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已看完,文皎便叫人上纸墨回信,又对黛说:“咱家要往京城送年礼,你想给谁写信,这几日写好了给我,我让他们一并带去。”
黛便也开始写信。
这一回信便是一两个时辰。等写完,一个下午不觉就过去了。
文皎只觉得坐的身上犯酸,再一看黛,也似是不大舒坦,便笑道:“别自己锤了,她们有专做这个的,叫她们来。”
于是她两人便一人身边围了两个丫鬟捶腿捏肩膀。
不一时人报:“老爷来了。”
黛忙站起来相迎。
文皎却扭头朝门口笑道:“我正叫人捶背,请老爷恕我不起来罢。”
林海进来一看,笑道:“夫人安心坐着便是,客气什么。儿也快坐着罢。”
黛依言坐回炕上,林海在下面椅子上坐了。
文皎便和林海说了今日娘家来信,女师傅已经找好等事。
待吃了晚饭,黛回自己院子,文皎屏退下人,才和林海说起苏皇后信中提醒他小心谨慎等语。
林海抚须沉思:“只怕娘娘是听到了什么风声。”
文皎坐在林海身边,想起以前看到的各种红楼解析,林海有可能是在盐政位上被人害死的云云,不由担心:“可是有人要……”
林海拉着文皎的手,笑道:“做盐政自然是步步陷阱,但也不是说必然就会跌进去粉身碎骨了。我在官场多年,夫人只管放心。”
见文皎还是一脸不放心,林海再思索一回,索性直说:“这几年,两浙盐政确是暗潮涌动。我私下查出私盐贩子与朝中不少高官大族都有联系,里头竟还有上皇宠臣甄家。”
甄家是贾家的老亲,和宁荣二府关系甚是紧密。
上皇六巡江南,四次都是甄家接驾,可见甄家荣宠之盛连贾家都及不过。
她和林海成婚,林海要对付上皇一脉的人是皇上皇后和他们之间的默契。可苏文皎没想到林海竟会这么快就和甄家站在对立面。
林海心中究竟是怎么想的?一面是提携他的上皇和先妻娘家,一面是新帝和才过门的新妻……
若将来林海顺利将甄家除去,宁荣二府得知,又会何反应?
苏文皎再看向林海时,眼中便带了探究。
林海察觉到她的目光,心下略思索,笑问:“夫人怎么这么看着我?是有什么话想说?”
林海以直相问,文皎却没有想好是否要据实与他谈论这些。但原著里的林海之死,在这个世界应就是因为这件事。
若非有人谋害,怎地一个壮年健康男子两年之后就一病没了?
别说是因为贾敏去了,黛也有了着落,林海觉得了无牵挂,所以离世。现在都推崇“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因此自残自戕都是不孝的行为。林海为文人士大夫,必然认同此种理念,不会因为妻亡就糟践身体。
文皎还无法直接问林海准备以后用什么态度对贾家。
思索再三,她笑道:“我是担心老爷。”
林海眼神微动,叹了一声:“换做以前,我想动他们,只怕还要筹谋两年才有五分胜算。可娶了夫人,成了皇亲国戚,倒是十拿九稳了。娘娘只怕是在提醒我,皇上要急着看此事的成效。”
他笑道:“夫人……真是我的福星啊。”
就算林海说已十拿九稳,苏文皎也尽她所能让他更安全些。
荷包总有不戴的时候,她又找机会进了一次空间,亲自下厨,将解毒的珠子放到给林海和黛做的汤羹里,看他们父女全吃完了才放心。她决定事情结束之前,每隔半年一家三口都要服一颗药。
不仅如此,她还和许嬷嬷详细调查了家中每个下人近日的动态,做到不留一个死角,不放一个包藏祸心的人在林家。
官场上的事情她只是一知半解,能替林海做的她都已经做完了。余下就只能看林海自己了。
本来文皎不与他交心,林海颇觉遗憾。但文皎默默做了许多,他又都看在眼里,十分感动。
