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阅小说网

424.第417章 董仲舒劝学(第1/2页)

灵麓夜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爱阅小说网aiyuexsw.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第417章

董仲舒劝学

这是董仲舒成为太学博士的第五天。

对于这里的生活,他可谓是再满意不过了。

现在察举制尚未正式开始执行,刘彻暂且只给地方郡县下发了旨意,让他们遴选贤才、廉吏及孝子,最终名单则要等到来年开春上交。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这些太学博士的教学任务尚未下发,自然是有大把的时间,由他们自己安排。

清闲仅仅是董仲舒满意的原因之一。

据他观察,太学的基础设施是相当完善,并不因为它只用了三个月建好,就显得仓促破败。

博士的居所乃是一人一间,卧房采光极佳,并且每间房内都安排了厕所,并不需要几十人一起去争抢公用的。

这些无疑是提升幸福感的细节。

要知道哪怕到了后世,某些城中村里,一楼十几户人家,只能在公共卫生间中方便,到了冬天,简直是种折磨。

在汉代,居民家中没有修建厕所的情况,可以说是普遍存在。

毕竟乡野之中,随处找个野地草丛解决即可,至于郡县之中,只要不在大马路上,其实各种角落,亦是僻静。

至于这些日子的吃食,他同样觉得非常方便。

太学中是有专门的食堂存在。

作为大汉最高学府,太学中的食堂倒不像后世中小学的食堂,由公司招标,把成本压缩到极低,反倒是官方补贴极多,不用考虑成本,最主要是让太学内的师生吃得满意。

公孙弘因为食堂的美味与便宜,屡次在董仲舒面前,赞不绝口,“我在考试结束的这些天里,去了数家食肆酒楼,欲一品京城美味,往往是败兴而归,差强人意的都少,没想到反在太学之内,尝到了让我满意的饭菜,真是令我意外啊。”

不过董仲舒对口腹之欲倒没有什么特别要求。

只要味道没有到令人反胃,吃了不会坏肚子的地步,那自己就能接受。

当然,吃饭不用离开太学,这样的方便,倒是让他颇为满意。

毕竟食堂与藏书室挨得很近。

往往用过餐后,自己便可以散步走到藏书室内。

那栋藏书室,才是董仲舒认为太学做得最好的地方。

要知道在地方上学习,想要获取典籍,那是非常困难的,不少典籍残缺不全,甚至属于孤本,一郡之内,只有某些大儒拥有,年少的自己上门求取,往往要遭冷眼。

而太学之中的藏书室,不说应有尽有,但各家典籍,保存得相当全面,甚至有一卷高祖时期流传下来的原版伏生《尚书》,以及三册由阳夏文贞侯收集的《乐经》。

它们的象征意义比实际意义更重。

要知道这代表着从战火中流传下来的文化。

野蛮与刀剑摧毁不了人们向往文明的种子,除非所有孩提的向学之心死了,只渴望名利,追求物欲,或许那才会摧毁文明的根基。

从藏书室中借阅典籍,亦不是什么难事。

原本董仲舒以为要经过数道手续,非常麻烦,因此他最开始都是在书架前站着看书,不想招来麻烦。

只是后面藏书室的管理员见着他常来,好心提醒,告诉他可以借回去看。

董仲舒这才知道,陈洛制定的借阅规则,并不严苛。

那些普通的纸制书籍,只需要登记名字,一人总共可以借阅十本,在两个月内归还即可。

而藏书室内竹简,倒是需要通过身份证明,才能带离,一人只能借阅一卷,需要在旬日内归还。

至于藏书室内的某些孤本,原则上是只能在这里观阅,不过因为某些研究想要带离,则是需要向陈洛申请,得到批准才行。

不过董仲舒暂且只需要借阅那些纸制书籍就够了。

毕竟那些竹简的信息量过低,除了有对照古籍的作用外,其他时候,还是翻书更加方便。

总的来说,太学博士的待遇,简直把福利基本拉满。

换成同等俸禄的其他官职,在长安哪有这么好的待遇。

比方现在的免费住宿,物美价廉的食物,清幽的办公环境……简直可以用享受二字来形容。

董仲舒觉得自己不算是无欲无求的那类人,但是太学内的生活满足了他的全部想象。

在这样的环境下治学,那么阅读经典并非一件苦事,反倒如同享受。

要知道有多少先贤居住在陋巷之中,喝着清水,吃着粗劣的食物,晚上只能借三分月光读书。

他们在那样苛刻的环境下,仍旧传下了自己宝贵的思想。

自己拥有如此好的条件,又有什么可以抱怨的呢?

日子这般

不咸不淡地过去五天。

董仲舒在太学内的生活渐渐形成了规律。

起床,洗漱,与公孙弘结伴前去食堂用早食,交流攀谈,上午结束。

用午餐,前去藏书室还书,挑书,借书,阅览,下午结束。

晚饭过后,接触同僚,进行辩论,挑灯夜读,一日结束。

太学内的这些同僚,董仲舒觉得他们的能力倒是比外面的那些文士要强上很多,通过了太学的筛选,果然还是不一样的,在吵……在辩论的时候,这些人不至于最开始就被带入进自己的逻辑,进行交流的时候,还算是有来又回,没有被自己单方面给摁着输出,一言不发。

在第五日的傍晚,公孙弘过来敲响了董仲舒的房门。

“次卿过来,是有何事?”刚刚从藏书室归来的董仲舒,正在吃饭,不过他放下手中的食盒,先去开了门。

“你这又是去藏书室看了一下午,现在才回?”公孙弘乐呵呵地问了一句,感慨道,“你们年轻人的研学精神,我是远远比不上咯,现在年岁大了,只希望不要将原来的知识都给忘光就行。”

董仲舒笑着接话道:“我认为次卿这话有失偏颇。”

“哦?还请指教。”公孙弘倒不羞恼,虚心问道。

他知道董仲舒未来在学术上的成就,必然远远超过自己。

要知道整个太学之中,已经是汇聚了天下最优秀的一批贤才,而董仲舒这几日又能在其中脱颖而出。

未来儒家学派复兴的希望,公羊学派振兴的希望。

全系于其一身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新书推荐

随母改嫁,我跟继父约法三章朕,剩者为王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大秦:最狠丞相,杀出个万世永昌诸葛重生:众将士,随亮北伐!叛军围城,我皇太子揭棺而起!大唐:穿越李恪,配角怎么当皇帝武官子的科举青云路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让你当江湖大佬,你成了军阀?谍海无名清末土司王女帝:假太监,朕的后宫都让你凿光了大汉:开局刺杀刘彻,求诛九族乱世种田日常那年,那雪,那个醉酒书生带着美女闯三国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开局贪成五亿县令,女帝求我多贪点?三国风云:群雄争霸天下我的臣子们都太逆天了!全球沙化之我在异世攒功德谍战风云录:大宋大唐小说家继兄不善舔狗三年,只为开启军工系统三国:我刘备也是绝世武将玄天宗修行记事最狂上门女婿春枝缠重生三国,我抢了刘备的皇叔臭县令朕怀孕了大宋小农民三国之美女如此多娇无敌县令:从替哥哥入洞房开始穿成乖软夫郎的农家书生大明风流我只想算命,你却让我当国师我在水浒做奸商倒拔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