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

第59章(第1/2页)

春日香港维多利亚港湾,天高浪平,风和日丽。

香港民生公司在“雁门”轮餐厅召开慰问茶会,“虎门”轮和“民俗”轮的船长周海清、海礼士也在座。两人用英语交谈,周海清夸赞海礼士引领“民俗”轮驶过台湾海峡,海礼士恭维周海清首航澳门成功,两人不时呵哈笑。应邀到会的坐在他俩身边的卢作孚也用英语插话,称赞他俩,希望他俩团结合作。ok!好!两人笑答。慰问茶会开始,香港民生公司经理杨成质做了简短的工作总结,表杨了先进。职工们边喝茶磕瓜子边听。之后,职工们自编自演节目。返回“民俗”轮来的翠月自然要出节目,轻车熟路的她边舞边唱:

暖云如絮雨如尘,不见梅花却见春,

十二月中都不闲,无边大海未归人。

蛮花匝地红于锦,水浪兼天白似银,

谁说道衡离思苦,巴山蜀水尚堪亲。

卢作孚听着笑,发现她那唱曲没变,唱词却又有改动,心中高兴,思乡之情尤生。朱正汉听着,笑得蜜甜。翠月的外公没有病危,思念外孙女了,编了借口让翠月回去看他。翠月见外公精神矍铄,好端端地,好是责怨,也体谅外公心境。小住几日后就匆匆返回了岗位。

翠月这一唱,引了满场喝彩。到会的卢国维、卢国仪也都鼓掌叫好。

霍成金鼓动道:“再来一个,要得不?”

“要得!”周海清附和。

“ok

!”海礼士附和。

“哗哗”的掌声。

翠月不畏场,又展喉唱了那支“心中只有船上郎”的歌子,唱得男人们心痒痒地,使劲鼓掌。翠月好得意,霍成金嚷着还要她唱,朱正汉对霍成金说,可以了。霍成金就把矛头对了朱正汉,嚷道,这里有个汉子要唱川江号子。大家就齐鼓掌,要朱正汉唱。朱正汉急红了脸,说我唱不好。卢作孚笑说,你就唱,自娱自乐嘛。翠月过来拉他,正汉,胆子大些,你就吼一嗓子。朱正汉推诿不过,只好登场,情急中,想起跟许五谷唱过的川江号子,就吼了那“缠不上妹不收心”的号子。朱正汉这么一吼,翠月那眼睛就热漉漉地,想起牺牲的许五谷和表哥孙正明来。

全场掌声、喊声、笑声四起,好是热闹。卢作孚拍掌大笑。他身边的卢国仪笑出了眼泪。卢国维边鼓掌边对父亲说:

“爸爸,这家乡的歌和号子好听!”

卢作孚点首:“听起亲切!”

表演节目之后,卢作孚发表了即兴讲话,对职工们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尤其说道:“……我还要对工程队的全体人员进行表扬!啥子叫自力更生?啥子叫苦干实干?啥子叫勤俭节约?”双目灼灼,“我们工程队全体人员的所作所为,就可以回答这些问题,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我建议,香港民生公司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奖励!”

人们鼓掌、说笑,议论纷纷。

慰问茶会结束后,全体人员到甲板上合影留念。

大海、海岸、轮船、塔吊做背景,这些或西装革履或衬衣短袖的船员们聚到一起,或站或蹲或坐。穿了深色西装、白衬衣、打领带的卢作孚没有居中,他站在第二排左起第四的位置,笑盯镜头。“喀嚓!”这张照片留下了民生公司干群的平等与和谐,留下了珍贵的历史。

拍照完毕,挨站在翠月身边的朱正汉还在笑,春日下的他阳光满面。卢作孚看朱正汉灿烂的笑脸,心里一片阳光。朱正汉对他说了实话,他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到了民生公司之后才加入的。卢作孚就想起34年7月“民法”轮首航成都的事情,船行秀丽的岷江,他和朱正汉在“民法”轮上笑谈:“哦,你都看些啥子书?”“啥子书都看,你办公桌上的书我也看过,有本恽代英给你的书我就看了。他那‘山再高,没有爬不上去的;路再远,没有走不到的。有胆子的向前走吧,有力量的向前走吧。’的话说得好呃。”不禁感慨万端。卢作孚不晓得的是,朱正汉常常是两天一个电报,三天一封信向延安汇报民生公司的情况,中共党组织对他和他管理的民生公司是信赖的。

这天晚上,朱正汉领了西装革履的古耕虞来到新宁招待所卢作孚住屋。老朋友相见,卢作孚格外高兴,握了古耕虞的手说:

“耕虞,你这个‘猪鬃大王’现在可是外贸专家了!”

古耕虞笑道:“专家说不上,商人,商人一个。”

两人一番说笑,古耕虞不笑了,说到了正题。牵线人的古耕虞特地来领卢作孚再次去与一个人晤面。卢作孚的心扑扑跳,对古耕虞说:

“耕虞,谢谢你让我认识了他,我立马就去见他!”

