的太久了,有些行走不便。”
唐父气道:“这个孽障,竟敢做出这等事来。我这罚的还是轻了。”
那随从只静立一旁,并不敢随意答话。半响,唐父叹了口气,又道:“你去寻夫人身边的墨菊,取了去岁高太医所赠的活血通络膏,送到大公子房中去。叮嘱他屋里下人,好好给他揉揉。”
那随从忙答应着去了。随处一走,唐父笔挺的腰板瞬间佝偻下来,他无力的靠在身后椅背上,神色一阵颓然,只觉脑中一跳一跳的疼,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声:儿女都是债。
唐家与林家交好已有两代了,自来同进同退,守望相助。当日,他听到随从禀告此事时,简直以为自己在做梦,这是他养的儿子吗?怎么感觉这般陌生?将自己已定亲的妻子,往别的男人怀中推,他儿子这胸襟,他这个做老子的,真是自愧不如。若不是儿子成婚当晚,深夜之中连着出去三趟,引起了随从的注意,他这个当老子的,还被儿子蒙在鼓里呢。他可真是养了个了不起的儿子,唐家这是造了什么孽,此事一旦被族老们知道,能当场废了儿子的宗子之位。他看着也不傻,这干的都是些什么事?
唐父头疼的很,这事说起来也要怪他。他年轻时一心扑在科举上,妻子又是宗妇,整日忙碌顾不上儿子,只好把儿子交给母亲带。祖孙隔辈亲,待五岁该启蒙时,他才发觉儿子已被娇惯的不成样子,遂不得不对他更加严厉些,以图纠正他的性子。也许是他矫枉过正了,这孩子面上听话顺从,实则却是个心思重的,什么事都爱放心里,一直积压着,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来个大爆发,惊掉一地眼珠子。
此次之事,是唐家对不起林家。林家家风如何他是知道的,林远宁其人他更是了解,唐父一直对这门亲事相当满意,却不想被儿子来了个釜底抽薪。一知晓事情始末,他立刻派人处死了那轿夫头子,那人自以为拿住了高门公子的把柄,勒索个没完。这等人是不能保守住秘密的,下次若有人给更多的钱,只怕什么都会说出来。至于绿林好汉的事,他并不清楚,他也很是奇怪,儿子居然会认识这等人,不过那不重要,眼下最要紧的,是将这事死死按住,一定要把影响降到最低。
唐父并非迂腐之人,觉得女人失节了,就应该自尽以全节,他根本不在意林氏是否失身,林氏本人的素质,以及她身后的林家,足以抵消失身一事,况此事本就是他儿子的过错,他可没脸去责怪受害者。然而问题就在于此,此事既然是他儿子主使,那就不能再娶林氏回来。林氏毫无过错,他已经不喜她到了如此地步,若再强压着他重娶回林氏,只怕夫妻之间要势同水火。纸是包不住火的,夫妻不睦,交换新娘的事情,早晚会暴露出来,到时候和离尚且是轻的,两家反目成仇,儿子名声仕途全毁,宗子的位置也绝难保住。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他到底更疼爱自己的儿子,只好对不住林家姑娘了。唐父已派人打探过赵家公子,那也是个好孩子,只除了家世稍低,若论及品行,他儿子尚有所不如。只要林家姑娘能过的好,林家人就算生气,也不会反应过于激烈,毕竟要顾虑孩子名声,如此,也可保全了自己的儿子。只是二家以后,若再想如之前那般守望相助,可就难了。
唐父在书房里头疼,唐大公子唐缄却坐在自己房间的榻上,眉头紧皱,牙齿紧咬,疼出了一身冷汗,他的书童正蘸了药膏,用力为他糅腿。他已在祠堂跪了好几晚,并且还要继续跪下去,这是父亲对他的惩罚。自嘉兴府颜大人遣人过来之后,李小姐便被请到了客房居住,他已有好些天不曾见到她了。本来,他也可以如赵公子那边一般,先生米煮成熟饭,然而那个轿夫头子不停地出幺蛾子,拿捏着把柄一会要这一会要那,一旦不给便嚷嚷着要出去说,害的新婚之夜他连着出去三趟,引起了父亲注意,借口祖母生病,分开两人,一直到颜大人遣人来。
他的腿淤青的吓人,揉开更是钻心的疼,唐缄强咬牙忍了下来,结束后已经是满身冷汗。他也不想去梳洗,只蜷缩在榻上,向书童道:“我想睡会。半个时辰后叫我。我还有一章书要读完。”
书童忙应下了,拉过被子轻轻帮他盖上。
者有话要说:
我的老毛病又犯了,啰嗦起来没完没了
《仲月之秋[润玉同人]》转载请注明来源: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