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藏》转载请注明来源: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
磨掉,两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他们俩都见过败家的有钱人,但还真没见过方逸这种方式的败家。
“嗯怎么又出现围岩了”就在方逸往里面切进去大概有七八公分,约莫占到石厚度的五分之一的时候,一片粗晶体又出现在了众人的眼中。
“咦这块料子有点不对”
看到夹石下面原石的表现,余宣的眉头不由深深的皱了起来,正常来说,有夹石的情况出现,说明这是一块料,越往里面肉的品质只会越高,但是方逸所解的这块料子,却是有点违背常理了。
“我还不信了,这里面一定有好东西”
对于夹石那里的肉,方逸根本就看不上眼,他也不懂夹石后面又出现结晶体意味着什么,只是不断的用砂轮片在石上打磨着,在原石上开出了一个二十多公分的窗口来。
第一百六十三章中藏上
“等等,停停下来”
就在方逸将整块原石的厚度切开了差不多有四分之一的时候,一直站在他身边的余宣突然连声喊停,吓得方逸手一哆嗦,连忙抬起了砂轮机。
“老师,怎么了”方逸抬起了头,脸上一副莫名其妙的表情。
“用水冲一下,刚才扬起的屑有些不对”余宣的表情显得有些紧张,也只有他这样经常切石头的人,才能发现那一丝微弱的不同来。
“咦怎么出现这么一层皮啊哎呦,我怎么给切进去了”
当方逸用清水将石表面的碎屑全都冲掉之后,凑上去一看,口中顿时发出了一声惊呼,因为方逸发现,他所开的那个窗口上面的结晶体已经全都被打磨掉了,在平整的表面上,有一道露出了肉的凹槽。
“你让让,我来看看”戴着老花镜的余宣推开了方逸,将强光手电紧紧的贴在了窗口上,不停的变换着各种位置,足足有三四分钟的时间没有抬起头来。
“余老,怎么回事”赵洪涛也是凑在了原石的旁边,只不过被余宣给挡住了位置,他看不到那块原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这怎么可能啊”过了好半晌,余宣终于抬起头直起了身子,只不过在他的脸上,却是露出了一副不可思议的神色。
“我来看看”赵洪涛接过余宣手里的手电,也将眼睛贴在了原石的表面上。
“怎么回事里里面怎么可能出现了籽料啊”
赵洪涛要比余宣年轻了二十多岁,目力自然比余宣好很多,这一看之下,惊呼声立马就响了起来,因为他看到,被方逸切出凹槽位置所显露出来的肉,根本就不是山料,而石的表面,竟然呈现出了一种有点类似梨皮的浅黄色。
皮,通常是和田籽料带有的,厚度非常的薄,大概只有一毫米左右,被称之为色皮,有经验的人往往通过色皮就能观察出一块籽料的好坏,像是外表呈现出黑皮子、鹿皮子枣红皮这样的颜色,里面大会出现上等白好料。
而比黑皮子、鹿皮子和枣红皮等更好的颜色,则是秋梨皮,也正是方逸这块料子呈现出的浅黄色,结合那秋梨皮的颜色厚度和里面所出现的肉,赵洪涛才给出了这是一块籽料的结论。
不过虽然嘴上喊了出来,但赵洪涛的脸上,却是露出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来,因为按照常理而言,籽料大多指的是原生矿风化剥落的山料、山流水料,经冰雪山洪亿万年的冲刷磨蚀而形成的和田籽料。
高质量的和田籽料基本上都采自和田河中,它经过长时间的河水漂流变得细腻晶莹、如凝如脂,才成为著名的和田。
因为其特定的形成环境,籽料一般都是鹅卵石大小,最大的通常也不超过成人拳头,所以别说是赵洪涛了,就是玩了一辈子石的余宣,也没听闻过世上有如此之大的籽料,这才是让两人震惊的原因。
“老师,您说,这是块籽料”
经过这些天的恶补,方逸也是懂得一些石的基本知识的,在听到余宣的话后,方逸也是被吓了一跳,他知道这块原石里面会有好东西,但怎么也没想到,这里面居然藏了一块这么大的籽料
“我要不是老眼昏花的话,这里面就是块籽料”
余宣很严肃的点了点头,回头对孙连达说道:“老哥,你来看看,我反正是从来没有见过这种中藏的事情,玩了一辈子的,这是第一次见到”
“是籽料,就是不知道里面有多大”