见家里的篱笆不动声色就扎紧了,谁也没惊动,他又对文皎有些敬服。
文皎并不知她在林海心中的形象又上了一个台阶。
年关将近,庄子上来送这一年的出息,林海又郑重将前院账本和库房钥匙交到她手上。她还要算一年的总账,又要各处走礼,各处走礼的下人还不能出去得太晚,总要让他们也除夕之前赶到家里过年,人手颇有些捉襟见肘,她又要计算最优解。忙得脚不沾地,她连黛也日日被拉壮丁干活。
五年前贾敏生了儿子,因两个孩子身体都不好,儿子的身体比黛还差,贾敏免不得把心思大半都花在孩子身上,对家中的事便没那么上心。
后来儿子得病去了,贾敏也一病去了,家里的事交给两个姨娘,虽然没什么大错,只是大事她们并不敢自专,总要回禀林海。因此这几年林海没少操心家里的事。特别是一到年关,他不仅要忙差事,还要分心看看后院,每年过年都身心俱疲。
今年是几年来林海过得最舒坦的一个年关。
家中不需他费半点神,他只需全神贯注的应对差事。再加上身体大好,他竟颇有几分神清气爽之感。
文皎忙过年几乎日子都忘了,待回过神已是进了腊月好几天。见别家给林海送生辰礼,她这才想起林海的生日是十二月初六,掐指一算竟只剩三天。
她忙问许嬷嬷:“往年老爷过生日可有什么旧例?”
许嬷嬷一听也愣了,忙请罪:“我糊涂了,竟没想起来提醒夫人。从前老爷生日,若不请外人,老爷就只和先夫人吃一桌小宴,再给姨娘们赐下席面。老爷三四年没有做过生日,我一时也忘了,还请夫人莫怪。”
算算三四年前,正好是贾敏的儿子去了。
文皎笑道:“不怪嬷嬷,毕竟多年未办,一时记不住也是有的。既从前也不大操大办,今年就还照旧例,我们一家三口儿一起吃顿饭罢了。”
她有意去一去这几年林府的冷清意,便说:“吩咐下去,老爷生日那天,叫厨上都做了拿手菜来,天冷了,不吃凉的,凑齐十六道菜八道点心,做得好另有赏!姨娘们按院子,两人赐一桌席面。来不及请什么大班子了,只把上次请客叫来的那几个说书唱曲的再请来。到了正日子,叫全府上下分好人数儿,都来给老爷磕头,每人赐一道菜,再赏一个月的月例,正好快过年了,热热闹闹才好!”
许嬷嬷笑道:“夫人真真是仁德宽厚体贴。”
许嬷嬷去了,文皎却又开始犯愁。
这是她和林海成亲后,林海过的第一个生日,她还未预备礼物,也不知送什么好。
若送金银装饰,她嫁妆里有一大堆,只是未免俗气又见外。若是送亲手写的字或是画的画,她自觉书画水平也算中上,但估计不入林海大才子的眼。
妻子送丈夫东西,也多有送针线的,可就剩三天了,做大件衣服是别想,做鞋也来不及,就连荷包也来不及做精致些的,难不成就送个粗制滥造的荷包香袋儿?她觉得拿不出手。
思来想去,文皎总没个头绪。
今日张家姐妹请黛过府去玩。文皎想黛小小年纪就跟着她忙了十几日家事,是该好好放松放松,便力劝黛去玩了。不然她倒可以问问黛。
黛下午回来,文皎一说这事,黛也是满脸懊恼。
文皎忙将黛搂在怀里安慰:“这事不怪你,连我做大人的都不记得了,就算怪谁,也该怪我没早早想起来和你说。”
黛却道:“太太今年才认识爹爹,近来又这么忙,不记得也是正常。我却从小就是爹爹的女儿,应该是我想起来告诉太太才是呢。”
文皎噗嗤笑道:“罢了,咱们对着认不是,怕不是认到明天了。我倒有个好主意,儿,这两日你也别管家里的事了,你不是才和晴雯学了打络子,我嫁妆里有一块福寿如意的佩,找出来给你,你这两日打了络子送给你爹爹可好不好?你爹爹见了你穿的佩定然喜欢。”
黛笑道:“那我就不和太太客气了,只是太太要送什么?”