“好,那就走。”古耕虞起身说。

“走。”卢作孚起身道。

古耕虞是领卢作孚与中共驻香港代表张铁生再次晤面。晤面地点不在新宁招待所,也不在公司办公室,而是在停泊港内的周海清任船长的“虎门”轮上。在整个驻港期间,卢作孚一直同中共党组织保持着联系,晤面处还有“石门”、“祈门”轮。这些情况,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其他人是不晓得的。

海风阵阵,涛声哗哗,繁星点点。

张铁生与卢作孚来到一间客舱密谈,古耕虞与二人拱手告别回自己公司去,朱正汉在舱外把门。张铁生是中共港澳工委的地下党员,早在41年,卢作孚就对他有所了解。当时,不少名人都在香港办进步报刊,如邹韬奋主编的《大众生活》;茅盾主编的《笔谈》、《文艺阵地》;郁风主编的《耕耘》;张明养主编的《世界知识》。也有张铁生主编的《青年知识》。还有中共驻港负责人廖承志定名的《华商报》,总编辑胡仲持、夏衍等人参与主持。加上先前迁到这里的《大公报》、《申报》、《立报》、《光明报》。形成的舆论氛围,给灯红酒绿的香港带来了浓厚的抗战气息。这些报刊登载的社论、文章乃至小品令人耳目一新。如邹韬奋发出的抗战吶喊,乔冠华撰写的国际形势分析,夏衍、茅盾笔下的文艺作品与评论,胡绳阐述的思想理论问题,丁聪创作的漫画等,都影响了海内外。当年在香港出现的这个特殊文化现象,使“文化沙漠”顿时变成“文化绿洲”。卢作孚很爱看这些报刊,受益匪浅。

“……这就是民生公司面临的诸多困难。民生公司眼前要办的事情太多,要解决的问题麻烦。当然,我们当全力解决,应该也必须解决。”卢作孚说。

“我们会全力帮助。”张铁生说。

卢作孚点头,充满信任:“谢谢。”

张铁生深情道:“周恩来总理亲自指示,一定要安排好你去北京的事情。我已经与何逎仁先生商量了一个你去北京的初步方案。”

卢作孚两眼放亮:“逎仁从北京回来对我讲了。”这之前,卢作孚已经派民生总公司人事室主任何逎仁到北京,作为他与中央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保持工作联系的常驻北京的代表。

张铁生道:“你离港去北京的一切准备工作,都是在我党组织的缜密布置下秘密进行的,必须要确保你的安全。”

卢作孚深为感谢:“有劳了!”

张铁生端起茶杯:“来,我以茶代酒,祝你早日平安去北京!”

卢作孚也端起茶杯:“我也以茶代酒,再次感谢!”

人逢知己千杯少,两人边喝茶边摆谈,说了许多,话题广泛,谈及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文化建设问题。

卢作孚说:“我呢,曾经有过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张铁生期望道:“说说。”

“我早先说过,根据世界的最高纪录作为目标,根据国内的目前状况作为出发点,所有的产业运动、交通运动、文化运动、国防运动,其方法、历程、所到达的最高纪录,应该通通收集起来、整理起来,摆在全国人面前,摆在关心全国问题的人的面前,使明白什么样是现代的国家,如何才能够立国于现代。”

“我听朱正汉说过,你倡导的通过这四个运动实现国家现代化的想法不错……”

乘小车回新宁招待所的路上,卢作孚很兴奋。

朱正汉道:“卢总,你高兴。”

卢作孚笑:“高兴。”压低声,“跟你们的人说话无拘无束,可以敞开心扉。”想起年轻时结识的挚友恽代英来。

几天后,卢作孚被邀请去到一家高级宾馆的高层套房内,会晤加拿大政府外交部长皮尔逊。此套房比“虎门”轮那舱室阔气多了。内饰豪华,墙上挂有彩画,茶几上摆有中国名茶、外国香槟。这高层楼屋巨大的落地窗外,维多利亚港湾一览无余,蓝天碧海,山峦葱郁,高楼如画。彬彬有礼的翻译传达着他俩的谈话。

“你喝香槟还是喝茶?”皮尔逊道。

“喝茶。”卢作孚说。

皮尔逊为卢作孚泡了龙井茶,茶香四溢。

卢作孚喝茶,晓得此次谈话不会愉快。

皮尔逊坐到卢作孚身边,说:“用你们中国话讲,我们开门见山。”

卢作孚道:“请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太子我啊,最喜欢做好事了封地三年,百官跪求登基!倒拔三国最狂上门女婿我在三国逆转乾坤朕,剩者为王带着美女闯三国臭县令朕怀孕了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大明风流大宋小农民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乱世种田日常春枝缠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我家娘子太体贴我在异世界召唤大唐小说家三国:从麦城称霸世界玄天宗修行记事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谍海无名谍战风云录:大宋清末土司王朕,乃万岁!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