孙连达拿着强光手电看了好一会,也是赞同了余宣的说法,籽料和山料是很好区别的,山料虽然也有糖皮石皮也就是围岩之类的特征,但它们这些皮的厚度,往往都是从几公分到几十公分,和籽料的区别是一眼就能看出来的。
“这块料子要是传出去,怕是整个石行都会震三震的”
余宣忽然兴奋了起来,伸手拿起了方逸放在切割机上的砂轮机,说道:“方逸,这块料子由我来解,我倒是要看看,这块籽料究竟能有多大”
从现在显露出来的窗口来看,这块籽料已经有二十公分左右的宽度了,比之常见的籽料已经是大出了很多,但是余宣相信,这块中显然还要更大,现在露出来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看到余宣拿着砂轮机准备分解石的外层,方逸连忙说道:“老师,用砂轮机解挺累的,要不还是我来吧”
切石靠的是机器的力量,基本上不怎么费力,但是用砂轮机擦石,却是要靠手腕的力道,这点力气对于方逸来说无所谓,但换成年逾六旬的余宣,恐怕就是很重的体力活了。
“别,老师我百十斤的原石都能搬得动,别说擦石了,你在一边看着吧”余宣摇头拒绝了方逸的建议,刚才这块料子被方逸擦出来一道凹痕,余宣现在看到还心疼呢。
姜是老的辣这句话,说的一点都不假,余宣擦石的速度虽然没有方逸那么快,但是他更了解石的结构,干起活来效率一点都不比方逸低,仅仅用了一个多小时,就将这块料子周围的透闪石全部都清理掉了。
去掉了外面各种包裹,这块籽料也呈现在了众人的面前,和之前的样子相比,原石的形状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只是整整缩水了好几圈,重量也减少了一半还要多,余宣用双手掂量了一下,说是大概有五十多斤左右的样子。
“好,是最顶级的羊脂籽料”赵洪涛让人搬来了一个大盆,将整块料子放到了盆里之后,即使不用手电透光,也能看到那皮色下面晶莹润滑的羊脂了。
而且籽料的色皮,并不是处处都有的,这块料子几乎一半的地方都没有皮,也能让众人更加直观的看到那种体如凝脂,坚洁细腻,厚重温润的色泽,看到眼里再也无法拨出来了。
“这么大的籽料,我也是第一次得见”
看着浸在水中的料子,余宣也是满脸沉醉的表情,都说大自然造物无奇不有,但是这种中藏的事情,他以前别说见了,连听都没听过。
“余老师,方逸发现的这块料子,要不要对外公布啊”
赵洪涛开口说道:“这么大的一块籽料,不但在石行里是第一次见到,它的形成原因恐怕也很值得研究,有这么一块料子垫底,方逸估计在石行里也能站稳脚了。”
“方逸还是太年轻了,这么一块料子放出去,怕是会遭人妒啊”
听到赵洪涛的话后,孙连达想了想,摇头说道:“这么一块有研究价值的籽料,是可以公布出去的,但就用我和余老弟的名义吧,等我们俩收徒的那天,就把这料子给拿出来”
同行倾轧,不管在哪个行当里都有的,方逸年纪轻轻就能有此发现,估计很多人都会暗中妒忌,日后说不得在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会给方逸使个绊子,孙连达想出这个办法,也是为了保护方逸。
“行,老哥的意见我赞同”余宣点了点头,看向方逸说道:“怎么,会不会感觉我和你孙老师,在抢你的风头啊”
“俗话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两位老师这是在保护我”方逸闻言不由笑了起来,他原本就是一个行事比较低调的人,像是古玩市场的摊子,方逸就很少出面,大多都是三炮和胖子在打理。
第一百六十四章中藏下
“老师,您您和余老师,都要收方逸为弟子”
赵洪涛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件事,闻言不由吃了一惊,要知道,孙连达和余宣都是在行内大有身份的人,能成为他们其中一人的弟子,都是难能可贵的,没成想这二老居然要一起收徒
“这事儿要谢谢你的老师,他要是不点头,我也收不了”
余宣笑着指了指孙连达,说道:“古人的规矩太多,什么传儿不传女之类的,这也使得老辈们的很多手艺和技能都失传了,我和你老师是几十年的老友,这次也算是打破门户之见了”
“好,余老师,这这可是件大事啊”