文皎才要说话,林海便回来了。
他从外面听到一言半语,进屋笑道:“谁要送什么东西了?”
文皎下榻给林海摘掉披风,笑嗔道:“老爷真是的,自己都要过生日了还不知道。”
林海一愣,失笑道:“我都忘了,多谢夫人还想着。”
文皎笑道:“妾身备下了玩意儿,夜间还备下了水酒,那日若是无什么大事,请老爷赏面,早早回来。”
说着,还认真行了个福礼。
林海拉起文皎,笑道:“夫人如此盛情邀请,为夫怎忍心拒绝?夫人快快请起。”
到了十二月初六,文皎早早起来,精心打扮,还给林海拿出一身暗枣红色的衣裳,笑道:“今日是老爷的好日子,老爷可要穿得喜庆些才应景呢。”
林海四十出头了,平日即便在家也都穿些暗色稳重的衣服,也就新婚那几天穿了几天红。看文皎笑得促狭,他也有些不好意思。
梳洗毕,文皎请林海坐,深深一个蹲福,认真道:“妾身恭祝老爷福寿延绵,事事顺遂。”
林海有些感触,忙起来扶起文皎。
文皎靠在林海肩上:“我不会说什么好听的,只希望老爷能一切顺遂,我能长长久久的和老爷一起。”
当然,前提是他别生二心。
林海安慰的摸着文皎的肩膀:“我定不负你。”
不管你这话是真是假,我也不会负你。
饭毕,文皎笑道:“老爷别急着走。”
说着,她给许嬷嬷使了个眼色。
一群人簇拥着林海来到文皎日常理事的抱厦厅,家下人一批一批过来行礼,恭祝林海生辰。
林海都含笑叫起。待众人都行完礼,他笑道:“夫人有心了。”
文皎笑道:“他们行礼是尽他们的孝心,如今全了礼,我不耽误老爷了。只盼老爷处理完公事早些回来,还得赴我的宴呢。”
林海答应:“我一定早回。”
他言出必行,文皎才午睡起来还没半个时辰,他就到家了。
一家三口儿坐在一处,听曲儿听书,虽然不如贾府人多热闹,但三人心中没有芥蒂,更显其乐融融。
到了晚宴,黛果然拿出了自己打的络子送给林海。
林海一看便知佩是文皎的手笔,又兼是黛亲手打的,果然十分喜欢,当场就戴上了。
文皎却拿了个匣子,打开笑道:“我知道老爷最喜读书,这是我旧年在宫里手抄的几本宫中所藏孤本,赠与老爷,也算是它们再有了用处了。”
林海郑重接过,翻看果然一字一句都是认真誊写,蝇头小楷也十分娟秀,颇有风骨,心内不由赞叹,笑道:“倒不知夫人还有这笔好字,为夫十分佩服。”
夜深了,黛回房。
林海不知是否因多吃了几杯酒,拉着文皎不肯放。
服侍的人都知机退出去了,文皎却更觉羞窘:“老爷今儿是怎么了?”
林海带着酒气的呼吸喷在文皎耳边:“夫人分明有话想问我,怎么到现在还不问?”
他声音缠绵:“我等了夫人数月……”
文皎面上发烫,抿唇看向林海的双眼。
这是在色·诱她吗?
小说推荐:《欢迎来到我的地狱》《守寡后我重生了》《回到84,成了乔丹一生之敌!》《山野小闲农》《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从盒而来》《穿越七零:杀手从良》《长生家族:从开枝散叶开始》《长生从炼丹宗师开始》《历史人物的现代生活》
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红楼之黛玉后妈不好当》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