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考试正式开始
三日后。
天朗气清,诸事皆宜。
太学府前早早聚集了数百贤才,亦有叫卖早点、文房四宝的小贩,揣手围观的百姓。
好生热闹。
这般规模的考试,可谓史无前例。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都是从未出现过的。
上古时期,部落的统治者是通过武力竞争,或者上一任领袖禅让。
后来家天下出现,周王朝确立了分封与宗法,统治则通过血缘来传递。
秦国的军功制,可以说是当时底层百姓翻身的最好方式,通过耕战即可获取爵位,但秦灭六国之后,军功爵制没有顺应时局变化,进行改良,反倒深化了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矛盾。
总的来说,底层百姓想要进入统治阶级,并非易事。
因此今日太学这场考试,让这些贤才单纯通过考试,通过自己的才华,不用贵人提携,亦不用贿赂金银,即可获取太学博士这个朝廷认可的官职。
毫无疑问,这让众人开了眼。
在那《秦末英雄演义》里,无论是“陈江宁夜奔会稽郡,项太公问对王佐才”,亦或“昏熊心怒贬真贤臣,高皇帝喜得大将军”,这些章节之中,君主考验贤臣,问策基本都是一对一进行,哪怕有旁听者,也不会插话打搅。
哪像现在这样,有上千人共同接受考核。
甚至不少围观者都跃跃欲试,觉得“我上我也行”,唯独可惜自己不识字。
随着街上打更人走近,原本安静的人群渐渐开始躁动起来。
太学正门前,陈洛面带和煦的微笑,缓缓开口,简洁明了道:“诸位,在今日的考试之前,我简单提三个点,希望你们可以注意。
第一,严禁舞弊,否则终身禁考。
第二,考试字体用隶书,字迹需工整清晰。
第三,书写内容时注意避讳。
最后,我陈珣祝愿各位顺利,来年一同共事时,就得仰仗你们了。”
说完最后那句,前来应考的那些贤才倒是面色没有那么绷紧,纷纷笑了笑。
接着,陈洛让开身位,放那些贤才进入太学考试。
共计一千一百三十六名贤才,前来应考。
放在这个时代,算得上人数浩荡了。
只不过陈洛见过后世的中高考,单单一个学校,就聚有两三千考生。
有着这方面的经验,他是熟悉无比地把贤才们分流到三十个不同的考场中,平均一间屋内是近四十人。
不过这些屋子本就是按照教室设计,每间屋子容纳近百人都没有问题,只坐四十人,属于保持着相当的间隔距离。
待到那些贤才全部进到太学之中,陈洛在门口继续站了两刻钟,然后扭头对着看门人道:“关门吧,接下来这张门是只准出,不准进,在考试正式结束之前,无论是谁来了,都不准让他进来。”
“唯。”那门子赶忙点头,背挺得笔直,虎视眈眈地目视前方。
陈洛见状笑了笑,“倒不必这么严肃,万一有迟到的考生,好生劝慰几句,他想进去考试,虽说不准,但也别凶巴巴地责骂人家。”
毕竟就连高考那般重要的事情,学校、老师、家长千叮咛万嘱咐过,丢准考证的、迟到未到的,每年都屡见不鲜。
这类事情当然不可能只在后世发生,古代的马大哈亦不在少数。
故而真有迟到的考生,陈洛并不会感到惊讶。
当然,通融一番,让对方进来,那肯定是不可能的。
规矩就是规矩。
因为自身因素违背了规矩,那么产生的后果就得自己承当。
要是这个人迟到了可以进去考试,那么以后有其他人迟到了,是不是一样可以进去继续考试呢?
到时候考场进进出出,乱成一片,方便了欲舞弊者从中穿空子。
陈洛在考场巡视一周,在每间考室的窗户外面,都瞧了一圈。
里面的贤才皆是奋笔疾书,发呆者极少,看来这些人都是肚里有货的。
不光逛完第一圈,他倒不打算继续逛第二圈了,而是把考场纪律交给借调来的官吏与差役维护。
没办法,大冬天在屋外走来走去,实在冻人。
当陈洛回到临时监考室里后,先是倒了杯热水,端着暖手。
不过他刚坐下来没多久,李序便敲门进来。
“出什么事了吗?”陈洛不紧不慢地抿了抿杯子,接着出声发问。
李序摆了摆手,“倒没什么大事,就是所有考场的情况刚刚统一查完,汇总到了我这,然后来给伯玉你说一声。”
陈洛点了点头
,应答道:“唯。”
李序记忆力是不错的,在脑海里自己把数据整合了一遍后,汇报出来的内容非常清晰明了,“这次共设立考室四十间,应到考生一千一百三十六人,实到一千零七十八人,共有五十八人未到。
另抓出十三人替考,已移交给官府处理。
舞弊夹带书册者三人,已移交给官府处理。
互相抄袭者六人,已移交给官府处理。”
要知道太学初立,若是出现有人靠舞弊进入太学的事件,那对太学的信誉乃是极大的伤害,甚至会一定程度地影响到后续察举制的推行。
陈洛在曾经的义务教育体系中卷了那么多年,对于各种舞弊的方案可谓司空见惯。
现在他成了监察者,曾经的那些经验倒是成了他防止舞弊出现的手段。
比方,替考这一手段,甚至国考中都不乏铤而走险之辈。
现在的大汉没有照片以及人脸识别这样高端的技术,但陈洛在那些贤才报到的时候,就专门安排一名小吏,将他们每个人的特征给简单记录下来,如“身长约六尺半,方脸,阔鼻,眉心、嘴角有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