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一直以来在百家姓中,都是拥有最多的郡望,从侧面便反应出王姓家族的超强繁荣!
王氏起源于山西太原,从魏晋到唐朝都非常显赫。
与陇西李氏、赵郡李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等七族并列为五姓七族高门。
历尽兴衰沉浮!
从北魏开始,太原王氏最终还是凭借祖上荫功和贵族身份,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兴盛不坠达两百年之久。
从这时开始,“天下王氏出太原”的美誉流行开来。
流风余韵,厚积薄发。
到了唐朝,太原王氏这块沃土中终于孕育出了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一批顶尖诗人。
形成大唐诗歌史上一个目不暇接的诗坛盛宴。
“王而不王,不王而王”!
王氏更趋向于“不王而王”,后面,唐高宗的王皇后即出自太原王氏。
思绪中,李恪冷笑,后世的这种辉煌,恐怕就此不复了。
今日,他要灭了王氏一门!
“家猪,奴婢命人打听了,那些晒盐的工人,似乎是汉王的人,以汉王的脾气他会不会......”
王氏的老管家打听出这些消息后,顿感心惊肉跳。
王氏家主,王成明抬了抬眼皮。
“怕什么,就算是汉王的人,但陛下不会让他乱来的。”
说着,王成明脸上泛出冷笑。
“想我族中大批人才入仕,王珪更是谏议大夫,深得陛下信任,只要他在陛下面前说几句,此事必然不了了之。”
“可是...”
不仅老管家,族中还有其他人亦是担心。
“没有什么可是,你们大可放心,大不了到时候朝歌替罪羊便是。”
刑部不乏王氏族人,只要他们到时候搅合一下,案子拖个一年半载都简简单单,最后找个替罪羊不了了之。
王氏依旧可以逍遥法外,稳扎在长安城。
并且,想到海水晒盐法可以制出比盐石更好用的精盐,王成明老眼放光。
如果真的做到了。
那盐业的历史,必将被他们王氏重写。
王氏家族绝对会一跃成为大唐五姓七望门阀之首,彻底掌控大唐的经济命脉。
想到此,王成明笑道:“千年的世家,流水的王朝,国灭而世家永存!就算陛下相对我王家动手,也得掂量掂量,更何况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崽子。”
王成明丝毫没有将李恪放在眼里。
从口中说出来的话,更是大逆不道。
在他看来,就算改朝换代,但世家依旧永存。
世家,才是真正的王!
皇权,不过是他们手中肆意操控玩弄的傀儡。
李氏要是敢动他们,那他们不介意换个皇帝。
前隋便是榜样!
因此,无论李恪的身份是何等尊贵,又如何的骁勇善战,也不敢贸然对王氏动手。
就算,他知道那些晒盐的工人是自己抢走的,又能如何?
估计,只能无能狂怒吧。
说着,王世明感觉一阵寒冷。
人老了总是怕冷。
下一刻,他将两个少女搂在怀里。
“家主,但为何我今日总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王氏一位宿老叹了口气。
“呵呵,老二啊,你真是年纪越大胆子越小,当世我王家隐约有五姓七望之首的苗头,谁敢动我王氏一根毛发?”
王成明冷笑,说教他的弟弟,苍老的脸上皱纹密布。
然!
他话音刚落。
轰隆隆...马蹄声动,似乎有千军万马在他王氏府邸门前行军,房顶的瓦片都被震的差点跌落。
“怎么回事?”
王氏家主和宿老们一阵慌乱。
而此时,王氏府邸如临大敌,大门紧紧闭合。
有人攀上梯子,朝着外面大呵:“你们是谁,此乃王家重地!”
李恪冷哼一声。
“王家好大的威风,这大唐的长安城,都成了你王家的重地?”
程怀亮颇有程咬金的风格,持着斧子,指向那人:“奉汉王之命,来找你王氏算账,速速给汉王开门。”
那人闻言,不以为意,轻蔑道:“别说是汉王,就算是陛下圣旨,那也要我信。你当我王氏府邸是想进就能进的?”
“汉王在此,你也敢口出狂言?”程怀亮怒不可遏。
听闻汉王都来了,那人这才一怔。
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造反成功,请父皇退位》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