听到余宣的话后,赵洪涛激动的一拍大腿,说道:“两位老师,这件事交给我来操办吧,您二老列出需要邀请的人的名单,剩下的会场这些事情,都由我来安排,一准让两位满意”
孙连达和余宣收徒,这绝对是古玩行的一件盛事,赵洪涛都能想得到,凭着这两人的面子,那些平日里难得一见的老辈专家们,恐怕都要齐聚到金陵来了。
“赵馆长,这件事还是让我来安排吧”
赵洪涛话声未落,蓝莲忽然插口说道:“两位老师收徒的事情,算得上是私事,您现在是博物馆的馆长,出面安排这种事不是太合适吧要是被人说三道四就不好了”
随身佩戴了方逸所画的那张符箓之后,蓝莲昨儿在没吃安眠药的情况下,安安稳稳的睡了一整夜,她实在不知道该如何感谢方逸,今儿离开扬州的时候,就一直在心里琢磨着要帮方逸操办拜师的事情了。
“嗯蓝董你说的也是”
听到蓝莲的话后,赵洪涛顿时愣了一下,他如果要帮方逸操办拜师的事情,是肯定要动用博物馆的一些资源的,在自己即将升任馆长的这个节骨眼上,还真是难保这事儿不会被人拿去做文章。
不过赵洪涛哪里知道,蓝莲对于国内的体制很了解,知道体制中人最怕的是什么,为了让赵洪涛不和自己争抢操办拜师仪式的事,她才说出那番话来的。
“赵哥,这事儿就要蓝董操办吧”看到赵洪涛脸上露出的为难神色,方逸当下说道:“我给蓝董要雕饰这么多的物件,就算是蓝董给我的报酬吧”
方逸知道,自己帮了蓝莲那么大的忙,她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的表示心意,将自己拜师的事情交给她来处理,也算是了解了这一桩因果吧。
再者就是,方逸对蓝莲做事情的效率很满意,昨儿下午才临时决定去的扬州,到了地方之后酒店什么的都给安排好了,这也表现出了她的能力。
“谢谢,谢谢方先生能给我这个机会”
听到方逸的话后,蓝莲的脸上露出了感激的神色,在昨儿尝试了那张符箓的确对自己有效果之后,蓝莲心中是既高兴又有些忐忑,生怕方逸对后续的事情不上心,那她真的会生不如死的。
“这小子,和蓝莲之间肯定有什么事情”
见到方逸让蓝莲办事,蓝莲还一副感激莫名的样子,场内众人心里都是大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不过孙连达等都是人老成精,却是没有一个人当面问出来的。
“小赵,你觉得这块中,会是什么原因形成的呢”
余宣刚才解石实在累的不轻,这会休息了几分钟,算是缓过点劲来了,他对于谁来操办方逸的拜师宴并不感兴趣,注意力还是放在了这块籽料上面。
孙连达虽然也懂得辨,但余宣知道他对石的研究不是很深,反倒是赵洪涛这几年在国内杂项行当里崭露头角,也算是个专家级的人物了,于是余宣的问题就问向了他。
“应该是地壳变动的原因”
赵洪涛想了一下,开口说道:“一块石的形成,本身就要经过亿年以上的时间,是由酸性侵入岩侵蚀白云石大理岩而形成的
而今天的昆仑山脉北缘所在的位置,就曾经是一片浅海地带,那里有大量的碳酸盐沉积,其中含镁质的白云岩为成的主要物质来源之一,不过我的推断,这块原石的形成年份,还要早于那浅海时代”
“嗯你倒是敢大胆推断,说说原因”
听到赵洪涛的分析之后,孙连达眉头一扬,因为现在石学术界主流思想,昆仑山脉的石矿,都是那片浅海经过地壳变动之后出现的,赵洪涛说这块原石还要早于那个时期的论点,却是从来都没有人提过。
“老师,根据现有的资料分析,白云岩沉积阶段在中元古代晚期,距离现在只有十几亿年的时间,而地球存在的时间却是超过了四十五亿年,在另外的三十多亿年里面,谁也不知道这片地壳发生过什么事情”
相比余宣他们这些老辈人,赵洪涛无疑接受的新思想更多一点,在初步理顺了自己的思路之后,他的话越说越快,“所以我怀疑这块石极有可能是上一个中元古时期形成的,因为某种原因又被卷入到地壳变动之中,从而才出现了这种中藏的现象”
“你说的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我也有这样的怀疑”
听完赵洪涛的
小说推荐:《我在现代留过学》【新思路客小说网】《北宋穿越指南》《我是虫》【八一中文网】【笔迷阁】《我穿成了精灵国的幼崽[西幻]》《灵能者不死于枪火》【小粉书】《非洲创业实录》
打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